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永库 李家宝 葛鸿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苏联大学生总数增加了3.9倍。1960年—1985年间,苏联就业人员增加55%,而职工中专家人数则增长4倍,1985年达1450万人。目前苏联共有高校896所,中技和中专4500所,每年... 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苏联大学生总数增加了3.9倍。1960年—1985年间,苏联就业人员增加55%,而职工中专家人数则增长4倍,1985年达1450万人。目前苏联共有高校896所,中技和中专4500所,每年毕业生达210万。高校毕业生在数量上人体已满足社会需要。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她的作用,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和发展,必须与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相结合。苏联在这方面的作法有一定的可资借鉴之处。下面就谈谈我们的看法,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同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中央 科技进步 教育工作 就业人员 经济发展 利加乔夫 校务委员会 科学技术进步 发明证书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普通教育改革之鉴
2
作者 李春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5-58,共4页
1984年苏联进行普通教育改革,到1988年改革进入了关键的阶段。自十月革命后70多年来,苏联进行过几次教育改革,但都没有象80年代这样彻底。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跟踪研究。现将苏联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1984年苏联进行普通教育改革,到1988年改革进入了关键的阶段。自十月革命后70多年来,苏联进行过几次教育改革,但都没有象80年代这样彻底。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跟踪研究。现将苏联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教育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以来,苏联提出了“加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在“新思维”、“公平性”和“民主化”口号的指导下,戈尔巴乔夫着手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苏共中央 社会改革 教育理论 教学组织形式 利加乔夫 战略方针 教育质量 教师进修 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苏归来谈苏联(四)
3
作者 鲁人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0,27,共4页
改革与苏联人如果从1985年3月算起,苏联的改革到现在刚好是6年了。6年的改革大大改变了苏联社会,也大大改变了苏联人。今天的苏联同6年前的苏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过,这种改变不仅有十分积极的结果,也有十分消极的结果,而且两方面... 改革与苏联人如果从1985年3月算起,苏联的改革到现在刚好是6年了。6年的改革大大改变了苏联社会,也大大改变了苏联人。今天的苏联同6年前的苏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过,这种改变不仅有十分积极的结果,也有十分消极的结果,而且两方面的变化之大都使人吃惊。生活在苏联社会之中,对这一点感受尤深。那么,改革给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些什么,人们是又怎样看待改革的呢? 改革如果说使苏联人的生活变得轻松了一些的话,那主要是在精神生活方面。我觉得,现在普通人可以拥有比过去多得无法比拟的信息,这是改革给苏联人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人 苏联社会 精神生活方面 公民出入境法 勃列日涅夫 利加乔夫 巴乔 国家安全 俄国历史 “一切向钱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冰之下有激流——关于十二月十二日的俄罗斯议会选举
4
作者 冯绍雷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3期8-10,1,共4页
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变迁,真叫人眼花燎乱。10月事件所激荡起的波动、忿怨以及种种流言还没有消散,一场新的议会选举又把人们带进了激烈的政治旋涡。与10月事件中刀兵血肉的格斗相比较,一场更为实质性的较量正在大墙后面进行着。
关键词 议会选举 切尔诺梅尔金 沃尔斯 盖达尔 政治舞台 政治权威 利加乔夫 政府总理 主流派 俄罗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苏联改革的进展
5
作者 程极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7,共7页
1988年,是苏联进行改革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进入了关键的阶段。这一年进展如何呢?世界上众说纷纭,有的说苏联改革将面临失败,有的说苏联改革走得太慢了。实际情况是,苏联改革在稳步前进。苏共中央对于苏联的改革,曾设想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 1988年,是苏联进行改革的第四个年头,也是进入了关键的阶段。这一年进展如何呢?世界上众说纷纭,有的说苏联改革将面临失败,有的说苏联改革走得太慢了。实际情况是,苏联改革在稳步前进。苏共中央对于苏联的改革,曾设想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转入新经济体制阶段。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宣布,改革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这个阶段里解决了三个问题:形成新的路线及其理论基础和组织纲领,也就是解决了路线问题、理论上的变化及改组了中央、共和国、州三级领导班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中央 新经济体制 路线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 斯大林模式 合作社法 勃列日涅夫 国家订货 人民政权 利加乔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日科夫回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6
作者 高洪山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6期26-29,共4页
雷日科夫是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政府总理。在他任职期间.亲自领导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救灾工作。此文是他最近所写的回忆录中有关章节的摘编,基本上保留了作者的原意,文中的小标题是编者所加。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 科夫 苏共中央 苏联政府 第六感觉 利加乔夫 第聂伯河 苏联人民 谢尔 大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世纪案”的几点看法
7
作者 尤宁戈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共2页
1992年11月30日,俄罗斯宪法法院对俄总统叶利钦去年8月23日、8月25日和11月6日颁布的停止苏共、俄共活动和没收其财产的命令作出最后裁决,具体内容是: 第一,禁止苏共、俄共高层组织机构符合宪法,但解散基层组织(区以下)违反宪法,因为基... 1992年11月30日,俄罗斯宪法法院对俄总统叶利钦去年8月23日、8月25日和11月6日颁布的停止苏共、俄共活动和没收其财产的命令作出最后裁决,具体内容是: 第一,禁止苏共、俄共高层组织机构符合宪法,但解散基层组织(区以下)违反宪法,因为基层组织具有社会性,仍有权在现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第二,没收实际上是国家所有、苏共在使用的那部分财产合法,但国家无权拥有属于苏共、俄共的财产,这些财产的归属将由仲裁法院决定。第三,停止审理代表总统利益一方提出的苏共本身不合法的诉讼,因为苏共已于1989年8、9月间瓦解,已失去全苏组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总统 俄罗斯宪法法院 基层组织 符合宪法 违反宪法 法律范围内 组织机构 共产主义工人党 利加乔夫 裁决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对苏联军事战略的影响
