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H3型动车组牵引制动模式曲线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栋 王思明 许建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8,共5页
针对CRH3动车组牵引制动系统,分析了列车在平直坡道上运行时所受的合力,对列车所受坡道合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给出了列车牵引、制动模式曲线算法,采用迭代算法计算列车牵引距离,反向迭代法计算列车... 针对CRH3动车组牵引制动系统,分析了列车在平直坡道上运行时所受的合力,对列车所受坡道合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给出了列车牵引、制动模式曲线算法,采用迭代算法计算列车牵引距离,反向迭代法计算列车制动初始点。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CRH3、CHR2型动车组牵引模式曲线;得到了初速度为300km/h时CRH3型动车组在再生制动、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三种情况下的制动模式曲线,初速度为200km/h时CRH2动车组紧急制动模式曲线。同时,对每组模式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迭代算法得到的牵引、制动模式曲线与列车实际运行曲线基本一致,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3动车组 牵引模式曲线 制动模式曲线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参数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中央 《中国铁路》 2000年第7期18-19,共2页
论述了机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设计的若干问题,结合我国机车车辆制动技术装备的现状,根据新《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简称《牵规》)、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提出了制动模式曲线的设计参数,以便提高机车监控装置的控制精度。
关键词 机车监控装置 制动模式曲线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型电动车组制动距离计算与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子健 邓亚伟 +1 位作者 杨清祥 孙中央 《铁道机车车辆》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通过对CRH型电动车组有关制动距离计算参数的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基于制动减速度的动车组制动距离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同时对动车组LKJ列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设计的有关问题作了论述。
关键词 电动车组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计算 制动模式曲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高亚举 孙中央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论述了列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的概念、制动模式曲线计算参数的选择、客货列车在自动闭塞区段应当采用的速度监控模式 ,提出了自动闭塞分区长度限速的概念 ,通过计算确定了采取速度分级控制时列车通过黄灯、绿黄灯的合理限速 ,指出一... 论述了列车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的概念、制动模式曲线计算参数的选择、客货列车在自动闭塞区段应当采用的速度监控模式 ,提出了自动闭塞分区长度限速的概念 ,通过计算确定了采取速度分级控制时列车通过黄灯、绿黄灯的合理限速 ,指出一定的闭塞分区长度甚至对绿灯也有一定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装置 制动模式曲线 速度控制模式 速度分级控制 连续控制 设计 列车运行 监控记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模式曲线列控方式追踪间隔的模拟计算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方华 吴倩 刘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通过对一次制动模式曲线列控方式的剖析,阐述了在确定列车追踪时间间隔时传统公式中使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一次模式曲线列控方式下的追踪时间间隔及其对应模式曲线的生成进行模拟计算,并针... 通过对一次制动模式曲线列控方式的剖析,阐述了在确定列车追踪时间间隔时传统公式中使用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一次模式曲线列控方式下的追踪时间间隔及其对应模式曲线的生成进行模拟计算,并针对该模拟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模型与算法;同时,基于追踪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受限于车站到达间隔的事实,对列车进站进行了提前减速的优化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流程.最后,针对前述研究作了实例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制动模式曲线 模拟计算 模型与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宏图 石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基本定义,对常见的8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一次制动模式曲线,着重讨论区间内追踪运行列车的间隔时间,前后车均到达车站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前后车均从车站出发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并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归纳出追... 基于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基本定义,对常见的8种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一次制动模式曲线,着重讨论区间内追踪运行列车的间隔时间,前后车均到达车站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前后车均从车站出发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并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归纳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具有实时动态变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一次制动模式曲线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