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电性故障点定位用到达时间差估算方法在多径传播环境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野 傅明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89-194,200,共7页
输配电设备绝缘材料的劣化会导致火花放电的产生。较强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会对线路周边的通信设备及电磁环境造成影响。为避免对通信设备造成电磁干扰,需及时准确地探查此类放电性故障点的位置。在基于超高频定位方法中,由于电力设备金... 输配电设备绝缘材料的劣化会导致火花放电的产生。较强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会对线路周边的通信设备及电磁环境造成影响。为避免对通信设备造成电磁干扰,需及时准确地探查此类放电性故障点的位置。在基于超高频定位方法中,由于电力设备金属表面会引起电磁波反射,致使到达定位用天线阵列的电磁波信号经历多径传播。天线所采集到的电磁波波形中包含了大量干扰成分,导致定位准确度较差,无法满足定位需求。深入研究各种到达时间差的估算方法及基于到达时间差估算结果的定位算法,并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其在多径传播环境中的适用性及定位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性故障 放电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估算方法 多径传播环境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到达角Kalman滤波的TDOA/AOA定位算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凯宇 张力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10-1713,共4页
基于Chan算法的TDOA/AOA定位算法是在Chan算法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误差方程组里加上一个信号到达角(AOA)误差方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求解。其主要缺点是把移动台(MS)的横坐标、纵坐标与移动台到服务基站(BS)之间的距离作为3个... 基于Chan算法的TDOA/AOA定位算法是在Chan算法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误差方程组里加上一个信号到达角(AOA)误差方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求解。其主要缺点是把移动台(MS)的横坐标、纵坐标与移动台到服务基站(BS)之间的距离作为3个相互独立的变量,忽略了3者之间的相关性。需要进行两次WLS计算,且最终的解为二值根。当AOA测量误差的方差不断增大时,对应的定位误差也随之增大。该文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对AOA的值进行估计,并将上述的3个变量简化为一个,只需一次WLS即可求得唯一解,减少了计算量,消除了根的模糊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计算量小,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较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TDOA) 到达(AOA) KALMAN滤波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知定向辐射源组合定位的无人机群优化部署
3
作者 赵倩倩 熊刚 +1 位作者 王李军 尤明懿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82,共15页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 未来的无人机集群技术趋势是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来完成各种复杂任务。这些集群具备高度的智能和自主性,已经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撞和实现目标引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无人机群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先进的定位算法,使得无人机群能够在空中实现精准的定位和相互配合,但与此同时,产生了复杂环境下的联合无人机部署和资源分配问题(joint UAV deploy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JUDRA)。本文针对优化JUDRA算法从而提高无人机群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性更强的TDOA+AOA联合定位体制、无人机群之间通信弱约束等更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通过将复杂的无人机群资源优化及部署问题简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再拆分为主从问题,对主问题采用改进的吉布斯采样算法,对从问题采用粒子滤波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优化。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针对不同的定位体制,无人机之间通信强弱约束,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在定位模型和约束条件对定位性能的有效性。同时,通过考虑不同的无人机群数量和目标不确定半径,进一步验证算法鲁棒性,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 无人机协同定位 天线增益 到达时间差与到达角联合定位方法 非凸非凹min-max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协同定位空能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佩霞 赵越 +2 位作者 李赞 白豆 郝本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但其潜在的滥用现象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面向无人机的监测与定位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针对远距低飞无人机难以准确定位的应用问题,提出以无源为主、有源为辅的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但其潜在的滥用现象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面向无人机的监测与定位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针对远距低飞无人机难以准确定位的应用问题,提出以无源为主、有源为辅的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在基于到达时间差实现无源被动定位的基础上,引入支持往返到达时间测量的有源主动探测设备,择机对无人机进行主动式定位,补偿无源定位缺失的目标高程信息,从而提升无人机的三维定位精度。为充分挖掘主被动的协同定位潜力,文中深入探究无源被动定位节点预先部署的情况下,有源主动定位节点的空域和能域资源的配置方式,推导了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下的定位精度衡量指标,构建了空能资源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收敛因子和记忆指导的改进灰狼优化的空能资源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无人机定位时,主被动协同定位效果优于无源被动定位,典型场景下高程定位精度显著提升约96.33%。此外,所提的空能资源优化算法在求解空能资源联合优化问题时,性能优于标准(传统)灰狼算法、改进灰狼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定位 到达时间差 往返到达时间 改进灰狼优化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声电联合局部放电定位阵列设计及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席英杰 张崇兴 +4 位作者 董明 王凯 任明 罗传仙 杨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9-3038,共10页
