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鑫媛 武清霞 +2 位作者 苏娟萍 姚林红 任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7期80-83,86,共5页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FD脾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A组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对照B组给予温通刮痧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FD脾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对照A组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对照B组给予温通刮痧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患者胃电图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PSR)、主功率(DP)、主频率(DF)水平,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价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R、DP、D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指数(NDSI)、主症及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NDSI、主症及次症评分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NDLQI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A组(78.13%,25/32)和对照B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刮痧法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FD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升PSR、DP、DF水平,改善胃动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刮痧法 香砂六君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证 胃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全息刮痧法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黄疸38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利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1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经络全息刮痧法 慢性乙型肝炎 黄疸 拭督脉 膀胱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全息刮痧法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利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07年第9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患者 临床应用 经络全息 刮痧法 刮痧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AP护理模式探讨温针刮痧法对中风后抑郁(PSD)康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晓明 赵慧 +2 位作者 蒋冬梅 陈红 杨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IKAP护理模式联合温针刮痧法对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抑郁汉密尔顿(HAMD)评分>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2分的缺血性PSD患者1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 目的IKAP护理模式联合温针刮痧法对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抑郁汉密尔顿(HAMD)评分>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2分的缺血性PSD患者1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IKAP护理模式联合温针刮痧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及护理后依从性。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FAM上肢、FAM下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量表,血液流变学护理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AP护理模式联合温针刮痧法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促进神经恢复、缺血后PSD状况,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水平及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P护理模式 温针刮痧法 中风后抑郁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刮痧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肩痛的干预效果
5
作者 刘向力 徐婷 黄丽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温通刮痧法干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肩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伴痉挛性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和运动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通刮痧法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温通刮痧法干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肩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伴痉挛性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和运动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通刮痧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肩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简化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MBI、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刮痧法能有效缓解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肩痛症状,提升上肢运动能力,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痉挛性肩痛 偏瘫肩 温通刮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小儿感冒食滞症
6
作者 吴祖兰 张晓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4期183-,共1页
一般的刮痧方法是用磁碗口边、或光滑铜币、或用手蘸食油或水进行刮痧,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鸡蛋、银手镯等作为刮痧工具治疗小儿感冒夹食滞症的刮痧法.此法简便易行,价廉效著,且无痛苦,容易被患儿接受.此法系家传,用此法治愈过数十名患儿.... 一般的刮痧方法是用磁碗口边、或光滑铜币、或用手蘸食油或水进行刮痧,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鸡蛋、银手镯等作为刮痧工具治疗小儿感冒夹食滞症的刮痧法.此法简便易行,价廉效著,且无痛苦,容易被患儿接受.此法系家传,用此法治愈过数十名患儿.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 食滞 刮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对小儿积滞发热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玉 闫力 《国医论坛》 2014年第5期65-67,共3页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积,食积日久便会发热,再者儿童自我控制力和表达能力不够完善,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小儿食积导致的发热初期不易引起重视,日久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导致不良后果...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积,食积日久便会发热,再者儿童自我控制力和表达能力不够完善,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小儿食积导致的发热初期不易引起重视,日久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导致不良后果。提供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的外治护理方法已成为小儿发热临床护理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积滞 发热 刮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荨麻疹 被引量:1
8
作者 毛丽巧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9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刮痧法治疗 赤白游风 皮肤病 风疹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刮痧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慧芬 钟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通刮痧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 目的:观察温通刮痧法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通刮痧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P<0.05)。结论:温通刮痧法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刮痧法 颈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咳嗽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于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刮痧法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后溪穴配合傣医牛角刮痧法治疗落枕45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桂芬 何开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针刺后溪穴 落枕 治疗 牛角 傣医 刮痧法 2009年 刮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落枕28例
12
作者 周锡芳 杨中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作用机理 刮痧法 治疗 落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风寒感冒31例
13
作者 梁培民 《中国民间疗法》 1993年第1期10-10,共1页
风寒感冒是感冒的一种,是以恶风恶寒、鼻塞流涕、周身乏力、骨节疼痛为主症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84年以来用刮痧法治疗本患者31例,效果甚佳并有简单、易行等特点。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风寒感冒 刮痧法 鼻塞流涕 骨节疼痛 周身乏力 风寒束表 脉浮紧 卫分 阴邪 足太阳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14
作者 邵小伟 吴雪文 《中国民间疗法》 1994年第1期16-16,共1页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因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股前外侧下3分之二区产生感觉异常或疼痛等症状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我们使用中医传统的刮痧法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刮痧法治疗 股外侧皮神经炎 神经系统疾病 股前外侧 麻木疼痛 经络分布 感觉异常 临床症状 中医传统 局部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疗法疗效调查分析
15
作者 王柳 党辉 +2 位作者 徐利 崔菲菲 杨现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刮痧 疗效调查 循经走穴刮痧法 中医治疗学 中医理论 学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氏砭法刮痧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玉娟 李春美 +5 位作者 刘秀银 陆源南 欧阳春 盘清梅 周皓 郑盛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李氏砭法刮痧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的疗效及患肢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58例脑卒中后CRP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 目的观察李氏砭法刮痧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的疗效及患肢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58例脑卒中后CRP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患侧上肢动、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2%高于对照组的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54.05±10.16)分、FMA评分(57.38±10.48)分高于对照组的(40.23±8.72)、(44.07±10.31)分,VAS评分(3.47±0.53)分低于对照组的(6.03±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侧上肢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肱静脉、尺静脉、桡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肱动脉、肱静脉、尺静脉、桡静脉血流速度较本组治疗前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尺动脉、桡动脉血流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患侧上肢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肱静脉、尺静脉、桡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氏砭法刮痧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CRPS患者的患肢血流速度、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脑卒中 李氏砭刮痧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治疗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经升琴 徐君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刮痧治疗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刮痧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评价刮痧治疗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刮痧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半随机对照试验(CCT)、队列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筛选员进行独立评价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纳入文献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刮痧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81,95%CI:3.13~7.40,P<0.01);刮痧组24、48、72 h体温恢复率均较对照组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3.36,95%CI:1.95~5.81,P<0.01;OR=4.92,95%CI:2.82~8.57,P<0.01;OR=3.42,95%CI:1.29~9.05,P=0.01);刮痧组退热的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30,95%CI:-2.57^-0.04,P=0.04)。结论刮痧能有效降低外感发热患者体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法 外感热病 META分析 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天晨 庞向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4期116-118,共3页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肌力减退及肩部活动范围受限的常见骨科疾病。大量研究指出,中医疗法对于小范围撕裂和退行性肩袖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该文主要对近年中医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肌力减退及肩部活动范围受限的常见骨科疾病。大量研究指出,中医疗法对于小范围撕裂和退行性肩袖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展开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该文主要对近年中医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肩袖损伤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筋伤 肩痹 针刺疗 推拿疗 外洗 药物贴敷 刮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