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潘明轩
宁佳
+2 位作者
鲁工圆
王超宇
敬亭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5,共8页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束条件,最小总运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比较到发线运用优化前后的列车到发线组合、进路组合和最小总运营时间。实验表明,在繁忙时段下通过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能够有效利用分段解锁缩短列车间的到达间隔时间,进而有效提高车站接发车作业效率及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到达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运营
时间
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单列车的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娄序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是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重要参数和要素,也是影响高速铁路运行图中其他各种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因素之一,通过相对准确的查定与测试确定时间标准,对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采用2列及以上列车...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是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重要参数和要素,也是影响高速铁路运行图中其他各种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因素之一,通过相对准确的查定与测试确定时间标准,对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采用2列及以上列车进行测试,现场组织较为复杂的客观情况,在对现行测试流程与方法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单列车的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测试方法,为实测中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追踪列车
到达间隔时间
单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彭其渊
王超宇
鲁工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续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信号补偿时间的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求解算法,求解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以上海虹桥站高速场为例,对所有到发线组合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股道组合方案对应的关联道岔越少,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关联道岔相同时,后车接车进路越短,前车接车进路越长,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前车股道确定时,最优的后车股道方案比最劣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30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到达
追踪
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列车进路
分段解锁
列车运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辛亚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提前减速的方法,提出基于目标速度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策略,根据前车进站后的运行时间、CTC办理接车进路时间与后车制动时间的大小关系,分2种情况建模分析列车追踪进站过程,推导出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算法。最后,用软件仿真分析不同线路条件、不同列车制动性能和不同咽喉区长度下优化后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缩短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从而为高速铁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
间隔时间
列车
到达
追踪
间隔时间
提前减速
目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赵宇刚
毛保华
+1 位作者
杨远舟
何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对周期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客流分阶段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简化.基于乘客遵循先下后上原则的情形,提出一种在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恒定条件下计算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偏离图定时间的情况,对列...
对周期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客流分阶段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简化.基于乘客遵循先下后上原则的情形,提出一种在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恒定条件下计算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偏离图定时间的情况,对列车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在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存在偏离的情况下对应于给定概率的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案例,在考虑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偏离的条件下计算该站岛式站台最高聚集人数.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算得的站台最高聚集人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站台最高聚集人数
计算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列车
到达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向目标流的反应覆盖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温俊
窦强
+2 位作者
蒋杰
齐星云
窦文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2-1997,共16页
提出了覆盖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反应覆盖策略.反应覆盖的主要思想是:当目标流没有到达任务区域时.网络的覆盖强度最低,但是能够检测目标流的到达,以节省能量;当目标流到达时,节点被唤醒,网络为目标流提供高质量的感知覆盖;当目标...
提出了覆盖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反应覆盖策略.反应覆盖的主要思想是:当目标流没有到达任务区域时.网络的覆盖强度最低,但是能够检测目标流的到达,以节省能量;当目标流到达时,节点被唤醒,网络为目标流提供高质量的感知覆盖;当目标流离开网络时,节点又进入低能耗的监视状态.因此,反应覆盖比静态覆盖更加能量高效,比事件驱动覆盖的感知延迟要小,从而更适合对目标流的感知覆盖.分析和讨论了反应覆盖策略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感知占空比、唤醒邻居数、持续工作时间等理论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反应覆盖的初始检测延迟、覆盖质量、网络生存期.仿真实验数据显示,反应覆盖的初始检测延迟对目标流的覆盖质量影响较小,当目标流较大(目标数大于30)时,覆盖质量接近静态覆盖质量,而网络生存期增加了4~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覆盖
静态覆盖
目标流
到达间隔时间
POISSON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量管理中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
7
作者
周满珍
张建宽
权冀川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年第3期71-75,共5页
信息重发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存在。通过对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建立了概率模型,分析了信息到达流的各种性质,得到了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及平均到达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利用数值实验对理论结论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对网络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
信息重发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存在。通过对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建立了概率模型,分析了信息到达流的各种性质,得到了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及平均到达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利用数值实验对理论结论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对网络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流量管理
拥塞控制
信息重发
概率模型
到达间隔时间
平均
到达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潘明轩
宁佳
鲁工圆
王超宇
敬亭婷
机构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规划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200705)。
文摘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束条件,最小总运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比较到发线运用优化前后的列车到发线组合、进路组合和最小总运营时间。实验表明,在繁忙时段下通过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能够有效利用分段解锁缩短列车间的到达间隔时间,进而有效提高车站接发车作业效率及通过能力。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到达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运营
时间
整数线性规划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rrival Interval