针对目前局部放电声电联合定位中传感器阵列和定位算法设计缺乏统一评价指标的问题,通过对到达时间差算法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阵列及定位算法的定位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空间限制和定位能力,应用上述... 针对目前局部放电声电联合定位中传感器阵列和定位算法设计缺乏统一评价指标的问题,通过对到达时间差算法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阵列及定位算法的定位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空间限制和定位能力,应用上述方法对平面圆形阵列阵元数量和阵列半径进行了优化,并确定平面圆形阵列的最优阵列半径为35 mm,阵元数量为4~6个。随后基于所提方法,针对4阵元平面圆形阵列对到达时间差算法求解过程进行了优化,提出先通过一次方程组解得x、y后,回带误差最小二乘函数计算z坐标的方法,大幅减小了计算量。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油中放电实验平台,对所设计4阵元圆形阵列及局部放电定位算法进行了验证,定位误差小于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声电联合定位 到达时间差算法 蒙特卡洛模拟 平面圆形传感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样本信息的局部放电源逐次逼近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炬 黄亮 +1 位作者 曾福平 张晓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126,共8页
时延估计是利用时间差方法对局部放电(PD)源准确定位的关键,然而在测量时延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因时延获取准确度不高而带来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时间差定位法中对准确获取时延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寻优PD... 时延估计是利用时间差方法对局部放电(PD)源准确定位的关键,然而在测量时延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因时延获取准确度不高而带来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时间差定位法中对准确获取时延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样本寻优PD源的逐次逼近定位方法。采用逐次逼近式粒子群搜索原理,对传统定位方法得到的单样本初值与传感器阵列所建立的寻优目标函数进行递归逼近处理,最终确定最优PD源位置。通过对实验室实测PD信号逐次逼近寻优定位,表明提出的逐次逼近定位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因时间差测量不准确而引起的定位结果较差的难题,结果较传统时间差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到达时间差 逐次逼近方法 粒子群优化 定位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辐射源AOA-TDOA-FDOA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熊杰 陈俊 +3 位作者 宁静 曹师齐 杨海 万洪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9-227,共9页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是电子对抗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与到达频率差(FDOA)的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完成一次定位至少需要5个协同平台才能达到该算法的应用条件。在保持无源定位...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是电子对抗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与到达频率差(FDOA)的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完成一次定位至少需要5个协同平台才能达到该算法的应用条件。在保持无源定位闭合解框架的前提下,为减少协同平台个数,提出了一种融合到达角(AOA)观测量、TDOA观测量以及FDOA观测量的无源定位算法。当各观测量的观察噪声及传感器位置偏差均为高斯噪声且噪声强度适中时,可建立移动辐射源位置与各观测量及传感器位置的近似代数表达式,并由此形成AOA-TDOA-FDOA联合定位闭合解算法。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的定位误差能达到克拉美罗界,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 闭合形式算法 到达频率差 移动辐射源无源定位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站AOA/TDOA联合无源定位闭合形式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熊健 熊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2-677,共6页
为解决多平台协同外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闭合形式定位解算法。在保持两阶段定位闭合形式算法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所提算法不仅考虑了AOA与TDOA观... 为解决多平台协同外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闭合形式定位解算法。在保持两阶段定位闭合形式算法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所提算法不仅考虑了AOA与TDOA观测噪声对定位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还缓解了传感器位置不确定引起的定位精度恶化问题。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高精度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无源定位 闭合形式算法 到达 到达时间差 传感器位置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基站时差探测系统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军 李陟 王丽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传统长基线时差探测系统的缺点,提出了全新的动基站时差测量系统并给出了目标的定位原理。在典型布站、信息存在冗余的前提下,通过子集选优法确定了最佳定位算法,并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确定了更加合理简捷的定位算法,统计仿真表明了... 针对传统长基线时差探测系统的缺点,提出了全新的动基站时差测量系统并给出了目标的定位原理。在典型布站、信息存在冗余的前提下,通过子集选优法确定了最佳定位算法,并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确定了更加合理简捷的定位算法,统计仿真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目标高度测量精度并归纳了其特点,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方法 到达时间差 动基站 子集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流层散射传输的星地联合检测定位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本建 周玫汝 +2 位作者 严少虎 李明惺 段玉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73-1281,共9页
