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世界环境下网络非诚信治理路径探究——基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银娥 袁祖社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
虚拟世界的出场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由网络所支撑的虚拟世界已然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领域和行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平台,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然而,网络中虚假信息、欺诈等非诚信现象的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人... 虚拟世界的出场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由网络所支撑的虚拟世界已然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领域和行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平台,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然而,网络中虚假信息、欺诈等非诚信现象的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基于制度伦理学的视域,要从根本上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必须使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要注重网络立法,又要注重网络诚信伦理规范的践履及其制度化,使诚信的内指形式和外指形式相统一。具体而言,应该建章立制,营造健全的网络法制环境;勇于进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和诚信品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管理部门要明确职责,对网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还要加强诚信伦理教育和引导,促进网络行为者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学 虚拟世界 网络非诚信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伦理学:新学理典范的创制及其实践介入性品格——现代社会“道德人”理想诉求何以可能的否思 被引量:7
2
作者 袁祖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71,共9页
伦理观念是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制度组织中,相对自足的人性"社会化规训"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方式。伦理学思想史中充满着对道德观念是否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性质的追问。当代制度伦理学的兴起,一开始就表现... 伦理观念是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制度组织中,相对自足的人性"社会化规训"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方式。伦理学思想史中充满着对道德观念是否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性质的追问。当代制度伦理学的兴起,一开始就表现出直面伦理困境、勇于范式变革的创制性实践品质和智慧。在制度伦理学的视域内,现代道德叙述所包含的问题与"他向性"的认同密切相关。道德生活不再是"自向性"的,而是社会制度规范及其纪律(规训)的一种形式,换言之,道德叙述本身成为一种知识的政治。道德不再是个人的内在要求,不是个人生存中自我雕琢自我的那个维度,而是一种秩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学 道德人 自向性 他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审议--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独立学院制度是近年来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制度。本文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对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进行审视,从独立学院的制度形成、独立学院的制度执行、独立学院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善"的审视和伦理反思。从而,为完善这一... 独立学院制度是近年来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制度。本文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对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进行审视,从独立学院的制度形成、独立学院的制度执行、独立学院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善"的审视和伦理反思。从而,为完善这一新型的制度形式提供一种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制度安排 制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审视--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4
作者 徐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7期47-50,共4页
独立学院制度是近年来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制度。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对独立学院的制度形成、独立学院的制度执行、独立学院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善"的审视和伦理反思,从而为完善独立学院这一新型的制度形式提供参照。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制度安排 制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分析与价值确证——基于教育制度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19
5
作者 沈秋欢 胡友志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资助育人研究领域"重经验研究"而"轻理论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往往更侧重于"资助... 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资助育人研究领域"重经验研究"而"轻理论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往往更侧重于"资助"而非"育人";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虽然论证了"资助"与"育人"结合的必要性,但未能揭示"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活动的不同内涵;基于法学视角的研究强调"资助"的程序合法性,但缺乏"育人"的功能分析,资助过程中的多种权利冲突无法得到有效协调。从教育学视角对学生资助制度进行功能分析以及从教育制度伦理视角进行价值分析,是深化资助制度"育人"内涵研究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兼具民生功能和教育功能,民生功能是基础性功能,教育功能是内在功能,通过教育功能的发挥,提高民生功能的成效。唯有以尊严为价值基础,才能真正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有尊严的资助育人制度本身应当保护而非伤害受资助者尊严,培养受资助者对于尊严生活的追求能力,引导和帮助受资助者成为德行上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 民生功能 教育功能 教育制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伦理学的信用解释局限及其哲学反思——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考察对象
6
作者 熊治东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信用既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保交往行为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契约关系,也是基于人们的约定、承诺、誓言等形成的道德伦理关系。从伦理学视域看,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虽然能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信用进行道德伦理审视,... 信用既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保交往行为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契约关系,也是基于人们的约定、承诺、誓言等形成的道德伦理关系。从伦理学视域看,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虽然能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信用进行道德伦理审视,但又存在着各自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要从伦理学的维度对信用现象进行诠释和证成,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伦理学层面,而是要立足于新的伦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检视和补充。责任伦理学强调“权责一致”、制度伦理学对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制度对道德伦理局限的补救的分析等,有效地弥补了规范伦理学在解释信用行为时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对信用现象进行伦理诠释提供了新的视域,也为当代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伦理学 信用 责任伦理学 制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论荀子的仁爱观念及社会正义观念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玉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共7页
荀子基于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社会正义理论,其中,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作为儒家的荀子,其"仁爱"观与其"性恶"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人们未能触及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就不算儒家。其实,荀... 荀子基于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社会正义理论,其中,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作为儒家的荀子,其"仁爱"观与其"性恶"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人们未能触及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就不算儒家。其实,荀子正是用"仁爱"来说明一切问题的。他明确提出了"仁爱始于自爱"、"爱则利之"、"仁爱中的差等之爱导致利益冲突"(此即所谓"性恶")、"仁爱中的一体之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等一系列思想理论,由此贯通了中国正义论的若干最基本的理论环节。由此看来,荀子堪称为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仁爱 中国正义论 制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