Arrival–Departure Track
Operating Time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分类号
U292.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列车的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娄序淳
机构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6T005-A)
文摘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是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重要参数和要素,也是影响高速铁路运行图中其他各种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因素之一,通过相对准确的查定与测试确定时间标准,对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采用2列及以上列车进行测试,现场组织较为复杂的客观情况,在对现行测试流程与方法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单列车的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测试方法,为实测中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追踪列车
到达间隔时间
单列车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Tracking Train
Arrival Interval
Single EMU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92.3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彭其渊
王超宇
鲁工圆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Z2017-X002)。
文摘
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到达进路冲突关系和进路分段解锁原理,研究基于到发线运用优化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首先分析分段解锁条件下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无损精度的铁路路网拓扑模型和多智能体列车连续追踪运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信号补偿时间的列车最小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求解算法,求解不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以上海虹桥站高速场为例,对所有到发线组合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股道组合方案对应的关联道岔越少,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关联道岔相同时,后车接车进路越短,前车接车进路越长,到达追踪间隔时间越短;当前车股道确定时,最优的后车股道方案比最劣方案可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30s以上。
关键词
列车
到达
追踪
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列车进路
分段解锁
列车运行仿真
Keywords
Train arrival interval
Arrival-departure track utilization
Train route
Sectional route release
Train operation simulation
分类号
U292.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辛亚江
机构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学院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基金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KY2022-51)。
文摘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是制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缩短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在阐述其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列车到达追踪运行过程中后车制动和前车进站运行、CTC系统作业的时空和时序关系。参照列车追踪间隔的定义,采用提前减速的方法,提出基于目标速度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策略,根据前车进站后的运行时间、CTC办理接车进路时间与后车制动时间的大小关系,分2种情况建模分析列车追踪进站过程,推导出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算法。最后,用软件仿真分析不同线路条件、不同列车制动性能和不同咽喉区长度下优化后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缩短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从而为高速铁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
间隔时间
列车
到达
追踪
间隔时间
提前减速
目标速度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Train Tracking Interval
Train Arrival Tracking Interval
Deceleration in Advance
Target Speed
分类号
U292.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赵宇刚
毛保华
杨远舟
何韬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631001
71071165)
文摘
对周期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客流分阶段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简化.基于乘客遵循先下后上原则的情形,提出一种在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恒定条件下计算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偏离图定时间的情况,对列车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在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存在偏离的情况下对应于给定概率的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案例,在考虑列车到达间隔时间偏离的条件下计算该站岛式站台最高聚集人数.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算得的站台最高聚集人数较小.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站台最高聚集人数
计算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列车
到达间隔时间
Keywords
urban traffic
maximum assembling on platform
calculation method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train headway
分类号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31.9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向目标流的反应覆盖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温俊
窦强
蒋杰
齐星云
窦文华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2-1997,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60603061
60603064~~
文摘
提出了覆盖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反应覆盖策略.反应覆盖的主要思想是:当目标流没有到达任务区域时.网络的覆盖强度最低,但是能够检测目标流的到达,以节省能量;当目标流到达时,节点被唤醒,网络为目标流提供高质量的感知覆盖;当目标流离开网络时,节点又进入低能耗的监视状态.因此,反应覆盖比静态覆盖更加能量高效,比事件驱动覆盖的感知延迟要小,从而更适合对目标流的感知覆盖.分析和讨论了反应覆盖策略的基本问题,给出了感知占空比、唤醒邻居数、持续工作时间等理论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反应覆盖的初始检测延迟、覆盖质量、网络生存期.仿真实验数据显示,反应覆盖的初始检测延迟对目标流的覆盖质量影响较小,当目标流较大(目标数大于30)时,覆盖质量接近静态覆盖质量,而网络生存期增加了4~7倍.
关键词
反应覆盖
静态覆盖
目标流
到达间隔时间
POISSON分布
Keywords
proactive coverage
static coverage
target flow
arrive interval
Poiss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量管理中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
7
作者
周满珍
张建宽
权冀川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
出处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摘
信息重发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存在。通过对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建立了概率模型,分析了信息到达流的各种性质,得到了到达间隔时间的分布及平均到达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利用数值实验对理论结论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对网络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通信网络
流量管理
拥塞控制
信息重发
概率模型
到达间隔时间
平均
到达
速率
Keywords
operations research
traffic management
probability analysis
message retransmission
分类号
TN915.0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O211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潘明轩
宁佳
鲁工圆
王超宇
敬亭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单列车的高速铁路追踪列车到达间隔时间测试方法研究
娄序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及仿真研究
彭其渊
王超宇
鲁工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辛亚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研究
赵宇刚
毛保华
杨远舟
何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向目标流的反应覆盖方法
温俊
窦强
蒋杰
齐星云
窦文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流量管理中信息重发问题的研究
周满珍
张建宽
权冀川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