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益衡量方法的司法适用思考——基于274份裁判文书的考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房广亮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我国司法界对利益衡量方法给予了较高关注并在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其司法适用呈现出案件数量上升、案件类型较为集中、案件涉及地域较广的现状。从简单案件中的主动适用到疑难案件的被动适用、从追求正义的能动性到结果导向的妥协性、... 我国司法界对利益衡量方法给予了较高关注并在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其司法适用呈现出案件数量上升、案件类型较为集中、案件涉及地域较广的现状。从简单案件中的主动适用到疑难案件的被动适用、从追求正义的能动性到结果导向的妥协性、从基于前见的初步判断到基于规则的结果证成,这些特点同时存在,彰显了司法能动主义和克制主义的双重功效。利益衡量方法的司法适用有着基本的目标追求,实质判断阶段应追求现有法制框架内最大的正义,实现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平衡;结果证成阶段应追求衡量判决的最大可接受性,实现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法性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衡量方法 司法适用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的利益衡量方法及其运用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尤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共8页
利益衡量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裁判方法,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运用利益衡量方法,能为类案提供某种客观的标准,实现“同案同判”。目前,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在平衡具体利益、逻辑步骤与操作方法等方面有着详细的阐述,可为... 利益衡量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裁判方法,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运用利益衡量方法,能为类案提供某种客观的标准,实现“同案同判”。目前,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在平衡具体利益、逻辑步骤与操作方法等方面有着详细的阐述,可为司法活动提供审判的模板。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具有合理解释法律、解决法律冲突、弥补法律漏洞等功能。但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运用利益衡量方法时存在宏观思维定位缺失、利益标准不清晰等要素缺陷、说理不充分和异议表达制度有瑕疵的说理缺陷等。为此,未来发布的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应在明确利益衡量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利益衡量要素、加强判决文书中利益衡量的说理等,为规范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中的利益衡量作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纠纷 指导性案例 利益衡量方法 运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司法克制主义立场的利益衡量操作规则 被引量:8
3
作者 郑金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疑案仍然是困扰现代司法的最大难题之一"。与其他法律方法相比,利益衡量在疑难案件的审判中有独到的优势,几乎成为这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必用的一种方法,甚至被视为法官能否作出正确裁判的关键所在。就此而言。
关键词 利益衡量 疑难案件 法官 法律工作者 司法克制主义 操作规则 司法能动主义 利益衡量方法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