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VN的EPC项目价值共创行为网络分析及驱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琴 宋洁茹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EPC项目的实施涉及多方主体,从全过程和多元主体角度对建筑领域EPC项目各方主体的关系及其价值共创行为(VCCB)进行研究探索,是实现项目价值、充分发挥EPC模式优势的一种有效路径。由此,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VN)分析方... EPC项目的实施涉及多方主体,从全过程和多元主体角度对建筑领域EPC项目各方主体的关系及其价值共创行为(VCCB)进行研究探索,是实现项目价值、充分发挥EPC模式优势的一种有效路径。由此,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VN)分析方法,以采用设计单位牵头的设计施工联合体模式的EPC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价值共创行为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传递与交换情况,构建了包含五类价值共创行为、六类利益相关者和70条价值流的VCCB-SVN定性模型,基于此进一步对模型量化,从而确定了关键行为、关键价值路径以及各类价值共创行为的执行效果。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EPC项目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路径及相应对策建议,为实现建筑领域EPC项目的价值共创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项目 价值共创行为 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 驱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重大工程数字价值创造协同机制——基于SVN方法
2
作者 徐晟 侯雅馨 李想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共9页
数字化背景下,各参与主体协同创造数字价值有助于推动重大工程的转型升级。然而,现有研究对多主体协同行为视角下的数字价值创造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VN)方法,构建了包含6个主体、7种协同行为及112条协同行为流的... 数字化背景下,各参与主体协同创造数字价值有助于推动重大工程的转型升级。然而,现有研究对多主体协同行为视角下的数字价值创造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VN)方法,构建了包含6个主体、7种协同行为及112条协同行为流的CB-SVN模型,识别了关键主体、关键协同行为流及驱动路径,分析了协同行为作用效果及各主体价值创造能力,揭示了重大工程数字价值创造的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表明:业主、施工总承包商和设计单位是关键主体,信息共享行为和联合工作行为是关键协同行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行为的作用效果较差,各主体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本研究为重大工程数字价值创造协同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推动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价值创造 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 协同机制 重大工程 协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N的BIM技术应用价值流及驱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乐云 郑弦 +2 位作者 李永奎 卢昱杰 白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突破性创新技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BIM采纳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方还未完全意识到BIM应用带来的...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突破性创新技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BIM采纳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方还未完全意识到BIM应用带来的增值效应,亟需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分析各方在BIM应用中获得的价值。由于BIM应用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价值理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takeholder Value Network,简称SVN)等相关方法,提出了BIM技术应用的利益相关者识别、价值流量化、价值路径搜索和价值获取能力分析等方法。以采用DBB交付模式和咨询辅助模式的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七类利益相关者和95条价值流的BIM-SVN定量网络,得到了驱动BIM应用的最关键价值路径,通过将SVN模型与传统模型对比,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获取能力综合评价并得到了各方的BIM应用策略。本研究对SVN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各方对BIM价值的系统认识,并为BIM驱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 政府投资项目 驱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