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能高计算与分配
1
作者 张超 李海鹰 刘彦邦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分析了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制动能高的确定原则,给出了总制动能高的计算公式.Ⅰ部位制动能力按溜行有利条件下,易行车溜入Ⅱ部位不超过最大允许速度确定.在保证驼峰作业安全高效的基础上,考虑控制冬季易行车按冬季难行车速度通过... 分析了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制动能高的确定原则,给出了总制动能高的计算公式.Ⅰ部位制动能力按溜行有利条件下,易行车溜入Ⅱ部位不超过最大允许速度确定.在保证驼峰作业安全高效的基础上,考虑控制冬季易行车按冬季难行车速度通过最后分路道岔,以此推算Ⅲ制动位的制动能力,并进一步推算Ⅱ制动位制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调速系统 制动能力 点连式 三级制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驼峰制动位合理级数的确定
2
作者 张超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分析了影响制动位级数的5类因素,以24股道机械化驼峰为例,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用计算机进行了驼峰设计、车辆模拟溜放、驼峰检验.得出:当峰高介于2.3~3.7m之间时,基本上不存在着追钩和超速问题;确定制动位级数的主要条件为:1.易行车溜入... 分析了影响制动位级数的5类因素,以24股道机械化驼峰为例,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用计算机进行了驼峰设计、车辆模拟溜放、驼峰检验.得出:当峰高介于2.3~3.7m之间时,基本上不存在着追钩和超速问题;确定制动位级数的主要条件为:1.易行车溜入减速器的入口速度是否超过允许的速度;2.冬季前难后中单个车溜放组合时最后分路道岔是否来得及转换。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计算上述两类判断条件的经验公式,作为确定中型驼峰制动位级数的量化条件,以便实际设计工作中有据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制动位级数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三级制动位能高的确定
3
作者 刘彦邦 王能豪 张超 《铁道标准设计》 1995年第8期9-10,共2页
驼峰三级制动位能高的确定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刘彦邦,王能豪,张超1三级制动位的总能高我国的自动化、半自动化驼峰,在调车线的头部都设有Ⅲ制动位。设有Ⅲ制动位时,其Ⅰ、Ⅱ制动位的主要任务为间隔制动,Ⅲ制动位为目的制动,设有... 驼峰三级制动位能高的确定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刘彦邦,王能豪,张超1三级制动位的总能高我国的自动化、半自动化驼峰,在调车线的头部都设有Ⅲ制动位。设有Ⅲ制动位时,其Ⅰ、Ⅱ制动位的主要任务为间隔制动,Ⅲ制动位为目的制动,设有三级制动位的驼峰,应有较高的解体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驼峰 三级制动位 能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溜放部分设一个制动位的利弊分析
4
作者 车红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驼峰溜放部分设一个制动位的利弊分析车红坤为使溜入调车线的车辆得到减速和将溜入同一调车线的前、后两钩车拉开间隔,需要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车辆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主要有两个作用:进行间隔制动和目的制动。间隔制动是用来调整溜... 驼峰溜放部分设一个制动位的利弊分析车红坤为使溜入调车线的车辆得到减速和将溜入同一调车线的前、后两钩车拉开间隔,需要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车辆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主要有两个作用:进行间隔制动和目的制动。间隔制动是用来调整溜放钩车的速度和前、后钩车的溜放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驼峰 溜放作业 制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溜放部分设一级制动位的制动力计算
5
作者 谢德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2-43,共2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规定:“在机械化和半自动化驼峰溜放部分的线路上可设两级或一级制动位。设两级制动位时,其总制动能力应使最易行车在溜车有利条件下,以7km/h的推送速度解体车列时,经一二制动位全部车辆减速器制动后,...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规定:“在机械化和半自动化驼峰溜放部分的线路上可设两级或一级制动位。设两级制动位时,其总制动能力应使最易行车在溜车有利条件下,以7km/h的推送速度解体车列时,经一二制动位全部车辆减速器制动后,能在最后一组减速器上停住。”但对于溜放部分设一级制动位的驼峰,制动力如何计算,规范中没有规定。因此,本文对此提出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驼峰 溜放 制动位 制动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地区机械化驼峰制动位的分布问题
6
作者 马恒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7期21-25,共5页