针对地面超远距离目标进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被动定位时,将天基监测卫星与地面监测站点相联合,可有效规避天基多星联合体制成本高、调度灵活性受限等问题,但受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 针对地面超远距离目标进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被动定位时,将天基监测卫星与地面监测站点相联合,可有效规避天基多星联合体制成本高、调度灵活性受限等问题,但受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路径关系影响,星地联合定位精度常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对对流层散射传播超视距的超远距离目标星地联合定位技术,通过地面目标与地面监测站之间对流层散射传播路径等效地球半径数学模型构建,以描述二者之间非直线路径光程长度关系,进而联合目标与天基监测卫星之间直线传播路径数学模型,构建新的星地联合TDOA被动定位方程组,最后,通过牛顿迭代法对该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解析获得定位结果 .本文给出了星地联合的对流层散射目标定位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推导,并且验证了本文针对远距离目标提出的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计算机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技术可有效消除对流层散射传播非直线关系对定位精度恶化影响,实现了星地联合超远距离目标TDOA被动定位精度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联合 超远距离目标定位 对流层散射 超视距定位 到达时间差 非直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次通信的TOF与TDOA联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高健 陆阳 +1 位作者 李庆巧 卫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3,共8页
通常基于超宽带(UWB)的定位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是TOA和TDOA算法,但是TOA算法定位速度低,TDOA算法定位精度不稳定,这些情况均限制了它们在UWB定位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权衡这两种算法在定位速度和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TOF与TDOA... 通常基于超宽带(UWB)的定位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是TOA和TDOA算法,但是TOA算法定位速度低,TDOA算法定位精度不稳定,这些情况均限制了它们在UWB定位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权衡这两种算法在定位速度和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TOF与TDOA联合定位算法(CTT)。该算法仅需要3次UWB通信便可测量TDOA算法所需的所有时间差信息和一个TOF距离值,并可以此计算出该定位区域内所有基站与单个标签的距离,定位速度比TOA算法提升至少50%。使用DW1000分别对TOA、TDOA与CTT算法进行定位精度对比,结果表明CTT算法在二维情况下的平均定位误差<20 cm,标准差<10 cm,接近于TOA的精度并解决了TDOA算法精度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TOF测距 到达时间差定位 到达时间定位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信号传播速度的TDOA测量远近场统一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平 祁亨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到达时间差(TDOA)测量无法根据测量值判断当前定位过程是处于近场还是远场,因此设计远近场统一解形式的TDOA定位算法对于提高源目标位置参数估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远近场都适用的统一形式TDOA测量方程,本文提出了一种信号传播... 到达时间差(TDOA)测量无法根据测量值判断当前定位过程是处于近场还是远场,因此设计远近场统一解形式的TDOA定位算法对于提高源目标位置参数估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远近场都适用的统一形式TDOA测量方程,本文提出了一种信号传播速度未知情况下远近场统一解形式的非约束最小二乘(UWLS)定位方法,该方法既适用于近场,又适用于远场。同时利用优化模型中的约束条件,设计了约束最小二乘(CWLS)定位方法,减少了估计误差。对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所设计UWLS及CWLS算法既适用于近场,又适用于远场情况下的位置参数估计问题。随着远场距离的增加,UWLS及CWLS算法的估计误差基本保持不变,并且非常接近于克拉美罗(CRLB)下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到达时间差 远近场 最小二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局部放电源声电联合法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牛勃 马飞越 +5 位作者 周秀 房子祎 马云龙 田天 徐玉华 罗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5,122,共9页
为了对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局部放电缺陷进行高精度定位,文中依据局部放电过程中产生声电信号的同源性,在到达时间差算法的基础上对变压器、组合电器以及高压开关柜进行声电联合定位建模,并且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定位结果的优化,降低电气... 为了对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局部放电缺陷进行高精度定位,文中依据局部放电过程中产生声电信号的同源性,在到达时间差算法的基础上对变压器、组合电器以及高压开关柜进行声电联合定位建模,并且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定位结果的优化,降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精度对到达时间差时延的依懒性。试验证明:采用声电联合定位以及定位结果的粒子群优化处理,可以将背景干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活性与定位精度,可以应用于带电检测过程中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电联合定位 电气设备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 粒子群优化 到达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A和TDOI的主瓣扫描辐射源定位方法
14
作者 张翼飞 张敏 郭福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21-2928,共8页
针对具有已知扫描周期特性的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瓣到达角(DOA)和扫描截获时间差(TDOI)的联合定位体制。通过对其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推导,给出了联合定位体制的性能与DOA和信号截获时间(TOI)观测量的等效... 针对具有已知扫描周期特性的辐射源无源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瓣到达角(DOA)和扫描截获时间差(TDOI)的联合定位体制。通过对其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推导,给出了联合定位体制的性能与DOA和信号截获时间(TOI)观测量的等效测角噪声功率比的关系。为了利用非线性联合观测量确定扫描辐射源的位置,通过将TDOI观测量转换成等效DOA观测量,给出一种加权伪线性最小二乘(WPLS)定位方法;为消除观测矩阵相关噪声导致的WPLS估计偏差,提出了一种加权辅助变量(WIV)定位方法,算法复杂度约为WPLS算法的2倍。仿真结果表明,WIV方法的定位误差在辐射源单个扫描周期内即可达到CRLB,定位性能与极大似然(ML)定位方法相当;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多,WIV方法可以渐近达到无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机械扫描 到达 截获时间差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52
15
