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刑法罚金适用的理念和规则——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现实争议为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万怀 江奥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70-79,155,共11页
罚金刑对于治理特定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现实争议是观察并反思罚金刑理念和规则的极好窗口。加强罚金刑的适用能力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犯罪机理的内部需求和刑罚效用的外部要求,刑罚运用的有效性、针对性... 罚金刑对于治理特定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现实争议是观察并反思罚金刑理念和规则的极好窗口。加强罚金刑的适用能力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犯罪机理的内部需求和刑罚效用的外部要求,刑罚运用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前置性规范关于经济制裁内容的调整决定了罚金刑扩张性适用的价值取向。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市场信息属性和价值的特殊性、滥用市场信息并严重侵害投资者平等获取和使用信息的“罪质”特征以及对违法所得“罪量”属性的严格把握,共同确定了罚金刑扩张适用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范围。罚金刑适用的方向和力度最终需要在具体的认定规则中加以实现,在扩张适用罚金刑的基本理念之下,需深入挖掘《刑法》第180条中罚金刑规定可能的适用空间,缺乏违法所得的犯罪行为也能科处罚金。违法所得的认定需要重视法益侵害相叠加的客观事实,否认亏损型交易行为的“正价值”,确定“过程性”违法所得的认定规则。立案前未抛售股票的情形和避免损失额的计算问题是认定违法所得过程中的特殊情况,需避免司法实践选择性忽视的做法,重视“评估法”的认定内容以及在具体情形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刑罚效用 罚金刑 扩张性适用 违法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量刑情节的刑法解释与实践适用——“老鼠仓”抗诉案引发的资本市场犯罪司法解释反思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7,共10页
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实质解释等刑法解释原理,层进式地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量刑情节配置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确认该罪应全部按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法定刑条款进行处罚,即具有"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q... 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实质解释等刑法解释原理,层进式地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量刑情节配置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确认该罪应全部按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法定刑条款进行处罚,即具有"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两档量刑情节及其对应法定刑配置。由于司法解释未规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情节特别严重"量化标准,量刑情节认定依据真空而引发的裁判规则不确定性与法律风险应当予以审慎处理。有必要通过科学的实证调查与规范分析,研究制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司法解释,合理建构违法与犯罪、"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化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量刑情节 情节特别严重 司法解释 内幕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法定刑的设置及适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宪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从司法解释层面反思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法定刑问题,并通过法律与经济角度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行为实质进行深度分析,能够有效化解下级法院既有判例体系与最高法院判例结论之间的冲突,并为金融市场犯罪刑法司法解释提供符合法律与... 从司法解释层面反思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法定刑问题,并通过法律与经济角度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行为实质进行深度分析,能够有效化解下级法院既有判例体系与最高法院判例结论之间的冲突,并为金融市场犯罪刑法司法解释提供符合法律与金融原理双重检验的司法规则完善建议。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具有不同的经济机理,前者不能参照内幕交易犯罪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标准。基于对现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政处罚、刑事判例的实证分析,建议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核心数额标准以"累计交易量"或"非法获利数额"分别重新加以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司法解释 法定刑 法律与经济分析 经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认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卢勤忠 《政法论丛》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具备自己独立的构成特征,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及背信等犯罪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职务侵占罪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及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也有根本区别,其实质是一种基金工作人员利用...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具备自己独立的构成特征,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及背信等犯罪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职务侵占罪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及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也有根本区别,其实质是一种基金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知悉即将用客户资金投资购买证券的商业秘密而从事的违法交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老鼠仓”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司法适用的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古加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51,共10页
应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两方面把握未公开信息的内涵,从实质上来说,未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从形式上来说,应当尽快出台有关认定未公开信息范围的司法解释或法律、法规。因职务便利而获取未公开信息的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 应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两方面把握未公开信息的内涵,从实质上来说,未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从形式上来说,应当尽快出台有关认定未公开信息范围的司法解释或法律、法规。因职务便利而获取未公开信息的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间接正犯,"他人"是该罪的从犯(帮助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法定刑一样,既存在"情节严重"这个基本量刑幅度,也存在"情节特别严重"这个加重量刑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未公开信息 间接正犯 从犯 法定量刑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期货内幕交易规制立法现状与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鲍晓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51,共13页
结合期货法立法契机,中国应完善对期货内幕交易“精准打击”的规制立法,改变目前沿袭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立法的现状,明确界定证券和期货。通过期货法制定专门条款是克服期货内幕交易立法结构性缺陷的最佳途径。借鉴美国相关立法和监管的... 结合期货法立法契机,中国应完善对期货内幕交易“精准打击”的规制立法,改变目前沿袭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立法的现状,明确界定证券和期货。通过期货法制定专门条款是克服期货内幕交易立法结构性缺陷的最佳途径。借鉴美国相关立法和监管的经验教训,一方面逐步扩大规制内幕交易在期货领域的适用范围,参考盗用理论校准归责标准,另一方面,证券和期货两个不同市场应适用不同规则,明确期货内幕交易规制立法不会对交易者附加新的信息披露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期货 证券 公开重大信息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