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制导光纤高速释放中姿态与受力情况分析
- 1
-
-
作者
李明航
张卓
唐峰
薛耀辉
王嘉欣
牛大山
-
机构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2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1247)资助。
-
文摘
光纤作为制导武器的信号传输介质,若发生断裂,导弹则失去控制无法飞行。由于实弹飞行成本高、周期长,为高效评价光纤的可靠性与抗拉强度等指标,光纤的地面模拟释放实验对检验光纤释放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制导光纤地面释放中的断线问题,根据光纤释放的运动特点,在旋转坐标系下推导出了光纤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光纤释放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恒定速度释放这一特点,忽略时间变化项对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着重分析光纤“准稳态”情况下的光纤受力以及空间分布情况。通过数值方法求解了简化后的光纤姿态微分方程,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了地面模拟释放实验中光纤的运动姿态,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光纤刚挣脱粘结剂进行运动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光纤运动姿态相差较大。光纤逐渐运动离开线包后,理论计算结果与光纤实际运动姿态逐渐相符。最后,考察了光纤初始方向向量、收线点处张力、释放点与收线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光纤释放速度对光纤姿态、张力分布的影响。光纤高速释放中姿态与受力情况分析为光纤释放断裂事故分析以及提升光纤释放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制导光纤
地面释放
张力分布
空间姿态
-
Keywords
guidance optical fiber
ground release
tension distribution
space posture
-
分类号
O301
[理学—力学]
TJ41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
题名制导光纤缠绕缺陷与放线故障模式分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瑞宁
陈静
薛耀辉
-
机构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6,42,共5页
-
文摘
基于制导光纤缠绕过程和线包后处理过程,对不同缠绕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解决措施。建立了制导光纤放线故障模式,并对其导致光纤断线的故障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制导光纤缠绕缺陷和放线故障进行了缠绕工艺改进,并进行了大量的光纤地面模拟放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缠绕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断线故障率下降20%以上。
-
关键词
制导光纤
缠绕缺陷
放线故障
线包
-
Keywords
guided optical fiber
winding defect
paying off fault
wire packet
-
分类号
TJ765.4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制导光纤强度的依赖关系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蔡春平
高秀敏
-
机构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1-26,共6页
-
文摘
分析研究制导高强度光纤强度8个方面的依赖关系,指出光纤强度降低的关键原因是光纤中存在着缺陷即表面微裂纹。因此,必须从制造工艺、制造环境入手,严格控制减少微裂纹方能制造出过2%筛选应变的高强度光纤。
-
关键词
制导光纤
强度
微裂纹
-
Keywords
guided fiber
strength
microcrack
-
分类号
TN25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制导光纤1550 nm波长微弯损耗成因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蔡春平
高秀敏
-
机构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
文摘
从制导光纤本征损耗、预制棒制作、光纤拉制、涂覆与挤塑以及成缆工艺等方面分析造成制导光纤1550nm波长微弯损耗的原因。
-
关键词
微弯损耗
预制棒
光纤拉制
涂覆
挤塑
成缆
制导光纤
成因
本征损耗
-
Keywords
microbending loss
preform
fiber drawing
coating
plastic
extrusion
cabling
-
分类号
TN2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Q342.82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
-
题名制导光缆中光纤寿命预期
被引量:5
- 5
-
-
作者
王宝珠
邓宏林
李小瑞
詹祎民
-
机构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45,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光纤寿命预期的疲劳实验方法和筛选实验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光纤筛选复绕机对室温下光纤进行了疲劳性能实验。实验得出,在张力小于850 g的情况下,制导光纤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以上;光纤的韦伯参数md和疲劳参数nd的大小影响光纤寿命。实验表明,当光纤的使用状态受力较大时,或使用贮存状态相差较大时,宜选用动态方法进行寿命预期;当贮存和使用状态受力变化不大时,宜选用筛选复绕方法预期光纤寿命。制导光纤寿命模型宜选用动态疲劳模型,通信光纤可选用筛选实验模型。实验还表明,提高光纤的抗疲劳因子nd和减小光缆中光纤的应变,可以更好地保持光缆中光纤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关键词
制导光纤
光纤寿命预期
光纤疲劳实验
筛选实验
-
Keywords
guidance fiber
lifetime prediction of optical fiber
fiber fatigue experiment
screen experiment
-
分类号
TN25-3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光纤制导与潜空导弹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林玉琛
于本水
-
机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部
-
出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8-65,99,共9页
-
文摘
概括分析了光纤制导技术的特点 ,综述了光纤制导技术的作战应用和国外正在开发研制的光纤导弹。概述了潜艇出海作战的主要空中威胁特点和国外现有的几种潜空导弹。综合比较表明 ,光纤制导的潜空导弹在作战性能和效费比上都是一种值得选择的发展途径。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潜空导弹
光纤导弹
-
Keywords
Fibre-optic guidance
Submarine detection
Threat recognition
-
分类号
TJ762.4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曹自强
-
机构
西安陆军学院教研部
-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53-55,共3页
-
基金
西安陆军学院教学研究项目(XLJY06-011)资助
-
文摘
介绍了光纤制导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导弹与控制站之间数据传输、转换、处理和制导原理;采用单模双通道波分复用技术和时分复用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波长光的耦合、分离,实现了单根光纤双向传输,给出了光纤制导导弹中的技术关键和要求,包括制导光纤、图像传感器、双向通信传输技术、光源器件和光检测器件等.