作者 邓平 李莉 范平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智能天线阵列的应用使得服务基站 (BS)能提供较准确的移动台 (MS)电波到达角 (AOA)测量值 ,从而可以用于对移动台的定位估计。文中对文献 [1]的电波到达时间差 (TDOA)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既能继承原...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智能天线阵列的应用使得服务基站 (BS)能提供较准确的移动台 (MS)电波到达角 (AOA)测量值 ,从而可以用于对移动台的定位估计。文中对文献 [1]的电波到达时间差 (TDOA)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既能继承原算法的优良性能 ,又可充分利用AOA测量值信息提高定位性能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该算法还具有解析表达式解。仿真结果表明 ,只要AOA测量值达到一定精度 ,该算法就能取得比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定位算法 到达时间差 到达 移动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定位系统GDOP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邓平 余立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分别推导了考虑及不考虑各TDOA测量值相关性条件下多边形中心位置的GDOP与BS数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NLOS环境下采用TDOA和TDOA/AOA定位法的GDOP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DOA测量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GDOP有不利影响;在AOA测量... 分别推导了考虑及不考虑各TDOA测量值相关性条件下多边形中心位置的GDOP与BS数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NLOS环境下采用TDOA和TDOA/AOA定位法的GDOP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DOA测量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GDOP有不利影响;在AOA测量值标准差小于5°时,采用TDOA/AOA定位法能有效改进GDOP,提高对MS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 几何精度因子 混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NLOS环境下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凯宇 张力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基站测量的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的混合定位方法能够比传统的TDOA方法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当AOA的测量误差超过一定值时,定位的误差仍然很大。该文根据NLOS传播环境...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基站测量的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的混合定位方法能够比传统的TDOA方法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当AOA的测量误差超过一定值时,定位的误差仍然很大。该文根据NLOS传播环境下附加传播时延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估计附加时延的均值和方差, 对TDOA测量值进行重构,再以AOA方法进行辅助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传统的TDOA和 TDOA/AOA方法在NLOS传播环境下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 非视距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OS环境下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洪雁 陈黎霞 裴炳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9-1102,共4页
在CDMA的网络环境下,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能够比Chan算法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然而随着AOA测量误差精度的下降,定位精度逐渐下降,甚至低于Chan算法的定位精度。本文在传统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加入校正因子,通过逐步迭代的方法,逐渐消... 在CDMA的网络环境下,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能够比Chan算法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然而随着AOA测量误差精度的下降,定位精度逐渐下降,甚至低于Chan算法的定位精度。本文在传统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加入校正因子,通过逐步迭代的方法,逐渐消除NLOS对TDOA测量值的影响,从而获得比传统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更高的定位精度。仿真表明:在各种环境下,特别是非视距环境下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定位的精度,并且运算量增加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定位 校正因子 到达时间差 到达方向 非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定位算法线性化处理的抗NLOS的WLS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江华 李龙文 刘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6-819,共4页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AOA)混合定位算法中出现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混合定位算法中的非线性部分进行线性化处理的算法。同时针对该算法在实际信道中受非视距(NLOS)误差影响较大的情况,采用了利用测量值中含有的关于NLOS的... 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AOA)混合定位算法中出现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混合定位算法中的非线性部分进行线性化处理的算法。同时针对该算法在实际信道中受非视距(NLOS)误差影响较大的情况,采用了利用测量值中含有的关于NLOS的信息,对算法进行加权处理的改进方法,有效的降低了NLOS的影响,同时减少了由于非线性造成的误差过大的情况,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定位 到达时间差 到达 非视距误差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TDOA/AOA定位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俊奇 孟庆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235,249,共4页
在视距(LOS)环境下,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定位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而在非视距(NLOS)环境下,无法得到良好的定位效果。在非理想信道环境下,蜂窝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存在多径传输和NLOS传播的问题,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定位... 在视距(LOS)环境下,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定位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而在非视距(NLOS)环境下,无法得到良好的定位效果。在非理想信道环境下,蜂窝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存在多径传输和NLOS传播的问题,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定位精度。构建LOS和NLOS传播条件下的实际信道环境模型来研究信号的测量误差特性,利用贝叶斯推理的方法对AOA测量值进行估计,从而有效消除附加噪声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NLOS环境下,该算法的定位性能优于单纯的TDOA和TDOA/AO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 非视距 贝叶斯推理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