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金字塔型控股结构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害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超 王亮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59,68,共4页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现象。大股东通过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获得超额控制权,并"挖空"上市公司的资源,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考虑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型控股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大股东利益侵害行为模...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现象。大股东通过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获得超额控制权,并"挖空"上市公司的资源,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考虑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型控股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大股东利益侵害行为模型,系统探讨了影响利益侵害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制约大股东"隧道挖空"行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挖空 金字塔型控股 利益侵害 大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模式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晖 赵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制约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有不同的模式。在英美模式中,为了防止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要求大股东 持有的是流通股,其具备的条件是发达的股票市场和股东分散持股;在德日模式中,为了防止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 益,也要求大股东持有的是流通... 制约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有不同的模式。在英美模式中,为了防止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要求大股东 持有的是流通股,其具备的条件是发达的股票市场和股东分散持股;在德日模式中,为了防止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 益,也要求大股东持有的是流通股,其具备的条件是有来自健全的债权人的有效监管。中国股市目前并不具备英 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发挥作用的条件,为降低大股东对小股东侵害的程度,应该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加快中国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在未解决股权分置时可采取类别股东表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大股东 利益侵害 债权人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法益观新论——以利益与法律的关系为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泽史 张鼎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9,共13页
二元法益观以法益发生的流程与环节为视角证明了以下几点:法益的基本要素——利益要素与规范要素,法益的基本性质——法益的利益性质与法益的规范性质,法益的基体类型——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法益的基本标准——法益判断基准的社会客观... 二元法益观以法益发生的流程与环节为视角证明了以下几点:法益的基本要素——利益要素与规范要素,法益的基本性质——法益的利益性质与法益的规范性质,法益的基体类型——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法益的基本标准——法益判断基准的社会客观性与法益的可侵害性,刑法法益概念的实质——基于国民普遍认可的利益具有可侵害性,法律通过对侵害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来保护利益的目的与方式之结合。这一新法益观推导出实质违法性乃在于满足构成要件的行为具有利益侵害性与行为规范违反性,行为不具有行为规范违反性时,则利益侵害不归责于禁止行为而不具有实质违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利益侵害 规范违反性 二元违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管视角的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文华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40,共6页
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的核心。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发育,各种侵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还相当严重。本文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监管视角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 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的核心。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发育,各种侵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还相当严重。本文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监管视角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侵害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修改相关法规、改善执法环境、加强监管执行力等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中小投资者 利益侵害 投资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突发危机事件中虚假信息治理的公益诉讼理念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堂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8,共13页
突发危机事件的虚假信息经由网络平台传播的规模性现象亟待治理,该类信息之所以成为法律治理难点,一源于该类虚假信息的特定属性,即于公法或私法而言其法益侵害的非显著性或法益侵害类型的模糊性。二源于治理传统媒体高效能的行政监管... 突发危机事件的虚假信息经由网络平台传播的规模性现象亟待治理,该类信息之所以成为法律治理难点,一源于该类虚假信息的特定属性,即于公法或私法而言其法益侵害的非显著性或法益侵害类型的模糊性。二源于治理传统媒体高效能的行政监管策略因为各类平台、自媒体“组织人”身份解构而显得治理效果相当有限。就消费权益维权思路而言,网络媒体运营者传播此类虚假信息所致利益侵害的微量、无感及举证不便,使得用户的私益诉讼不具可救济性。民事公益诉讼的恰当性即在于有效地将被侵害的分散的利益“聚微为重”并有助于将民众所享有的、模糊且不确定的民事基本权利转换成清晰可见的现实诉权。作为民事公益诉讼补充的行政公益诉讼以净化网络生态为诉求利益,改变过度依赖公法治理的单一途径。司法追责应区分相关主体过失或故意的过错,并结合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动机及类型,合理确定责任轻重与可合理免责问题。民事公益诉讼应强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及其地方机构的适格主体身份与诉讼意识,行政公益诉讼以检察机关为主体需合理分配并细化证明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危机事件 虚假信息治理 利益侵害 公益诉讼 行政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召陵区扎实推进“三清”专项整治工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成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4期64-64,共1页
为彻底解决漯河市农村集体产权处置中不合法、不公平、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少数人侵占集体资产资源、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化解部分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召陵区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三清”(清理合同、清查资产... 为彻底解决漯河市农村集体产权处置中不合法、不公平、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少数人侵占集体资产资源、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化解部分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召陵区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三清”(清理合同、清查资产、清收欠款)专项整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资产 统筹规划 三清 专项整治 侵害群众利益 扎实推进 漯河市 突出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