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驾驶循环制动工况下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葛蕴珊
谢汶峰
+4 位作者
李家琛
马尧
王宇
王亚超
王昌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08,共7页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径以上的颗粒物数量结果重复性差,且行程动力学参数(v·a)增大会导致所有粒径的颗粒物生成数量的稳定性变差;100 nm粒径以上颗粒物对刹车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贡献大,而刹车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则更多由10~100 nm小粒径颗粒物决定.研究还发现颗粒物的生成与工况的加速度和速度密切相关,在车辆实际驾驶中,较高的行驶速度以及较大的刹车加速度都会促进100 nm以下小粒径颗粒物生成,而100 nm以上大颗粒的生成主要受到较大刹车加速度的影响,保持车速低于100 km/h、加速度低于2 m/s^(2)生成的大、小粒径颗粒物较少.对比US06循环和WLTC循环的高速度段与超高速段颗粒物排放数据,制动工况更为激烈的US06循环倾向于生成更多大粒径颗粒物,而WLTC循环超高速度段在小粒径颗粒物生成上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驾驶循环
制动
工况
颗粒物
数量
颗粒物
质量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型车制动颗粒排放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昌钰
李家琛
+1 位作者
谭丹
葛蕴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41,873,共13页
随着汽车排气颗粒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化,制动、轮胎磨损等产生的非排气颗粒物已经超过排气颗粒物成为汽车颗粒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制动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表明轻型车实际驾驶条件下制动产生的颗粒物PN排放能够达到10~(1...
随着汽车排气颗粒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化,制动、轮胎磨损等产生的非排气颗粒物已经超过排气颗粒物成为汽车颗粒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制动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表明轻型车实际驾驶条件下制动产生的颗粒物PN排放能够达到10~(12)#/km级别,PM排放最高可达21 mg/km,均超过国六尾气排放限值,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极细颗粒物水平(<100 nm),且颗粒物中含有PAHs等致癌物质。未来应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制动颗粒物测量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排放
非尾气排放
交通源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驾驶循环制动工况下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葛蕴珊
谢汶峰
李家琛
马尧
王宇
王亚超
王昌钰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2337)。
文摘
为探究基于制动惯性实验台的不同驾驶循环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在密封采样仓内分别进行WLTC循环和US06循环等效制动排放试验,测量了10 nm~10μm粒径范围的刹车颗粒物排放.研究发现多次US06循环测试中,每次循环前四次工况排放的100 nm粒径以上的颗粒物数量结果重复性差,且行程动力学参数(v·a)增大会导致所有粒径的颗粒物生成数量的稳定性变差;100 nm粒径以上颗粒物对刹车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贡献大,而刹车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则更多由10~100 nm小粒径颗粒物决定.研究还发现颗粒物的生成与工况的加速度和速度密切相关,在车辆实际驾驶中,较高的行驶速度以及较大的刹车加速度都会促进100 nm以下小粒径颗粒物生成,而100 nm以上大颗粒的生成主要受到较大刹车加速度的影响,保持车速低于100 km/h、加速度低于2 m/s^(2)生成的大、小粒径颗粒物较少.对比US06循环和WLTC循环的高速度段与超高速段颗粒物排放数据,制动工况更为激烈的US06循环倾向于生成更多大粒径颗粒物,而WLTC循环超高速度段在小粒径颗粒物生成上更为显著.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驾驶循环
制动
工况
颗粒物
数量
颗粒物
质量
粒径分布
Keywords
braking particulate matter
driving cycle braking conditions
particulate matter quantity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型车制动颗粒排放研究现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昌钰
李家琛
谭丹
葛蕴珊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41,87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2337)资助。
文摘
随着汽车排气颗粒物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化,制动、轮胎磨损等产生的非排气颗粒物已经超过排气颗粒物成为汽车颗粒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制动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已有研究表明轻型车实际驾驶条件下制动产生的颗粒物PN排放能够达到10~(12)#/km级别,PM排放最高可达21 mg/km,均超过国六尾气排放限值,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极细颗粒物水平(<100 nm),且颗粒物中含有PAHs等致癌物质。未来应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制动颗粒物测量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制动颗粒物
排放
非尾气排放
交通源排放
Keywords
brake particle emission
non-exhaust emission
traffic-related emission
分类号
U491.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X73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驾驶循环制动工况下刹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葛蕴珊
谢汶峰
李家琛
马尧
王宇
王亚超
王昌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轻型车制动颗粒排放研究现状
王昌钰
李家琛
谭丹
葛蕴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