一、我国南方地区机械化驼峰采用一位制动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大、中能力驼峰的溜放部分一般都设有两个制动位的机械化(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制动设备。其制动能力的分布是根据驼峰需要的总制动能力,在满足第二制动位必要的制动能高的条... 一、我国南方地区机械化驼峰采用一位制动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大、中能力驼峰的溜放部分一般都设有两个制动位的机械化(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制动设备。其制动能力的分布是根据驼峰需要的总制动能力,在满足第二制动位必要的制动能高的条件下确定的。需要的总制动能力决定于冬夏季溜车条件下难行车与最易行车之间的阻力差,它直接与驼峰高度有关。驼峰高度越高,需要的总制动能力则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位 机械化驼峰 最易行车 制动能力 溜放部分 驼峰设计 难行车 车辆减速器 分路道岔 溜放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制动机发生自然制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春玲 董光伟 《铁道机车车辆》 2005年第2期57-57,66,共2页
关键词 制动 原因分析 空重车调整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紧急制动 活塞行程 压力下降 120阀 漏泄 制动位 第三章 铁道部 制动 列车管 闸调器 减压 故障 铁路 管系 风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GK型空气制动机常用制动起非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祝建国 杨文鹏 《中州煤炭》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GK型空气制动机在各矿区铁路大量使用,针对GK型制动机出现的常用制动起非常故障,从三通阀的结构原理出发,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GK型空气制动 常用制动 起非常 制动位 三通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_4改进型机车制动风机控制环节的改进
9
作者 周光海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机车制动 SS4 风机控制 制动位 司机控制器 自动起动 制动状态 劈相机 自动控制功能 制动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下铁鞋制动安全浅议
10
作者 李德元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7期34-,共1页
一、问题的提出贵阳南站驼峰启用不久,于1986年3月,连续发生车辆在第一制动位因铁鞋制动脱线的事故两次,其直接经济损失计七千余元。
关键词 铁鞋制动 制动位 贵阳南站 脱鞋器 直接经济损失 脱线 制动装置 固定轴距 轮缘 外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Ⅰ型电空制动机故障处理(续)
11
作者 王爱民 杨松柏 王国新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1992年第4期29-32,共4页
Ⅱ大闸手柄在“运转”位,小闸在各位置上的故障一、大闸在“运转”位,小闸在“制动”位现象一:小闸在“制动位,闸缸压力为零。检查与处理: 1.将小闸推向“缓解”位,若小闸无排风声为操纵端小闸载断塞门127(128)在关闭位置。 2.将小闸推... Ⅱ大闸手柄在“运转”位,小闸在各位置上的故障一、大闸在“运转”位,小闸在“制动”位现象一:小闸在“制动位,闸缸压力为零。检查与处理: 1.将小闸推向“缓解”位,若小闸无排风声为操纵端小闸载断塞门127(128)在关闭位置。 2.将小闸推向“缓解”位,若小闸有压力空气排出,检查分配阀供给塞门123是否在关闭位置,或制动缸截断塞门119120同时在关闭位置。现象二:小闸手柄在“制动”位,闸缸压力低于或高于30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空制动 DK 塞门 电空阀 制动位 均衡风缸 大闸 紧急制动 中间继电器 充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组线等能高驼峰设计原理及方法
12
作者 张觉印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4期21-23,共4页
前言在驼峰编组场的设计中,由于平面上曲线和道岔的多寡差异,形成了难行线和易行线,使得溜放车辆进入各股道的入线速度不同。在非机械化驼峰或者不设间隔制动位的现代化小能力驼峰上,难行车溜到难行线计算点所需要的峰高,与易行车... 前言在驼峰编组场的设计中,由于平面上曲线和道岔的多寡差异,形成了难行线和易行线,使得溜放车辆进入各股道的入线速度不同。在非机械化驼峰或者不设间隔制动位的现代化小能力驼峰上,难行车溜到难行线计算点所需要的峰高,与易行车溜入易行线速度不得超过铁鞋的安全允许速度或其它调速工具的安全允许入口速度的限制峰高之间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冬夏气温相差较大的地区,这个矛盾尤为突出。目前,现行设计中和具体运营中,往往采用一些不得已的办法。如:按夏季限制峰高设计驼峰,冬季对难行车提高推峰速度;修冬夏两个峰高的驼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驼峰编组场 难行线 难行车 易行线 制动位 峰高 溜放 简易驼峰 铁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驼峰溜放作业的可靠性
13
作者 朱松年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2期1-8,共8页
自动化驼峰是专门进行车列解体的溜放作业的。一个车列被推上驼峰后,通常少则溜放十几钩,多则二、三十钩不等。每一钩车,要经过至少3~4个制动位。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制动位的控制,既要保证车辆溜到预定的停车地点不超速连挂,又要... 自动化驼峰是专门进行车列解体的溜放作业的。一个车列被推上驼峰后,通常少则溜放十几钩,多则二、三十钩不等。每一钩车,要经过至少3~4个制动位。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制动位的控制,既要保证车辆溜到预定的停车地点不超速连挂,又要实现钩车之间保持适当的技术间隔,这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第一、每钩车的走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溜放 制动位 自动化驼峰 钩车 间隔制动 减速器出口速度 目的制动 加速度值 可靠性提高 随机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减速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福兴 《铁道通信信号》 2008年第10期5-6,共2页
