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氢氧化钙制备方法的改良及作为根管治疗糊剂的生物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籽明 彭问安 +1 位作者 孙青 范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改良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作为根管治疗糊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CaCl_2和NaOH为沉淀反应物,改良环节包括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系统,改性剂用聚乙二醇,加快反应速度为超声波振动,干燥分散纳米粉体为正丁醇共沸... 目的:改良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作为根管治疗糊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CaCl_2和NaOH为沉淀反应物,改良环节包括纳米氢氧化钙的制备系统,改性剂用聚乙二醇,加快反应速度为超声波振动,干燥分散纳米粉体为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法。实验样品制得后分别选用红外线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其组成成分和粒径大小,再将样品与医用碘仿和甘油调制成符合临床根管治疗要求糊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其形貌。后将实验分为阴性、阳性对照组和纳米氢氧化钙糊剂组,观察各组红细胞溶血反应及溶血率。结果:改良后制备装置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准确、安全,能防尘、隔菌,显著缩短制备时间,节省人力和能源,降低成本,制备的粉体颗粒更分散、均匀,不发生软硬团聚。样品由聚乙二醇和氢氧化钙组成,粒径大约在100~200nm之间,呈球形和链球形。作为根管治疗糊剂,其表面致密、光滑,横截面积大、呈六方体结构,颗粒间隙小,排列紧凑、致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纳米氢氧化钙糊剂组不引起溶血反应,其血红蛋白相对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溶血率为4.54%,显著小于医用植入材料要求红细胞溶血率≤5。结论:本实验改良方法科学合理,其表征为纳米级、分散均匀而无团聚的氢氧化钙,作为根管治疗糊剂初步证实具有生物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开发、具有广泛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钙及其糊剂 制备方法改良 表征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原位资源化利用为种植土的施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勇 刘建 +1 位作者 唐浩元 张波 《工程技术研究》 2018年第16期66-68,共3页
淤泥的原位固化处理是将淤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淤泥固化后将其改良制备成种植土,不仅可以克服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升植物存活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传统水泥固化剂在淤泥有机质的影响... 淤泥的原位固化处理是将淤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淤泥固化后将其改良制备成种植土,不仅可以克服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升植物存活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传统水泥固化剂在淤泥有机质的影响下会出现土体温缩系数、干缩系数偏大,容易开裂,不宜直接作为种植土。而且淤泥中所含的有机质多为大分子结构,短时间内很难被新栽植物所吸收,影响植物的根系活力。本工法是针对如何将淤泥原位资源化利用为种植土、提高植物存活率、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 原位资源化 种植土 制备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分叉区病损的研究(附18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路 张秀清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作者通过对18例根分叉区病损的综合性分析和探讨,阐明其发病主要由牙周和/或牙髓感染的扩散以及牙体局部解剖因素所致。其临床表现兼有牙周炎或根尖周炎及牙髓炎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并就疗效甚佳的改良隧道制备术做了具体描述。
关键词 根分叉区病损 改良隧道制备 牙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