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整理中农民利益受损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9-56,共8页
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给农户带来的利益受损状况、受损类型、农民利益受损后的期望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并以耕地被占用损失为例,运用多元有序选择模型估计耕地被占用损失的受偿方式和受偿... 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给农户带来的利益受损状况、受损类型、农民利益受损后的期望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并以耕地被占用损失为例,运用多元有序选择模型估计耕地被占用损失的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受损类型包括耕地被占用、耕地质量降低、田块分割、祖坟迁移、青苗损失、房屋拆迁、塘堰被填和宅基地减少;不同的利益受损类型,农民愿意接受的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差异较大;家庭总人口、村干部身份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影响耕地被占用补偿方式的选择,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别在1%、15%的显著性水平上影响耕地被占用补偿标准的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土地管理部门的补偿政策调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民利益 利益受损 受偿意愿 受偿额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邵传林 裴志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4期31-35,共5页
如何通过完善农地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事关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机理进行剖析发现,集体土地产权模糊、产权缺乏排他性、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益性用地界限不清等制度性因素... 如何通过完善农地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事关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机理进行剖析发现,集体土地产权模糊、产权缺乏排他性、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益性用地界限不清等制度性因素共同促成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因此,有效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就要从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改革入手,明晰集体土地产权、赋予农民长期的承包经营权、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的界限、构建多层次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农地制度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Z期60-62,共3页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表达表现为释放不满情绪、胁迫基层行政机构和触碰法律规范三种方式,意图主要在于唤起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其他人或他群的社会认同,激发集体行动,向政治系统施压,使政府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其利益表达取向在于寻求政...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利益表达表现为释放不满情绪、胁迫基层行政机构和触碰法律规范三种方式,意图主要在于唤起具有相对剥夺感的其他人或他群的社会认同,激发集体行动,向政治系统施压,使政府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其利益表达取向在于寻求政府利益补偿和社会支持,影响政府制定政策并强化政策执行力,强制疏通利益诉求渠道。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行为策略既有理性选择,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或二者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利益表达方式 利益表达取向 利益表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经济行为的政府管制
4
作者 张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28,共3页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利益群体。其特征是他们总是将自己劳动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心理。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发现:...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利益群体。其特征是他们总是将自己劳动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心理。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发现:他们为了从地方政府获得较多的经济补偿,会产生与之讨价还价的重复博弈或者谋取占优策略。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依法依规、维护公共利益和强制执行的原则,规制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的经济行为,消解其"相对剥夺感"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相对剥夺感心理 参照群体 博弈 政府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芳尚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8期75-77,共3页
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利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能不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 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利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能不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基本表现及其原因,对如何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原因分析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需要形成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
6
作者 张维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共1页
尊重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并对改革中既得利益受损阶层予以补偿,这是一个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即使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体制下的新既得利益者,如果改变这种体制时,预期有人会受到损失,也可能要考虑补偿。
关键词 利益补偿机制 改革 既得利益 利益受损 体制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分业”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42-43,47,共3页
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正在推行“渐进式的医药分业”政策,目标是将药品价格总体下降26%~30%,将每年469亿元~547亿元的药品毛利化作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幅度,以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按物价指数逐年调整。但在现有条件下执行这一... 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正在推行“渐进式的医药分业”政策,目标是将药品价格总体下降26%~30%,将每年469亿元~547亿元的药品毛利化作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幅度,以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按物价指数逐年调整。但在现有条件下执行这一政策,表面上医疗机构是直接的利益受损者,但事实上广大的药品消费者或支付者将为之埋单而成为利益受损者,药品生产者和流通渠道才是这一政策的真正受益者,政府也将面临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或增加医疗机构补偿的两难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 医药分业 利益受损者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公平感的形成机制:基于职业群体的双重比较理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煜 朱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5,共9页
微观公平感指的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收入所得是否公平合理。既有研究提出了"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人们会参照他人来形成对自己收入是否公平的判断,却未能澄清人们如何选择参照群体,以及相应的微观公平感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新涂尔... 微观公平感指的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收入所得是否公平合理。既有研究提出了"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人们会参照他人来形成对自己收入是否公平的判断,却未能澄清人们如何选择参照群体,以及相应的微观公平感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新涂尔干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职业群体参照理论",强调"职业"构成了群内与群际比较的参照边界。具体而言,人们通过双重比较过程形成自己的微观公平感判断,一方面将自己与同职业的其他从业者进行比较,形成"个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另一方面则会将本职业群体与其他职业群体进行比较,形成"群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进而整合为个体的微观公平感认知。而且,当人们判断个体利益与本职业群体利益均受损时,会产生加乘效应,加剧恶化人们的微观公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公平感 个体利益受损 群体利益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及其规范化途径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斌成 韦雪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58,共5页