-
关键词
光纤技术
光纤制导
军事应用
-
Keywords
Fiber optics
Fiber Optical guidance
Military application
-
分类号
TN818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系统光损耗动态范围测试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崔得东
郝重阳
唐峰
周崇斌
杨帆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0,共3页
-
文摘
在光纤制导技术中,研究光纤随导弹飞行而高速释放时的光损耗动态范围以及光损耗的变化规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光纤光损耗动态范围测试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光损耗
导弹
动态范围
测试系统
工作原理
激光器
接收器
数据采集系统
-
Keywords
fiber optical guidance missile
optical loss
optical loss dynamic range
measurement system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5.4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双向传输系统
被引量:5
- 9
-
-
作者
王会川
曹战民
王恒运
季萍
陈安锋
-
机构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9-24,共6页
-
文摘
光纤制导战术导弹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 ,它主要用于远距离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光纤制导战术导弹具有射程远、抗电磁干扰、隐蔽发射、图像制导等一系列优点 ,因而受到军方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光纤双向传输系统是光纤制导导弹系统中一个重要标志性的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光纤制导双向传输系统的特点。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上行线
下行线
战术导弹
双向传输系统
工作原理
-
Keywords
optical fiber guidance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up link
down link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导弹发展综述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施德
恒华勇
郭峰
-
机构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基础部
-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
文摘
综述了光纤制导导弹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光纤制导导弹,分析了光纤制导导弹中的技术关键,评述了光纤制导导弹今后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光纤制导导弹
图像寻的器
成像制导
导弹
-
Keywords
FOG M, Imaging seeker, High strength fiber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图像精确制导系统
被引量:10
- 11
-
-
作者
崔得东
-
机构
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
文摘
光纤制导是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精确制导技术,它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具有超视距精确打击能力。介绍了光纤图像制导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基本原理,讨论了光纤图像制导的关键技术,如图像导引头、光纤双向传输系统、图像跟踪器等,给出了光纤制导系统应用的实例及试验结果,分析了其应用方向和发展前景。
-
关键词
料确制导
光纤制导
成保导引头
图像跟踪器
光纤双向传输系统
-
Keywords
Precision guidance
Fiber-optic guidance
Imaging seeker
Image tracker
Fiber-optic bi-directional transmitting system
-
分类号
V448.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光纤制导导弹综述
被引量:6
- 12
-
-
作者
白本
周洁
王泽和
-
机构
解放军
-
出处
《航空兵器》
2003年第3期40-43,共4页
-
文摘
介绍了光纤制导导弹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阐述了光纤制导技术在潜空导弹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独眼巨人(Polypheme)光纤制导导弹,指出了光纤制导导弹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光纤制导导弹
双向通信传输技术
光源器件
光检测器件
光纤缠绕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导弹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谭显裕
-
机构
华中精密仪器厂
-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
文摘
通过光纤制导导弹 (FOG- M)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 ,论述光纤制导武器的独特优势、关键技术。
-
关键词
光纤制导导弹
反坦克
反直升机
干扰技术
发展
-
Keywords
FOG-M
antitank
antihelicopter
key technology
countermeassure technology
-
分类号
TJ765.3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1.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细看独眼巨人 欧洲光纤制导导弹时代来临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晓强
