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魏锦辉 荆丽波 +3 位作者 丁云霞 谢韶东 韦巍 郑嘉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估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诊疗及康复的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者60例,配合完成对照干预。调取资料,采用随机分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冲洗;观... 目的评估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9月接受诊疗及康复的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患者60例,配合完成对照干预。调取资料,采用随机分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冲洗;观察组采用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两组均以用药2周为1个疗程。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膀胱残余尿量(residual bladder urine volume,RUV),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仪测定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maximum urine flow rate is detrusor pressure,Pdet)、膀胱初尿意容量(bladder initial urine capacity,F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平均排尿时间(average urination time,T)]、尿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低于观察组(96.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UV、Pdet、FS、T等指标低于对照组,M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养菌落计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尿肌酐(U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尿通淋颗粒联合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防治神经源性膀胱尿路感染,改善尿流动力学,提高尿肾功能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通淋颗粒 膀胱冲洗 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沈雪梅 何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建立控制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利尿通淋颗粒中主要成分木通、篇蓄、大黄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齐墩果酸、槲皮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13... 目的:建立控制利尿通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利尿通淋颗粒中主要成分木通、篇蓄、大黄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齐墩果酸、槲皮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13μg^0.66μg,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0.39%(n=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通淋颗粒 栀子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