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arSim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的计算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沛林
李朋超
+1 位作者
李波
张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基于汽车制动过程分析,结合实际交通事故中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针对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计算的不足。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的实车仿真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将最大制动加速度...
基于汽车制动过程分析,结合实际交通事故中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针对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计算的不足。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的实车仿真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将最大制动加速度持续时间与制动初速度采用Matlab拟合,得到了一种以最大制动加速度持续时间为自变量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实车试验采集制动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式在交通事故中计算出的制动初速度,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
初
速度
CARSIM
MATLAB
最大
制动加速度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刚体动力学的修井机制动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壮
綦耀光
张芬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修井机刹车系统性能对于安全作业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过去对制动系统性能的研究大多基于摩擦及材料相关理论,对制动器单个部件进行讨论,而游车制动产生的加速度是造成井架振动冲击甚至过载失效的根源,因此过去的研究不能完全满足修井机实...
修井机刹车系统性能对于安全作业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过去对制动系统性能的研究大多基于摩擦及材料相关理论,对制动器单个部件进行讨论,而游车制动产生的加速度是造成井架振动冲击甚至过载失效的根源,因此过去的研究不能完全满足修井机实际刹车系统的需要。鉴于此,以油田小修作业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修井机刹车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修井机制动参数对游车大钩制动时间和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刹车及紧急制动中制动力矩增长率及最大制动力矩对制动时间影响较大,正常制动时,制动力矩增长率应控制在2 000~3 000 (N·m)/s,而制动系统最大力矩应取15~20 k N·m。研究结果对于优化修井机刹车性能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机
刹车系统
动力学分析
正交试验法
制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碰撞事故判断与新型碰撞吸能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立波
唐明福
+3 位作者
蒋彬辉
白中浩
陈缓
丁海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18-1623,共6页
通过实车试验研究发现,紧急制动时车辆加速度信号与其他工况有明显区别,可利用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以预测碰撞事故。因此,基于制动加速度和移动窗积分算法,研制了一种可用于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自动...
通过实车试验研究发现,紧急制动时车辆加速度信号与其他工况有明显区别,可利用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以预测碰撞事故。因此,基于制动加速度和移动窗积分算法,研制了一种可用于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并预测碰撞事故,能向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发出正确的触发指令,且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结合
碰撞事故判断
制动加速度
移动窗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棒料高速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子建
潘松君
魏翔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7,共7页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改善了棒料轴向制动过程,减小了交接相对速度差和凸轮最大压力角,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交接定位准确、稳定,轴向制动平缓,变节距技术和装置为设计速度更高的下游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优化
棒料柔性交接
变节距
轴向
制动加速度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arSim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的计算
被引量:
3
1
作者
石沛林
李朋超
李波
张橹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EQ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263)资助
文摘
基于汽车制动过程分析,结合实际交通事故中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针对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传统计算的不足。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的实车仿真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将最大制动加速度持续时间与制动初速度采用Matlab拟合,得到了一种以最大制动加速度持续时间为自变量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实车试验采集制动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式在交通事故中计算出的制动初速度,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制动
初
速度
CARSIM
MATLAB
最大
制动加速度
持续时间
Keywords
braking original speed
CarSim
Matlab
maximum braking acceleration duration
分类号
U491.3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刚体动力学的修井机制动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壮
綦耀光
张芬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煤层气排采井下泵的设计技术与理论研究"(51174224)
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基于井筒流场的排采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2016ZX05042003-001)
文摘
修井机刹车系统性能对于安全作业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过去对制动系统性能的研究大多基于摩擦及材料相关理论,对制动器单个部件进行讨论,而游车制动产生的加速度是造成井架振动冲击甚至过载失效的根源,因此过去的研究不能完全满足修井机实际刹车系统的需要。鉴于此,以油田小修作业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修井机刹车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修井机制动参数对游车大钩制动时间和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刹车及紧急制动中制动力矩增长率及最大制动力矩对制动时间影响较大,正常制动时,制动力矩增长率应控制在2 000~3 000 (N·m)/s,而制动系统最大力矩应取15~20 k N·m。研究结果对于优化修井机刹车性能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修井机
刹车系统
动力学分析
正交试验法
制动加速度
Keywords
workover rig
braking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
orthogonal test method
braking acceleration
分类号
TE9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碰撞事故判断与新型碰撞吸能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曹立波
唐明福
蒋彬辉
白中浩
陈缓
丁海建
机构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18-16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5062)
文摘
通过实车试验研究发现,紧急制动时车辆加速度信号与其他工况有明显区别,可利用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以预测碰撞事故。因此,基于制动加速度和移动窗积分算法,研制了一种可用于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并预测碰撞事故,能向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发出正确的触发指令,且工作稳定。
关键词
主被动结合
碰撞事故判断
制动加速度
移动窗积分
Keywords
active-passive integration approach(APIA)
crash accident judgment
brake acceleration
moving window integration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料高速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子建
潘松君
魏翔翔
机构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161)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328002)
文摘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改善了棒料轴向制动过程,减小了交接相对速度差和凸轮最大压力角,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交接定位准确、稳定,轴向制动平缓,变节距技术和装置为设计速度更高的下游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设计优化
棒料柔性交接
变节距
轴向
制动加速度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design optimization
flexible transferring of bar stock
variable pitch
axial brake acceler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arSim交通事故中汽车制动初速度的计算
石沛林
李朋超
李波
张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刚体动力学的修井机制动性能研究
李壮
綦耀光
张芬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车碰撞事故判断与新型碰撞吸能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曹立波
唐明福
蒋彬辉
白中浩
陈缓
丁海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棒料高速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设计与优化
刘子建
潘松君
魏翔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