网络群体事件是伴随着网络迅猛发展而在近年出现的一种网络现象,它是部分利益受损群体或网民利用网络围绕某一主题或利益事件,采取网络聚集、围观、声援或人肉方式制造社会舆论,影响事件进程或结果的传播活动;
关键词 网络现象 群体事件 舆论引导 利益受损 社会舆论 传播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阳 王永士 +2 位作者 郭安斌 张志民 祁国宾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逐步实施,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逐步活跃,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实践证明,《种子法》的实施对规范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可靠的法律保证,确保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逐步实施,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逐步活跃,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实践证明,《种子法》的实施对规范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可靠的法律保证,确保了我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打破了我国种业长期以来画地为牢、垄断经营的局面,一大批农业科研单位和民营种子企业伴着《种子法》实施的东风,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我国种业市场上,为种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迅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多年的生产、经营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利益受损 执法 繁殖器官 《种子法》 种子管理部门 种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新理念:从社会责任到社会资本 被引量:20
11
作者 易开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社会资本 生态环境污染 经济学界 稳定增长 利益受损 社会秩序 差距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卫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6-5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逐渐定型化,社会的机会配置方式和配置结构逐渐出现了封闭的趋势。这种封闭表面上并没有像以前的身份制那么僵硬、那么条文化,它的表现形式更为隐秘,但是这种封闭机制却更为牢固,更加难以逾越。为何...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逐渐定型化,社会的机会配置方式和配置结构逐渐出现了封闭的趋势。这种封闭表面上并没有像以前的身份制那么僵硬、那么条文化,它的表现形式更为隐秘,但是这种封闭机制却更为牢固,更加难以逾越。为何阶层出现封闭,从底层向上的流动出现了哪些新趋势?一些群体的流动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流动 中国 利益受损 弱势阶层 资本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走进关注公平新时代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功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8-58,共1页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中国社会 公平问题 不公平感 利益受损者 价值判断 经济增长 受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上访的无奈
14
作者 李昌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22,共2页
上访者和基层政府利益链 这一环节的利益链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益受损百姓的维权之举。原国家信访局长曾疾呼:来京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80%以上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基层应该解决... 上访者和基层政府利益链 这一环节的利益链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益受损百姓的维权之举。原国家信访局长曾疾呼:来京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80%以上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但地方政府没有提供应有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上访 无奈 基层政府 群众信访 利益受损 地方政府 利益 上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15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周小亮撰文《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指出,过去30多年的体制改革使中国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各利益阶层承担的改革成本和占有的改革成果不同,故导致了利益冲突的出现,收入分配差异过大。下一步的改革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协调由更... 周小亮撰文《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指出,过去30多年的体制改革使中国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各利益阶层承担的改革成本和占有的改革成果不同,故导致了利益冲突的出现,收入分配差异过大。下一步的改革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协调由更深刻的利益结构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上的矛盾。要想使改革不偏离规范的、法治的市场经济方向,需要政府对改革中的公正性有足够的重视,使改革中感到相对利益受损者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使改革重新获得民众尤其是广大普通工人农民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格局 居民 优化 体制改革 利益阶层 收入分配差异 社会各阶层 利益受损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改革动力消耗因素
16
作者 姜志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20,共1页
按照力学原理,力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阻力、消耗、连贯性等因素影响。对于改革来说,改革的动力机制要有效发挥作用,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而事实上改革在这些方面已经遇到了难题。 第一,阻力来源多样化,且隐蔽性强。改革的阻力,除... 按照力学原理,力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阻力、消耗、连贯性等因素影响。对于改革来说,改革的动力机制要有效发挥作用,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而事实上改革在这些方面已经遇到了难题。 第一,阻力来源多样化,且隐蔽性强。改革的阻力,除了利益受损者、利益集团的正面抵抗外,还有很多隐蔽性更强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消耗 改革 利益受损者 力学原理 运行过程 因素影响 利益集团 隐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拾得物该不该返还
17
作者 李文成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3期44-44,共1页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们在去城里拉货的路上,不慎将一包布匹丢失.后来得知是被公路边居住的刘某拾去,于是我们拿了一些礼品到刘某家索要,可是刘某拒不交出货物,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既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要想把货物取走,至少也得给...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们在去城里拉货的路上,不慎将一包布匹丢失.后来得知是被公路边居住的刘某拾去,于是我们拿了一些礼品到刘某家索要,可是刘某拒不交出货物,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既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要想把货物取走,至少也得给我2000元."请问,刘某的这种要求合法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当得利纠纷 《民法通则》 得利人 利益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借鉴与我国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15
18
作者 廖红丰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发达国家和地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经验,借鉴其经验。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借鉴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借鉴与我国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红丰 《经济前沿》 2005年第10期28-31,共4页
文章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发达国家和地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借其经验,对我国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借鉴 建设 失地农民问题 发达国家 政策 失地农民利益 城市化进程 建议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害怕将信息真面目示人
20
作者 曹鹏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8-39,共2页
那些"信息公开恐惧症"患者们究竟在害怕什么呢?害怕人民的耳目,害怕法律的制裁,还是害怕党政体系的规约?也许兼而有之。但最终的最终,我想他们是在担心利益受损。
关键词 信息公开 利益受损 既得利益 恐惧症 患者 人民 制裁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