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Z期60-62,共3页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表达表现为释放不满情绪、胁迫基层行政机构和触碰法律规范三种方式,意图主要在于唤起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其他人或他群的社会认同,激发集体行动,向政治系统施压,使政府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其利益表达取向在于寻求政...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表达表现为释放不满情绪、胁迫基层行政机构和触碰法律规范三种方式,意图主要在于唤起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其他人或他群的社会认同,激发集体行动,向政治系统施压,使政府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其利益表达取向在于寻求政府利益补偿和社会支持,影响政府制定政策并强化政策执行力,强制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行为策略既有理性选择,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或二者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利益表达方式 利益表达取向 利益表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经济行为的政府管制
2
作者 张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28,共3页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利益群体。其特征是他们总是将自己劳动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心理。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发现:...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利益群体。其特征是他们总是将自己劳动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心理。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发现:他们为了从地方政府获得较多的经济补偿,会产生与之讨价还价的重复博弈或者谋取占优策略。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依法依规、维护公共利益和强制执行的原则,规制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消解其"相对剥夺感"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相对剥夺感心理 参照群体 博弈 政府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