-
出处
《国际展望》
2004年第13期62-67,共6页
-
文摘
从1945年有线制导导弹诞生以来,总摆脱不了“长尾巴”的印象,虽有难以干扰的优点,但金属导线的重量、长度与信号的衰减,限制了导弹的射程,使其射程限于2000-3000米内,而且作战对象也以反坦克为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袖珍化的红外线或可见光波段摄象机可放到导弹里面,通过光纤将图像送回来,让射手看到目标,这种方式形成一类崭新的线导导弹家族。光纤重量轻。
-
关键词
光纤制导导弹
射程
电子技术
红外线
摄象机
-
分类号
TJ765.3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战术导弹的光纤制导技术
- 15
-
-
作者
于广泽
-
机构
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二○三研究所
-
出处
《红外与激光技术》
CSCD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光纤制导技太以其独特的优点,正发展成为各种战术导弹制导的一种有力方式。本文介绍战术导弹光纤制导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光纤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
-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导弹
光纤制导
制导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与图像跟踪技术
- 16
-
-
作者
黄安荣
黄自力
彭国林
-
机构
成都市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9-14,21,共7页
-
文摘
简述了图像跟踪技术与光纤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图像跟踪技术用于光纤制导的几种可行配置方式的设想,以及对T-6无人机图像跟踪器成功应用的介绍,说明复合跟踪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光纤制导武器的使用价值,且现实可行。而采用最新高速微处理器及寻求与之相适应的优化算法是图像跟踪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
-
关键词
反坦克导弹
光纤制导
武器系统
图像跟踪
导弹
-
分类号
TJ761.1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直升机载光纤制导导弹机弹相容性分析
- 17
-
-
作者
刘钧圣
杨云刚
王琨
陈韵
-
机构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4,共4页
-
文摘
针对光纤制导导弹挂装直升机载平台使用问题进行了机弹相容性分析。根据筒式发射方式,设计了光纤单端放线方案。综合考虑发射扰动及载机旋翼下洗流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应用微元法,分析了制导光纤下降速度。对发动机尾流场进行建模,确定了发动机尾焰影响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制导导弹与直升机载平台机弹相容性满足要求。文中的研究对于直升机载光纤制导导弹的工程研制具有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光纤制导导弹
机弹相容性
光纤放线方案
旋翼下洗流
发动机尾焰
-
Keywords
fiber-optic guided missile
compatibility
fiber-optic pay-off scheme
downwash turbulence
engine exhaust plume
-
分类号
TJ762.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光纤制导导弹:时机已成熟
- 18
-
-
作者
吴占林
-
出处
《战略防御》
1989年第5期70-78,共9页
-
文摘
从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有许多正在被开发和探索的新思想最终可能会被放弃。这不是因为它们无用,仅是对给定的任务说来其解决方法费效比太高。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完全不被重视,不引人注目的研究试验,由于它的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以及在军事方面的优点开始形成,最终排除了其他概念,确立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一步步获得发展。有迹象表明,光纤制导导弹(简称 FOG-M,严格地说,这个专用名称只用于美国的试验计划)是一个时机已经成熟了的新思想。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导弹
制导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浅谈光纤制导导弹
- 19
-
-
作者
谭显裕
-
机构
华中精密仪器厂
-
出处
《航空兵器》
1999年第3期43-46,共4页
-
文摘
通过对光纤制导导弹(FOG-M)应用前景的阐述,论述了光纤制导武器的独特优势、关键技术及存在的缺点。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导弹
FOG-M
应用前景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国外光纤制导导弹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 20
-
-
作者
王子滨
李辉
-
机构
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
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
-
出处
《航空兵器》
1997年第1期35-39,共5页
-
文摘
介绍了国外光纤制导导弹(FOGM)的研制概况,叙述了光纤制导导弹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光纤制导导弹的特点与应用。最后对光纤制导导弹的发展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开展光纤制导导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光纤制导
导弹
反坦克导弹
防空导弹
反舰导弹
-
分类号
TJ765.33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