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初探以湖南省汝城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申海建 铁柏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56-158,共3页
以汝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目标线性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 以汝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前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运用多目标线性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等级划分,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 湖南省 汝城县 CASE LAND Use ENVIRONMENTAL Impact 线性求和法 敏感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评价结果 利用过程 环境问题 等级划分 数据为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防洪功能泡沼蓄洪风险识别与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士国 王雪妮 刘建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7,共4页
针对洪水具有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且洪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必不可少,在分析平原地区泡沼蓄洪利用过程的基础上,对泡沼蓄洪的主要风险因子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二维泡沼蓄洪风险估算模型,并以白城市茨勒泡在7、8月间的蓄洪为例,计算... 针对洪水具有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且洪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必不可少,在分析平原地区泡沼蓄洪利用过程的基础上,对泡沼蓄洪的主要风险因子进行了识别,建立了二维泡沼蓄洪风险估算模型,并以白城市茨勒泡在7、8月间的蓄洪为例,计算了不同蓄洪量所对应的风险率。结果表明,茨勒泡在7、8月间蓄洪风险的等级基本上为轻险。为制定泡沼在适宜时机引蓄适当洪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功能 蓄洪量 风险识别 水资源利用过程 双重属性 平原地区 理论依据 估算模型 风险因子 风险研究 风险率 等级基 白城市 灾害 水具 结果 计算 基础 分析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利民 郭中小 +2 位作者 龙胤慧 郭凯 廖梓龙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地下水位是维系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地下水位又同时受到干旱区气候变化因素、植被特征因素及土壤理化性质因素的影响。在评述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水位概念的发展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地下水生态水位变化影响因素方面所... 地下水位是维系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地下水位又同时受到干旱区气候变化因素、植被特征因素及土壤理化性质因素的影响。在评述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水位概念的发展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地下水生态水位变化影响因素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在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领域的主要计算方法,进而结合干旱区在生态水文地质领域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生态水位 干旱区生态系统 植被吸收和利用地下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 被引量:204
4
作者 杨林章 施卫明 +3 位作者 薛利红 宋祥甫 王慎强 常志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系统总结归纳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提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总结提炼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即源头减量...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系统总结归纳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提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总结提炼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即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和生态修复(Restore),阐述了"4R"理论的具体技术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结合"十一五"水专项,在直湖港小流域龙延村进行了"4R"理论的具体工程设计和应用。工程实践证明,"4R"理论指导下的龙延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核心示范区TN入河量削减率为47.5%。支浜朱家浜水质明显改善,提升了1~2个等级,其中TN平均降幅达70.2%,NH4-N平均下降84.1%(由2.66~5.33mg·L-1降至0.29~1.28mg·L-1),CODMn平均降幅55.7%(由9.60~15.6mg·L-1降至4.52~7.7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 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生态修复的4R理论 工程应用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elting chlorination method applied to removal of copper from copper slags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磊 王华 胡建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In order to reasonably utilize the iron resources of copper slags, the smelting chlorination process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copper slags. Higher holding temperature and O2 flow rate are beneficial to increasin... In order to reasonably utilize the iron resources of copper slags, the smelting chlorination process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copper slags. Higher holding temperature and O2 flow rate are beneficial to increasing copper removal rate. However,the Cu2O mode is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surplus O2 and CuCl with O2 flow rate increasing over 0.4 L/min, causing CuCl volatilization rate and copper removal rate to decrease. The resulting copper removal rate of 84.34% is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holding temperature of 1573 K, residence time of 10 min, Ca Cl2 addition amount of 0.1(mass ratio of CaCl2 and the copper slag) and oxygen flow rate of 0.4 L/min.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copper from copper slags through chlorination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slags smelting chlorination copper removal volatilization waste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dynami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policy for wireless network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国盛 陈志刚 +2 位作者 李庆华 赵明 郭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10-116,共7页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esource scarc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 novel dynami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for wireless mobile network was proposed. The scheme established a reward computing model of call admi...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esource scarc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 novel dynami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for wireless mobile network was proposed. The scheme established a reward computing model of call admission of wireless cell based on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dynamically optimized call admiss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the average system rewards. Extensive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policies in terms of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better adaptability to changes in traffic conditions than existing protocols. Under high call traffic load,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8%,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can be improved by 2%-6%.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hieve high source utilization rate of about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network call admission control quality of servic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