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普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血流...目的探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普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血流液时间和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20例(占23.26%),8~14 d 60例(占69.77%),>14 d 6例(占6.98%);对照组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3例(占3.75%),8~14 d 26例(占32.50%),>14 d 51例(占63.75%)。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88,P<0.05)。术后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愈率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1,P<0.05)。结论应用利普刀辅以抗菌膜局部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能减少流血流液时间,促进伤口痊愈,有利于病患的临床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84例C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目的:探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84例C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2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感染、宫颈粘连、痛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宫颈锥切术与冷刀切术疗效相当,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围术期效果更佳,恢复时间更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普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血流液时间和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20例(占23.26%),8~14 d 60例(占69.77%),>14 d 6例(占6.98%);对照组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3例(占3.75%),8~14 d 26例(占32.50%),>14 d 51例(占63.75%)。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88,P<0.05)。术后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愈率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1,P<0.05)。结论应用利普刀辅以抗菌膜局部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能减少流血流液时间,促进伤口痊愈,有利于病患的临床恢复。
文摘目的:探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84例C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2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感染、宫颈粘连、痛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宫颈锥切术与冷刀切术疗效相当,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围术期效果更佳,恢复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