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益政治实践范式:利益和谐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4,共4页
利益政治实践的三种理论范式即马克思主义制度生产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决定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和谐论分别对制度产生的本质、制度变迁的规律及新阶段制度发展应具有的着力点进行了论述,这些制度理论范式的发展性,明示着一个结论... 利益政治实践的三种理论范式即马克思主义制度生产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决定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和谐论分别对制度产生的本质、制度变迁的规律及新阶段制度发展应具有的着力点进行了论述,这些制度理论范式的发展性,明示着一个结论:制度资本是利益政治实现利益和谐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政治 实践范式 利益和谐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政治与政治利益的辩证关系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思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利益政治是对政治的根本把握,是政治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概念。而政治利益是与其紧密联系又迥然不同的范畴。从政治利益的发展过程及利益政治的生成形态梳理二者的联系,一条十分清晰的事实逻辑就呈现出来:政治利益是利益政治的原因,... 利益政治是对政治的根本把握,是政治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概念。而政治利益是与其紧密联系又迥然不同的范畴。从政治利益的发展过程及利益政治的生成形态梳理二者的联系,一条十分清晰的事实逻辑就呈现出来:政治利益是利益政治的原因,利益政治是政治利益发展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政治 政治利益 权利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利益政治到规则政治:城镇化过程中基层治理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雪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4,共7页
尽管国家极力在为城镇化开发制定约束性规则,但从根本上说主导城镇化基层治理场域的是利益政治逻辑而非规则政治逻辑。这首先源自城镇化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它是包含着多重任务的复杂系统,而且各环节间都充斥着利益分配的纠纷和较量... 尽管国家极力在为城镇化开发制定约束性规则,但从根本上说主导城镇化基层治理场域的是利益政治逻辑而非规则政治逻辑。这首先源自城镇化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它是包含着多重任务的复杂系统,而且各环节间都充斥着利益分配的纠纷和较量,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为相关行动者的讨价还价提供了动力和空间;其次是由社会转型阶段的制度特征所致。改革中变动不居的制度、文本与实践的背离以及体制内创新、试错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则的社会化过程且削弱了规则应有的指导与约束功能。城镇化在基层场域内的权力较量与利益争夺看似无序,但各方行动主体都在理性选择行动策略、重塑其行为准则,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预期结果,例如村民民主意识的生成、集体经济以非传统的"自组织"形式对基层社会进行再组织等,原本虚弱而破碎的社会在这过程中表现出缓慢的自我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基层治理场域 规则政治 利益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利益集团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 被引量:27
4
作者 汪永成 黄卫平 程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1,共7页
社会利益集团不断形成并进入政治过程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行政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集团政治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对各利益集团的调控能力、整合能力... 社会利益集团不断形成并进入政治过程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行政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集团政治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对各利益集团的调控能力、整合能力和自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利益主体组织化 利益集团政治 政府能力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志方 李瑾瑾 曾辉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8,共17页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的288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政治(政府层级)和经济利益相关者(竞争者、消费者、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的288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政治(政府层级)和经济利益相关者(竞争者、消费者、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政府层级与股东压力有显著的替代效应,政府层级与债权人压力有显著的互补效应,但政府层级与消费者压力之间的交互效应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竞争者压力之间的交互效应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绩效 政治利益相关者 经济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利益集团政治的产生动因、基本特征和主要缺陷 被引量:5
6
作者 施雪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不仅社会利益集团组织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府和政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西方现代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参与的空间。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不仅社会利益集团组织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府和政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西方现代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参与的空间。现代集团政治出现了政治活动范围大为扩展,通过政党政治来进行利益表达,从多元政治走向中庸政治或保守政治,使政治更趋制度化、规则化等基本特征。然而,现代集团政治也有加剧政党政治"衰败"、使多元政治走向寡头政治、跨国性集团政治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等主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利益集团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利益的权衡——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石油管线风波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晶 孙永祥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29,共4页
俄罗斯近年来积极的能源外交颇为引人注目:俄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能源合作迅速发展,俄美能源对话和合作得到明显推进,俄与欧盟能源合作进一步扩大,俄日能源合作取得近20年来零的突破,而俄中能源合作却看似充满变数.
