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制动行为的高速公路平均纵坡坡长研究
1
作者 张驰 国廷玉 +2 位作者 胡瑞来 高艳阳 周郁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6,共15页
货车制动毂温度过高是制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货车在连续下坡路段行驶的安全性,对平均纵坡设计指标进行细化,研究驾驶人制动行为与货车制动毂温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驾驶人制动行为提出纵坡坡长可靠度设计方法。首先,选取西部... 货车制动毂温度过高是制动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货车在连续下坡路段行驶的安全性,对平均纵坡设计指标进行细化,研究驾驶人制动行为与货车制动毂温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驾驶人制动行为提出纵坡坡长可靠度设计方法。首先,选取西部山区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进行实车试验,采集道路纵坡参数、驾驶人制动行为数据;其次,根据实测数据提出评价指标、位移强度系数和制动毂温度梯度,并基于回归分析探究了位移强度系数和道路平、纵线形的关系以及位移强度系数和制动毂温度梯度的关系;最后,根据驾驶人制动行为和临界温度构建可靠度模型,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法,给出了连续下坡路段不同平均纵坡所对应的临界坡长,并与规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圆曲线半径与位移强度系数相关性不大,纵坡坡度与位移强度系数呈显著正相关,拟合优度r2达0.95;当纵坡坡度大于2%时,驾驶人采取的制动行为多为持续性刹车,与纵坡坡度小于2%时驾驶人多采取点刹的制动行为区别较大,位移强度系数与制动毂温度梯度呈显著正相关,拟合优度r2为0.845;当驾驶人制动比例为85%时,驾驶人制动行为与规范界定坡长的条件基本一致;取可靠度为0.95时,平均纵坡为2.1%~3.0%,连续坡长临界值为14.95~30.12 km。所给出相关参考值考虑了真实行车环境中的随机性,可为平均坡度小于2.5%的坡长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制动行为 位移强度系数 可靠度 临界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紧急制动行为特征的危险估计算法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霖 贺锦鹏 +1 位作者 刘卫国 朱西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基于真实交通工况下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危险估计算法用于汽车避撞系统的控制策略开发.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辆行驶记录仪采集了目标区域内驾驶员的真实交通场景;对采集到的交通场景进行人工筛选,并按照美国高速公路... 基于真实交通工况下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危险估计算法用于汽车避撞系统的控制策略开发.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辆行驶记录仪采集了目标区域内驾驶员的真实交通场景;对采集到的交通场景进行人工筛选,并按照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得到了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通过视频图像处理等方法对典型危险工况下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驾驶员紧急制动起始点的碰撞时间tTTC值以及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基于碰撞时间倒数tiTTC和期望减速度areq的危险估计算法.这种危险估计算法能够同时考虑两车快速靠近以及稳定跟车工况,并与驾驶员在真实交通环境中的紧急制动行为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汽车避撞系统 危险估计 驾驶员紧急制动行为 交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驾驶员制动行为的车辆主动避撞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强 张春雷 +1 位作者 倪婕 朱伟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6,45,共8页
为减少碰撞类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安全性,构建一种基于驾驶员制动行为的主动避撞模型(DBB)。通过动感型模拟驾驶仪完成跟车状态下各驾驶参数的采集,基于WEKA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驾驶人制动行为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软件仿真及模拟... 为减少碰撞类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安全性,构建一种基于驾驶员制动行为的主动避撞模型(DBB)。通过动感型模拟驾驶仪完成跟车状态下各驾驶参数的采集,基于WEKA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驾驶人制动行为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软件仿真及模拟驾驶仪对DBB模型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DBB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与驾驶员制动行为较好地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制动行为 模拟驾驶仪 PCA理论 WEKA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与BP神经网络的制动行为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强 张硕辉 汪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建立驾驶员在跟驰过程中的制动行为模型,利用驾驶模拟仪采集了大量在跟车行驶状态下避免追尾碰撞时驾驶员所采取的制动操纵行为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与驾驶员制动行为有关的贡献率达97.04%的4个主要参数,将这4个参数作为BP... 为建立驾驶员在跟驰过程中的制动行为模型,利用驾驶模拟仪采集了大量在跟车行驶状态下避免追尾碰撞时驾驶员所采取的制动操纵行为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与驾驶员制动行为有关的贡献率达97.04%的4个主要参数,将这4个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建立了符合驾驶员危险感知特性的制动行为模型。依此建立的制动行为模型仿真效果较好,符合驾驶人的行车习惯,丰富了驾驶行为模型,并可进一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中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行为 主成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驾驶行为 驾驶模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汽车智能制动灯研究
5
作者 吴绍斌 刘雪婷 +1 位作者 周佳 高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为预防车辆紧急制动造成的追尾碰撞事故,分析跟驰行驶中相邻车辆驾驶人的制动行为过程,提出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防追尾碰撞方法。以实际道路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紧急制动、常规制动、加速换挡等行为的加速、制动、离... 为预防车辆紧急制动造成的追尾碰撞事故,分析跟驰行驶中相邻车辆驾驶人的制动行为过程,提出基于紧急制动行为预测的防追尾碰撞方法。以实际道路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紧急制动、常规制动、加速换挡等行为的加速、制动、离合器踏板的位移变化过程,建立基于加速踏板位移变化率及驾驶操纵动作时序过程的紧急制动预测模型,设计开发汽车智能制动灯。分别在虚拟驾驶平台和实际道路上,对智能制动灯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虚拟驾驶试验情况下,使用智能制动灯的车辆被追尾的发生率降低了30%;实际道路测试情况下,制动灯能够有效预测驾驶人的紧急制动行为,先于常规制动灯0.1-0.3 s点亮,提醒后车驾驶人注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防追尾碰撞 紧急制动行为预测 智能制动 驾驶行为 制动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制动行为模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志强 王玲 +1 位作者 贾海江 倪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1,共5页
研究驾驶员的制动驾驶行为是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应用的基础。建立BP神经网络,基于QJ-4B1型6自由度动感型模拟驾驶仪平台,邀请10名志愿者模拟在城市道路上驾驶过程中车辆相对距离、前车加速度、辆车相对速度和碰撞时间倒数等制动行为特征参... 研究驾驶员的制动驾驶行为是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应用的基础。建立BP神经网络,基于QJ-4B1型6自由度动感型模拟驾驶仪平台,邀请10名志愿者模拟在城市道路上驾驶过程中车辆相对距离、前车加速度、辆车相对速度和碰撞时间倒数等制动行为特征参数,并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对驾驶员的制动驾驶行为进行预测,由结果显示,在240组检测样本中只有3组数据误差绝对值超过1。由此可以看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制动行为模型对于驾驶员的制动行为预测较为准确,模型有效,可以在辅助驾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驾驶行为 BP神经网络模型 模拟驾驶仪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based on adaptive bacterial foraging algorithm 被引量:8
7
作者 梁晓丹 李亮玉 +1 位作者 武继刚 陈瀚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391-3400,共10页
The utilization of biomimicry of bacterial foraging strategy was considered to develop an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mobile robot, and a bacterial foraging 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robot path planning. In the prop... The utilization of biomimicry of bacterial foraging strategy was considered to develop an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mobile robot, and a bacterial foraging approach was proposed for robot path planning. In the proposed model, robot that mimics the behavior of bacteria is able to determine an optimal collision-free path between a start and a target point in the environment surrounded by obstacles. In the simulation, two test scenarios of static environment with different number obstacles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bot which reflects the bacterial foraging behavior can adapt to complex environments in the planned trajectories with both satisfactory accuracy an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path planning bacterial foraging behaviors swarm intelligence ADAP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