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所得税核算之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卢静 包育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6-67,共2页
本文对所得税核算的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通过典型事项加以说明,以期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债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得税会计,从利润表债务法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潘端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新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有关规定,较原...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新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有关规定,较原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更符合有关“资产”和“负债”会计要素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债务 暂时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子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4-35,共2页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际化趋势。何以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哪些优势?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差异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兵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7-28,共2页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差异研究
5
作者 张春国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6-37,共2页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与过去采用的利润表债务法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利润表债务法是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差异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核算探讨
6
作者 温玉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47,共2页
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布,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将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债务 时间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阳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6,共2页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 1994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在按会计准则规定与按税法规定对企业收益、费用或损失因确认和计量不同产生的差异,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对纳税影响会计法既可以选择递延法,也可以选择利润表债务法。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债务 纳税影响会计 所得税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收益 利润表债务法 应付税款 财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弊端
8
作者 张子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共2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得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利润表债务法在运用上更复杂的结论。
关键词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所得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产负债表观的所得税会计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仕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2,共2页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其基本原理是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应当以企业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 会计分析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未来经济利益 企业资产 应付税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企业所得税法转换的会计处理分析
10
作者 蔡嘉 廖颖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6-66,共1页
所得税会计中对于如何确认税率的变化,不同的理论处理方法不一致。本文以新会计准则为指导,详细阐述了新旧企业所得税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 税率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凌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1,共2页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将差异扩展至暂时性差异。按对未来期间应税所得...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将差异扩展至暂时性差异。按对未来期间应税所得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陛差异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 资产负债债务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所得 解读 利润表债务法 应付税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应唯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年第12期45-50,共6页
所得税会计从应付税款法走到利润表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进而发展为目前的资产负债观下的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是会计观念或者说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利润表债务法下,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 所得税会计从应付税款法走到利润表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进而发展为目前的资产负债观下的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是会计观念或者说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利润表债务法下,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归为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或利得、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不同所致,并以此为分析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利润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债务 会计处理方 应纳税所得额 应付税款 资产负债观 会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延所得税会计确认难点探讨
13
作者 汪伟 吴鹤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3,共2页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从利润表债务法改变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后,其难点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有关暂时性差异发生的当期,在符合资产负债确认条件的情况下,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 会计确认 资产负债债务 暂时性差异 利润表债务法 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水井坊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诗琴 唐妤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125,共3页
—、引言根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之前的利润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相比较的优势在于,能够体现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 —、引言根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之前的利润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相比较的优势在于,能够体现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夏文贤,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 递延所得税 案例分析 资产负债债务 水井坊 利润表债务法 应付税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胡淑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54-55,共2页
建国以前,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本文通过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与税制相协调的回顾与展望,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税收法规越来越健全,设计的会计制度越来越科学。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债务 利润表债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