关键词 车辆减速器 维修成本 自动化改造 制动位 C50型 车辆安全 重力式 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组站可控停车器设置模式的探讨
15
作者 陈浩 庄健 《铁道货运》 2007年第6期17-18,37,共3页
以襄樊北路网性编组站为例,讲述了调车场尾部可控停车器的改造设想。基于原有“1+1”模式制动力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提出改造为“2+1”的方案,并通过对“2+1”方案的理论计算及实际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可控停车器 制动位 缓解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连式驼峰调速系统在京沪线上的应用
16
作者 杜参 顾善阶 王俊峰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0年第2期22-28,共7页
一、概述京沪线全长1462km,是北京通向华东地区的重要南北干线。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线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实现京沪铁路中等程度现代化改造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按照铁道部1988年2月4日向国家计委“关... 一、概述京沪线全长1462km,是北京通向华东地区的重要南北干线。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线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实现京沪铁路中等程度现代化改造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按照铁道部1988年2月4日向国家计委“关于京沪铁路现代化项目建议书的报告”中的设想,编组站现代化是八个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点连式调速系统 京沪线 制动位 减速顶 溜放部分 调车场 脱鞋器 目的制动 分路道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驼峰现代化中较优的调速制式
17
作者 刘兆民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8-19,共2页
结合我国中小型驼峰数量较多,而它们所承担的铁路改编作业总量又较大的特点,研究中小型驼峰现代化改造已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其中对于小型驼峰应选择什么样的调速系统及调速设备,已成为议论的中心。为此,铁道部在广州北、艮山门、... 结合我国中小型驼峰数量较多,而它们所承担的铁路改编作业总量又较大的特点,研究中小型驼峰现代化改造已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其中对于小型驼峰应选择什么样的调速系统及调速设备,已成为议论的中心。为此,铁道部在广州北、艮山门、西安东、娄底等中小驼峰编组场进行了各种调速系统的运营试验,从中进行比选。本文拟就西安东站驼峰编组场所采用的“减速器+减速顶调速系统”中减速器后设120米无顶打靶区这一新的制式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顶 调速设备 调速系统 制动位 易行车 目的制动 艮山门 溜放 编组场 调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溜放车组的速度与时间模拟
18
作者 吴岳南 张汝能 +1 位作者 韩宝润 汪珑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3年第6期14-17,共4页
在机械化或非机械化驼峰设计中,绘制钩车的速度曲线与时间曲线,系按单个车的重心沿驼峰纵断面(即轨面坡度)的运动轨迹进行描绘的。以此验算各种钩车组合条件下的安全间隔时间。这种方法只能近似地反映出钩车溜行情况,对于单个车辆... 在机械化或非机械化驼峰设计中,绘制钩车的速度曲线与时间曲线,系按单个车的重心沿驼峰纵断面(即轨面坡度)的运动轨迹进行描绘的。以此验算各种钩车组合条件下的安全间隔时间。这种方法只能近似地反映出钩车溜行情况,对于单个车辆还可以用:对于车组则距实际情况相差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溜放 驼峰纵断面 钩车 驼峰设计 减速顶 分路道岔 追钩 制动位 速度曲线 易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组站必须注意加强综合能力的提高
19
作者 韩保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3-25,共3页
当前,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很突出,编组站能力的紧张是其中重要矛盾之一。笔者对宝鸡东编组站如何提高效率和近期发展谈谈自己的见解。一。
关键词 机械化驼峰 调机 宝鸡东站 双推单溜 到达场 制动位 到发场 点连式调速系统 编组场 到达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连式调速系统运营效果及合理设计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龚明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36-38,共3页
一、点连式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点连式调速系统是由第三制动位调速设备和调车线合理的纵断面及其安装的减速顶组成的一种新型调速制动方式。第三制动位后设置有打靶区、密顶区(或称顶群),其后设置不同坡度的减速顶制动区段。
关键词 点连式调速系统 制动位 减速顶 调速设备 调车线 制动能高 易行车 驼峰解体能力 难行车 驼峰溜放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