关键词 俄罗斯 能源 外交政策 经济一体化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战略性活动中的政治行为与利益 被引量:3
8
作者 卫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现代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作为企业战略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对企业的战略性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CI、研究与开发、一体化、国际化等战略性活动出发,分析了企业战略性活动中的政治行为和利益。这将有助于深入地分析政府与企业之... 现代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作为企业战略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对企业的战略性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CI、研究与开发、一体化、国际化等战略性活动出发,分析了企业战略性活动中的政治行为和利益。这将有助于深入地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战略 政治行为 政治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利益视角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在政治领域表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究其根源,除了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这个主源外,还有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民主法制建设滞后、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次源。正确处理政治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大力发... 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在政治领域表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究其根源,除了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这个主源外,还有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民主法制建设滞后、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次源。正确处理政治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利益主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 人民内部矛盾 政治参与 权力异化 利益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嵌入与制度效能:提升制度执行力的行动主义路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振明 黄子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制度执行力体现在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等制度建构行动中。利益是贯穿制度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检视制度执行力的重要视角。具体而言,政治利益是制度执行的合法性前提,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是影响制度执行的基础环境,追求利益平衡是... 制度执行力体现在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等制度建构行动中。利益是贯穿制度执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检视制度执行力的重要视角。具体而言,政治利益是制度执行的合法性前提,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是影响制度执行的基础环境,追求利益平衡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实现形式。在制度实践中,制度实现要充分关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消解利益关系形成的多重制度困局,利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消解多重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利益共谋现象。为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制度效能,必须维护政治利益的公共性,实现制度公平公正;协调多方利益关系,营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建构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执行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制度执行力 政治利益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通胀的成因:基于政治利益交换视角的解读
11
作者 黄瑞宝 马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现有的"恩格尔系数—输入性通胀引发论"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差异引发论,对于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利益交换"概念出发,通过构建包括富人阶层(利益集团)、... 现有的"恩格尔系数—输入性通胀引发论"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差异引发论,对于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利益交换"概念出发,通过构建包括富人阶层(利益集团)、穷人阶层和执政党的三方博弈模型,在理论上得出一国长期通胀率会随基尼系数增加而呈现倒U型的结论。并通过三个组别(共34个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模型进行了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游说和寻租行为是诱发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通胀 政治利益交换 国民财富分配 寻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
12
作者 钱守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毛泽东在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时,除强调在经济上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外,又注意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毛泽东在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时,除强调在经济上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外,又注意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实行民主政治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调动农民参与政治建设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农民 政治利益 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生成与社会环境创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政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102,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利益生成于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同一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者在传授过程中将自身力量外化至受教育者,实现主体客体化是获得利益;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将来自教育者的客体事物,经过自己的选择、加工使之成为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利益生成于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同一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者在传授过程中将自身力量外化至受教育者,实现主体客体化是获得利益;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将来自教育者的客体事物,经过自己的选择、加工使之成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主体性的东西,实现客体主体化也是获得利益。利益的生成受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影响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审视新时代人的利益生成的机遇与挑战,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出发,着眼于人的利益的实现和发展,既按照外部环境建设要求创造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新的内部环境,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反作用于外部利益环境的利益功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生成的目的。而这样一个环境创造与优化的过程,正是各方面利益主体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发展、价值完善和功能拓展的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 利益生成 利益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与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奥利格.西多罗夫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基于共同面临安全威胁的考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阻止冲突范围扩大(阿富汗内战),以及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国元首于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 基于共同面临安全威胁的考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阻止冲突范围扩大(阿富汗内战),以及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国元首于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地缘政治利益 打击恐怖主义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安全威胁 阿富汗内战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地区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利益:多重面相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德敏 张旭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任何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认定,但在任何给定的政治共同体中,“什么是公共利益”却又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又关乎政治生活本身。早期政治哲学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在精英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对话两种模... 任何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认定,但在任何给定的政治共同体中,“什么是公共利益”却又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又关乎政治生活本身。早期政治哲学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在精英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对话两种模式之间分野,但又都共同地对单纯数量聚合的原则进行了批评和否定。现代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使得多数决成为无法完全绕过的方法,更广义的聚合理论也构成了现代社会理解公共利益的主流范式之一。协商理论对聚合理论的批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多数原则的批评和对理性对话的强调,但它同时也具有现时代的独特性,如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关注和对开放性的要求等。后结构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更倾向于批判性地反思“公共利益”之“公共性”本身,特别是强调其中的支配甚至暴力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利益政治 聚合理论 协商理论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为什么需要政治
16
作者 宋衍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3,共4页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观是以暴力冲突为特征的,通过强制力来整合政治冲突是政治系统的主要表现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观则是以非暴力方式整合政治冲突为主要特征,运用软力量整合政治体系的矛盾是其主要表现形态。因此,传统政治不承认政治冲... 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观是以暴力冲突为特征的,通过强制力来整合政治冲突是政治系统的主要表现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观则是以非暴力方式整合政治冲突为主要特征,运用软力量整合政治体系的矛盾是其主要表现形态。因此,传统政治不承认政治冲突的合法性,而现代政治则承认政治冲突的合法性。两者的分野在于是否承认政治冲突,是否承认政治冲突的制度化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合作主义 社会契约论 利益政治 民主政治 冲突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政治化论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桂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文从体育政治化现象分析,认为体育与政治不是一对矛盾体,体育政治化有其必然性。体育政治化是政治的衍生物,借体育行为对相关政治问题进行说明、对峙、要挟、推进,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获得相应的政治利益。
关键词 政治 体育政治 政治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群鹏 程松松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从双元合法性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政府、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等在内的多重利益相关者框架,分别探讨政治利益相关者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在独立和交互效应下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基于2009—2014年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的732个A股样本企业... 从双元合法性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政府、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等在内的多重利益相关者框架,分别探讨政治利益相关者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在独立和交互效应下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基于2009—2014年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的732个A股样本企业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联结水平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经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认知水平正向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政府联结与市场环境认知交互对环境信息披露产生积极的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相关者 经济利益相关者 环境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美国在台湾的利益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锦山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0,共4页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台湾省 中美关系 两岸关系 政治利益 外资利益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诉求——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伟国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20,共5页
自1975年中欧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演变总体上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是越来越有利的。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并于1985年5月在原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又签... 自1975年中欧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演变总体上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是越来越有利的。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并于1985年5月在原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又签订了《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双方同意在工业、农业、科技、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经济贸易政策 中国 经济利益 政治利益 反倾销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