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司法误区与规范性解读——基于职务侵占罪双重法益的立场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伟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的解读和细致的框定,"职务"范围的认定标准是从事具有控制、支配单位财产地位的事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利用因承担有关事务所具有的控制、支配单位财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 职务侵占罪 双重法益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之再解读——以单一法益论与侵占手段单一说为立场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48,共13页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护法益单一论与职务侵占罪手段单一说为立场,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解读为"利用基于业务而占有本单位财产的便利"就是应然的理论结论。这一理解能够合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例,从而具备良好的应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法益 加重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性诠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洪兵 《法治研究》 2015年第4期59-71,共13页
刑法中有十个罪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职务便利"的罪状表述,因主体、对象、行为方式及法益的差异,其含义呈现相对性;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相对于不同的贪污行为而言,具有不同... 刑法中有十个罪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职务便利"的罪状表述,因主体、对象、行为方式及法益的差异,其含义呈现相对性;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相对于不同的贪污行为而言,具有不同的含义;主张职务侵占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同样包括"窃取、骗取"之通说,基本上是只有结论而没有论证;应该认为,我国刑法中的职务侵占罪相当于域外刑法中的业务侵占罪,仅限于狭义的侵占,故所谓利用职务之便窃取、骗取本单位财物的,应以盗窃、诈骗罪定罪处罚;贿赂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旨在说明贿赂的职务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受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指导性案例11号为切入点的反思 被引量:14
4
作者 邹兵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60,共15页
作为贪污罪构成要件中体现违反了职务廉洁性法益的行为要素,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理论通说及司法解释尝试从形式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做一个界定,没... 作为贪污罪构成要件中体现违反了职务廉洁性法益的行为要素,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理论通说及司法解释尝试从形式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做一个界定,没有从实质上把握其本质内涵,因而未能提供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判断标准。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行为人在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之前,要么基于其职务而合法地占有了该公共财物,要么基于其职务和特定事实的发生而享有在价值金额上与其后来所占有的公共财物相对应的债权请求权。基于这个理解,可以对学界以往的一些争论点做出清晰判断。指导性案例11号将"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纳入到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中,无论是从规范根据来看,还是从法理依据来看,抑或是从司法实践的效果来看,指导性案例11号的上述主张都不能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廉洁性 占有 债权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
5
作者 蒋文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2-74,共3页
关于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蒋文烈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4条对受贿罪作了完整、准确的规定,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大大增加了它的可操作性... 关于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蒋文烈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4条对受贿罪作了完整、准确的规定,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大大增加了它的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受贿罪 职务行为 制约关系 行为人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权 第三者 便利条件 直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职务犯罪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殿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6-111,共6页
1997年经修正的刑法典生效之前,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少同志撰文,探讨职务犯罪问题,甚至有不少专著已经问世,这对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该类犯罪的共性,以及国家如何从宏观上预防该类罪的发生,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刑法典的... 1997年经修正的刑法典生效之前,我国刑法学界有不少同志撰文,探讨职务犯罪问题,甚至有不少专著已经问世,这对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该类犯罪的共性,以及国家如何从宏观上预防该类罪的发生,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刑法典的修改,职务犯罪无论在主体方面,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准国家工作人员 行为人 利用职务之便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从事公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非国有公司 职业犯罪 受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周光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6,共8页
职务侵占罪是身份犯,其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不是公司、企业内部的正式职工,不在公司、企业职工名册上的人员,也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司法实务中,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以及虽无公司、企业人员身份... 职务侵占罪是身份犯,其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不是公司、企业内部的正式职工,不在公司、企业职工名册上的人员,也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司法实务中,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以及虽无公司、企业人员身份但实际承担了公司、企业管理职责的人员都能够成立本罪。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中"利用职务便利"的实质是行为人根据其工作职责能够占有、控制本单位财物,仅仅短时间内"握有"单位财物,或者是财物仅仅从行为人手中"过一下",而对该财物并无占有、处分权限的,不属于本罪的"利用职务便利",这种被告人可能构成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的行为对象不应包括股权,股权是财产性利益,其不是"本单位财物",而是归属于特定股东即出资者个人的财产权益。有关部门关于非法占有他人股权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意见法律位阶较低,不属于司法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侵占其他股东股权(而非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如果确有定罪必要的,也应由被害股东根据我国《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以(普通)侵占罪提起自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犯罪主体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占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我国受贿罪的适用困境——以系列部级高官受贿案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洪兵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94-104,共11页
我国受贿罪及其法定刑条款,存在致命性的缺陷,已俨然成为我国政府高调反腐的掣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相当于国外受贿罪条文中的"基于其职务",应予保留;"为他人谋取利益"之规定,徒增司法认定的难度,浪费... 我国受贿罪及其法定刑条款,存在致命性的缺陷,已俨然成为我国政府高调反腐的掣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相当于国外受贿罪条文中的"基于其职务",应予保留;"为他人谋取利益"之规定,徒增司法认定的难度,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应予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既非主观要件,亦非客观要件,而是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一道,旨在强调所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存在对价关系,表明财物具有贿赂性质,以将正常的馈赠排除在贿赂之外。通说及司法解释一方面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实现,另一方面又认为受贿枉法的应当数罪并罚,故有重复评价之嫌;通说及司法解释认为,承诺包括默示的承诺,而这种所谓的承诺,并没有表现于外、能够影响或侵害法益的行为,致使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事实上成为了"皇帝的新装"!受贿罪死刑适用宽严失据,以至于"情节特别严重"之所谓死刑适用标准,不过是一块任人拿捏的"橡皮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适用困境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死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受贿罪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翔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8,共4页
