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关晨霞
郭钢花
李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5例组患者先进行彩超引导下利多卡因注射,注射完成后观察10min,如无特殊不适,徒手检查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并...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5例组患者先进行彩超引导下利多卡因注射,注射完成后观察10min,如无特殊不适,徒手检查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并让患者行走,肌张力明显下降,目测足下垂内翻明显改善者有19例,这19例患者为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组(诊断性阻滞组),48h后进行彩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另一组20例患者为A型肉毒毒素直接注射组(直接注射对照组),不进行利多卡因注射,直接进行彩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以上两组患者在进行A型肉毒毒素阻滞治疗24h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Bobath方法、运动再学习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等,训练每次40min,每日2次。所有患者训练至少持续2个月。两组39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由未参与注射及康复训练的医师进行肌张力、步速、步长的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MAS,FMA,FIM评分)、ADL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肌张力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4周、8周后肌张力的下降MA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跖屈肌肌张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无明显变化,直接注射组治疗2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诊断性阻滞组治疗2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在治疗4周和8周后诊断性阻滞组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均较直接注射组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的治疗中,先用利多卡因进行诊断性阻滞后再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缩短疗程,而且在对步态、ADL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长期疗效亦优于直接A型肉毒毒素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
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
足下垂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1
作者
关晨霞
郭钢花
李哲
机构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5例组患者先进行彩超引导下利多卡因注射,注射完成后观察10min,如无特殊不适,徒手检查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并让患者行走,肌张力明显下降,目测足下垂内翻明显改善者有19例,这19例患者为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组(诊断性阻滞组),48h后进行彩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另一组20例患者为A型肉毒毒素直接注射组(直接注射对照组),不进行利多卡因注射,直接进行彩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以上两组患者在进行A型肉毒毒素阻滞治疗24h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Bobath方法、运动再学习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等,训练每次40min,每日2次。所有患者训练至少持续2个月。两组39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由未参与注射及康复训练的医师进行肌张力、步速、步长的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MAS,FMA,FIM评分)、ADL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肌张力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4周、8周后肌张力的下降MA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跖屈肌肌张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无明显变化,直接注射组治疗2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诊断性阻滞组治疗2周后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在治疗4周和8周后诊断性阻滞组步长、步速、FMA评分、FIM评分均较直接注射组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的治疗中,先用利多卡因进行诊断性阻滞后再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缩短疗程,而且在对步态、ADL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长期疗效亦优于直接A型肉毒毒素注射。
关键词
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
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
足下垂内翻
Keywords
lidocaine diagnostic block
botulinum toxin type A
stroke
equinovaru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多卡因诊断性阻滞在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内翻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
关晨霞
郭钢花
李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