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1
作者 张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具有[+动作施加于实体表面][+动作结果附着于二维平面]等语义特征,目前基于事件结构与构式语义的句型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文章根据平面制作行为所激活的一系列认知要素,揭示了“画”“刻”“绣”一类制作义动词...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具有[+动作施加于实体表面][+动作结果附着于二维平面]等语义特征,目前基于事件结构与构式语义的句型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文章根据平面制作行为所激活的一系列认知要素,揭示了“画”“刻”“绣”一类制作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并基于认知图景理论及其“新句式观”对该类动词所构成的各种句式进行了详细描写,同时指出句式差异及其原因所在。此外,还着眼于认知要素的激活与凸显从语篇层面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度分析,根据汉、英、日跨语言比较结果提出了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图景 认知要素 平面制作动词 句式 跨语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果偏离义“VA了”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沈阳 彭国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0,共8页
本文主要对陆俭明(1990)提出的预期结果偏离义的"VA了"结构做进一步的讨论。文章分析了结果偏离类"VA了"的三个条件,即A究竟有什么特点,V对A有什么制约作用,以及A到底指向结构中的什么成分和结果偏离类"VA了&q... 本文主要对陆俭明(1990)提出的预期结果偏离义的"VA了"结构做进一步的讨论。文章分析了结果偏离类"VA了"的三个条件,即A究竟有什么特点,V对A有什么制约作用,以及A到底指向结构中的什么成分和结果偏离类"VA了"结构的句法形成过程,由此解释了结果偏离类"VA了"结构的句法和语义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偏离义“VA了”结构 开放等级式形容词 制作类动词 补语小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