商业受贿罪研究宁波大学副教授张翔飞一我国刑法对商业受贿犯罪的立法规定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商业受贿罪的规定应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一次单独规定了商业受贿... 商业受贿罪研究宁波大学副教授张翔飞一我国刑法对商业受贿犯罪的立法规定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商业受贿罪的规定应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一次单独规定了商业受贿罪,199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新《刑法》 从事公务 谋取利益 收受他人财物 行为人 受贿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之便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与吸纳:贪污罪罪名再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建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50,共4页
分解与吸纳:贪污罪罪名再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建华贪污是一种严重破坏国家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形象的犯罪现象。在我国,自1952年在《惩治贪污条例》中把贪污作为独立的罪名规定以来,我国刑法虽然对《... 分解与吸纳:贪污罪罪名再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建华贪污是一种严重破坏国家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形象的犯罪现象。在我国,自1952年在《惩治贪污条例》中把贪污作为独立的罪名规定以来,我国刑法虽然对《惩治贪污条例》中规定的贪污犯罪的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 公共财产 盗窃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诈骗罪 侵占罪 监守自盗 公务员 利用职务之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领导越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碧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领导越轨行为 领导干部 领导者 违法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犯罪行为 社会环境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利用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伶俐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曲伶俐目前,我国涉及受贿罪的立法有三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85条、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曲伶俐目前,我国涉及受贿罪的立法有三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85条、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公司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从事公务 职务行为 谋取利益 索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国家工作人员 非财产性利益 收受贿赂 受贿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会计犯罪
13
作者 董玉明 马红军 《会计之友》 1998年第6期32-33,共2页
一、会计犯罪的概念与特征所谓会计犯罪,是指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会计关系,导致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是经... 一、会计犯罪的概念与特征所谓会计犯罪,是指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会计关系,导致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是经济犯罪的一种,是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犯罪 会计人员 《刑法》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挪用单位资金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挪用公款罪 数额较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罪的本质特征
14
作者 阮方民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3期45-49,共5页
贪污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现象,其内部犯罪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矛盾体系。从总体上看,贪污罪的构成是成立贪污罪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又可分为主体与客体以及主... 贪污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现象,其内部犯罪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矛盾体系。从总体上看,贪污罪的构成是成立贪污罪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又可分为主体与客体以及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这两对矛盾。就贪污罪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看,一方面,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等“从事公务”人员的职务身份并不能必然成为贪污罪主体;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主体 公共财物 非法占有 行为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公共财产 客观方面 本质特征 合法职权 矛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刑法关于贪污罪主体范围之界定
15
作者 康凤英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60-64,共5页
论新刑法关于贪污罪主体范围之界定康凤英一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修订的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论新刑法关于贪污罪主体范围之界定康凤英一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修订的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2款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贪污罪主体 非国有公司 职务侵占罪 国家机关 人民团体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公共财物 新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造判决书私放罪犯应定何罪
16
作者 潘家永 张强 《政法论丛》 CSSCI 1994年第1期51-52,共2页
伪造判决书私放罪犯应定何罪潘家永,张强案情:在1983年的“严打”斗争中,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管辖权曾一度下放。此间,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流氓集团案件,以强奸罪、流氓罪合并判处该集团主犯之一的陈某无期徒刑。判决... 伪造判决书私放罪犯应定何罪潘家永,张强案情:在1983年的“严打”斗争中,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管辖权曾一度下放。此间,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流氓集团案件,以强奸罪、流氓罪合并判处该集团主犯之一的陈某无期徒刑。判决生效后,陈犯被投入某监狱劳改。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私放罪犯罪 判决书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徇私枉法罪 司法工作人员 枉法裁判 客观方面 定罪量刑 行为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
17
作者 韦良平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韦良平贿赂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泛滥给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使国家、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严重的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为保障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韦良平贿赂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泛滥给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使国家、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严重的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为保障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决依法从严惩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从事公务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谋取利益 国家机关 非国有公司 几个问题 便利条件 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贪污犯罪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云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 从事公务 贪污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构成要件 公共财物 责任原则 盗窃罪 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侵占罪
19
作者 王山河 陈海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侵占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非法占有 数额较大 国家工作人员 有限责任公司 挪用公款罪 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 企业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被引量:2
20
《财会月刊》 1995年第7期39-42,共4页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7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7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注册资本 分支机构 违法所得 高级管理人员 借款人 接管期限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