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众声喧哗的乌托邦——浅析小说《到灯塔去》的复调艺术
1
作者 沈迪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进行剖析,总结出了以对话哲学为核心的复调小说理论。《到灯塔去》采用人物主观的角度来叙事,主人公在与众多意识的交流对峙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构建。小说通过文本内外多元主体的对话探讨人物是如何在父... 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进行剖析,总结出了以对话哲学为核心的复调小说理论。《到灯塔去》采用人物主观的角度来叙事,主人公在与众多意识的交流对峙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构建。小说通过文本内外多元主体的对话探讨人物是如何在父权文化压制下探寻真实自我。此外开放式的结尾也给小说增添了不确定性,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对话性 独立性 未完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声嘈杂——《到灯塔去》的听觉叙事
2
作者 方传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对人物的听觉体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家将声音作为小说人物情绪表达的载体和情感传达的媒介。文本对声音的强调除了表明其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唤着人物的在场性。然而,听觉体验的复杂性在指明现实世界混乱的...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对人物的听觉体验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作家将声音作为小说人物情绪表达的载体和情感传达的媒介。文本对声音的强调除了表明其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唤着人物的在场性。然而,听觉体验的复杂性在指明现实世界混乱的同时也使得小说结构呈现出一种散乱的状态。人物对寂静与噪音的反思暗示了作家试图在混杂的声音景观中重新建立起稳定的小说结构与文本秩序。伍尔夫对噪音与沉默的处理不仅表明作家对于小说结构的艺术自觉,同时也展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在混乱中寻求秩序与意义的集体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听觉叙事 声音 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象征主义手法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时海 李永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49-50,共2页
《到灯塔去》是20世纪初意识流代表作品,通篇大量象征主义写作手法使其独具特色。作者伍尔夫在创作过程中忽略情节发展,以人物内心活动为核心,以人物所思所感的变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人生价值和意义。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 《到灯塔去》是20世纪初意识流代表作品,通篇大量象征主义写作手法使其独具特色。作者伍尔夫在创作过程中忽略情节发展,以人物内心活动为核心,以人物所思所感的变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人生价值和意义。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来描写情感和刻画人物性格,为读者呈现了人物内心的多元特征。本文简要解析小说《到灯塔去》中的意象,希望能为读者理解小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小说 儿子 象征意义 故事 莉丽 民间文学 拉姆齐夫人 航标灯 灯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音乐叙事技巧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雷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1-74,共4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浓厚的抒情特色不仅源于作者精湛的意识流写作技巧,更是文字叙述与音乐叙事珠联璧合的产物。本文从音乐叙事结构,意象的主导动机,节奏性语言和风景描写的听觉叙事这四个方面对小说的音乐叙事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浓厚的抒情特色不仅源于作者精湛的意识流写作技巧,更是文字叙述与音乐叙事珠联璧合的产物。本文从音乐叙事结构,意象的主导动机,节奏性语言和风景描写的听觉叙事这四个方面对小说的音乐叙事特色进行认知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音乐叙事 三部曲式 主导意象 声音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莉丽·布里斯科—《到灯塔去》中的新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渭菊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0-23,共4页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通过对分别代表"房间里的天使"和"独立的自由女性"的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科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与她同时代的女性莉丽在寻求自我和个性解放历程中的艰难与困惑:她不仅受到来自异...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通过对分别代表"房间里的天使"和"独立的自由女性"的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科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与她同时代的女性莉丽在寻求自我和个性解放历程中的艰难与困惑:她不仅受到来自异性的压迫和歧视,而且也受到来自"房间里的天使"们的阻力。伍尔夫所追寻的理想的女性是独立的、不依附于男性而又与男性和谐相处的新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房间里的天使 新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到灯塔去》中的父亲意象 被引量:4
6
作者 赖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弗吉尼亚.沃尔夫自传体小说《到灯塔去》中塑造的拉姆齐先生形象属于传统的天父意象。他关注事业,尽职养家。但与以地母意象出现的拉姆齐夫人相比,他与孩子们的关系却显得生硬而疏远。本文对拉姆齐先生的父亲意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他... 弗吉尼亚.沃尔夫自传体小说《到灯塔去》中塑造的拉姆齐先生形象属于传统的天父意象。他关注事业,尽职养家。但与以地母意象出现的拉姆齐夫人相比,他与孩子们的关系却显得生硬而疏远。本文对拉姆齐先生的父亲意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他最初的天父形象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后期转变所带来的与子女关系的转机,试图探讨出一种理想的家庭抚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天父 地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白视角下对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毛晋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Z期52-53,共2页
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灯塔"。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女作家,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敏锐的眼光和跳动的思维在小说《到灯塔去》中为... 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灯塔"。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女作家,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敏锐的眼光和跳动的思维在小说《到灯塔去》中为我们展现了她独特的"空白"创作美。本文将在空白的视角下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进行解读,对其中的文学价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空白 主题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诗学视角下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特征——从《到灯塔去》谈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伯利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6,共5页
维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独特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给常规读者的文本解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以心理空间理论为根基,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探讨了文本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特征,即物理空间背景化、心理空间层级化和回归越... 维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独特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给常规读者的文本解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以心理空间理论为根基,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探讨了文本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特征,即物理空间背景化、心理空间层级化和回归越级化等特征,旨在引导读者构建立体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充分领悟文本的深层主题内涵,提高文本的鉴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意识流小说 心理空间网络 到灯塔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小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31-32,共2页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代表作家。她将对女性的理解与思考都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使其彰显出理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她的代表作品《到灯塔去》中,对女性独立及价值评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小说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代表作家。她将对女性的理解与思考都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使其彰显出理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她的代表作品《到灯塔去》中,对女性独立及价值评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小说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观念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创作技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洁波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5-38,共4页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意识流作品。在该作品中,伍尔夫进行了小说技巧的创新。她熟练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从心灵意识片断把握人物的总体内心世界,同时将作者个人的意识和所塑造的人物心理相结合。在角色创造中,...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意识流作品。在该作品中,伍尔夫进行了小说技巧的创新。她熟练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从心灵意识片断把握人物的总体内心世界,同时将作者个人的意识和所塑造的人物心理相结合。在角色创造中,作者将人物角色背景进行清洗,通过角色的内心意识来塑造人物。同时,伍尔夫对作品进行了非个人化的叙述,把原本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凸显地丰满,进而揭露了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意识流 创作技巧 心灵 角色 非个人化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手法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X期23-25,共3页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作品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齐名。女性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要表达的主题,她采用了一种全新的...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作品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齐名。女性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要表达的主题,她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即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来为这一主题服务,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识流手法 间接内心独白 拉姆齐夫人 伍尔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柳淑娟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8-89,共2页
本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进行女性主义的文本解读,阐明《到灯塔去》是小说家伍尔夫在文学创作中对女性主义的有意识的运用。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到灯塔去》译本中的意象元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丽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X期77-78,共2页
《到灯塔去》这部小说是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女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意识流小说,全书以到灯塔去为线索展开叙述,再现了拉姆齐一家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意象因素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到灯塔去》在中... 《到灯塔去》这部小说是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女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意识流小说,全书以到灯塔去为线索展开叙述,再现了拉姆齐一家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意象因素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到灯塔去》在中国的影响很大,中文译本也随处可见,本文主要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来对小说译本中的意象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小说中各种意象的理解,同时,也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加深体会。拙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介绍《到灯塔去》小说的主要内容;二是介绍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窗";三是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岁月流逝";四是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灯塔";五是介绍视角下小说中的其他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象 弗吉尼亚·伍尔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隐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欣 王丹宇 《海外英语》 2010年第7X期186-187,共2页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从生态女性主义视阙下重读经典作品将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思路。伍尔夫在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大量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伍尔夫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呈现出丰富的内涵。该文通过...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从生态女性主义视阙下重读经典作品将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思路。伍尔夫在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大量隐喻的运用传达了伍尔夫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呈现出丰富的内涵。该文通过对小说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分析,以正确解读小说中所折射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隐喻 生态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一幅有声的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中载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5-29,共5页
现代派小说家杰出的代表人物吴尔夫 ,刻意追求小说的实验性和标新立异 ,写出了非传统主义的小说。她的小说《到灯塔去》 ,像一首诗 ,像一幅画 ,清新隽永 ,寓意深刻 ,像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 ,可供读者欣赏、品味 。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下《到灯塔去》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宏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X期47-48,共2页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认知能力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学领域也逐渐出现了反映认知语言学思想的文学作品,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蓬勃发展。许多作家利用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知识,通过...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认知能力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学领域也逐渐出现了反映认知语言学思想的文学作品,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蓬勃发展。许多作家利用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知识,通过文学写作手法,令文学作品更具逻辑性、系统性。本文以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长篇小说《到灯塔去》为例,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读者 伍尔芙 意识流小说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拉姆齐夫人 认知语言学 隐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理论下浅析《到灯塔去》中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江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Z期63-64,共2页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作品倡导带有隐喻与意识流风格的语言,其文风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笔者根据隐喻理论以伍尔夫《到灯塔去》为文本,探讨隐喻语言与叙述方式,揭示了书中主人公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伍尔夫把对人物的精神世界...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作品倡导带有隐喻与意识流风格的语言,其文风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笔者根据隐喻理论以伍尔夫《到灯塔去》为文本,探讨隐喻语言与叙述方式,揭示了书中主人公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伍尔夫把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写作为创作语言的重点,意识流的创作思维在和谐中构建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意识流小说 隐喻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到灯塔去》译本看作者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丽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Z期93-94,共2页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长篇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本文从《到灯塔去》的译本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作者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 到灯塔去 伍尔芙 翻译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到灯塔去》的叙事方法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凌岩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期35-36,共2页
作为一名为女性的地位和价值而奋斗终身的作家,弗吉尼·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通过运用区别于男性作家的叙事方法和技巧来体现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即采用双重视角叙事和象征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双重视角 象征 女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到灯塔去》管窥伍尔夫小说的诗意语言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灵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47-48,共2页
《到灯塔去》是英国现代杰出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到灯塔去》为例,深入探究这部以意识流闻名于世的作品的食性特征,但是她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并非仅此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文学作品诗意化做出了极具意义的尝试,... 《到灯塔去》是英国现代杰出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到灯塔去》为例,深入探究这部以意识流闻名于世的作品的食性特征,但是她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并非仅此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文学作品诗意化做出了极具意义的尝试,小说满含动人的诗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芙 到灯塔去 诗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