8
作者 金敢 《国际展望》 1987年第8期24-,共1页
自去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在“彻底销毁全部核武器”的声明中首次使用“新的政治思维”一词以来,苏联内外政策调整和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反映虽然尚不十分突出,但已引起人们很大关注。近来,苏... 自去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在“彻底销毁全部核武器”的声明中首次使用“新的政治思维”一词以来,苏联内外政策调整和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反映虽然尚不十分突出,但已引起人们很大关注。近来,苏联领导人和报刊对“新思维”作了不少解释。《真理报》总编阿法纳西耶夫在《论“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法纳西耶夫 军事战略 内外政策 利加乔夫 苏共中央 裁军协议 战略均势 作战潜力 美国军事 和平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教育改革的新势态
9
作者 王义高 《当代教育科学》 1989年第2期60-63,共4页
始于1984年的苏联教育改革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它起步于一个不成熟的教改《决议》,因此头两年的苏联教改可谓四平八稳、冷冷清清。随着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出台,至1986年秋冬之交,“合作教育学”
关键词 苏联人 苏共中央 合作教育学 教育改革 部长会议主席 《决议》 入第 勃列日涅夫 利加乔夫 苏联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持局面何时了——印支局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0
作者 棠萍 《国际展望》 1987年第5期2-4,1,共4页
引人注目的印支局势目前无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处于僵持状态。这种僵持局面今后会继续拖下去呢还是有可能突破?
关键词 僵持状态 韩桑林政权 民柬联合政府 发展趋势 政治解决 金边市 东盟国家 战略利益 利加乔夫 越南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进展——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述评
11
作者 柳光青 《国际展望》 1988年第14期3-6,共4页
6月28日到7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一是总结三年来的改革进程,二是商讨党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即政治体制改革。代表们在会上坦率陈言,热烈辩论,直言不讳地点名批评,这种民主气氛,是近60年来苏... 6月28日到7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一是总结三年来的改革进程,二是商讨党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即政治体制改革。代表们在会上坦率陈言,热烈辩论,直言不讳地点名批评,这种民主气氛,是近60年来苏联政治生活中未曾有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代表会议 会议主要议题 政治生活 点名批评 利加乔夫 斯大林模式 苏共中央 勃列日涅夫 现行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年来苏联在理论上的变化
12
作者 程极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8年第1期6-12,共7页
苏联在赫鲁晓夫及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曾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共四次,即1 957年、1965年、1973年及1979年。虽然进行了一些小改小革,但没有取得改革的成功。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但其中重要一点是由于理论上的僵化,没有得到突破。改革... 苏联在赫鲁晓夫及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曾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共四次,即1 957年、1965年、1973年及1979年。虽然进行了一些小改小革,但没有取得改革的成功。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但其中重要一点是由于理论上的僵化,没有得到突破。改革需要理论自从安得罗波夫1982年11月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苏联在理论上有了变化。1983年2月,安德罗波夫在《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列日涅夫 苏共中央总书记 苏共二十七大 安德罗波夫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货币关系 利加乔夫 罗波 莫洛托夫 小改小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苏联普教改革之我见
13
作者 赵耀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8年第3期28-29,共2页
苏联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年多的教改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例如,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致使青少年中好逸恶劳、... 苏联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年多的教改实践,已经取得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例如,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致使青少年中好逸恶劳、厌烦学习,甚至酗酒和违纪犯罪等现象仍未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中央 职业技术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改实践 利加乔夫 教育改革 追踪研究 教学改革 教育内容 战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姆林宫的重大人事变动
14
作者 唐秀山 《国际展望》 1988年第20期5-6,共2页
最近克里姆林宫的人事变动是自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进行的多次人事调整中,变动最大、意义最重大的一次,也是戈尔巴乔夫为贯彻改革方针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
关键词 人事变动 苏共中央总书记 利加乔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 梅德 杰夫 切布里科夫 人事调整 安德罗波夫 巴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利钦解职前后
15
作者 董拜南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3期7-8,1,共3页
被称为苏联政坛“后起之秀”的苏共莫斯科第一书记叶利钦,却在其任职还不到两年就被解除了职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它对苏联当前的改革会有什么影响?
关键词 利加乔夫 苏共中央 中央全会 区委书记 政治改革 历次党代会 工作部部长 党务工作 主要报刊 保守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尔巴乔夫的新班子
16
作者 姚昆遗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4期19-20,共2页
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9个月了。9个月来尽管苏联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对计划体制和整个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但能否这样做,戈尔巴乔夫规划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要到岍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和... 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9个月了。9个月来尽管苏联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对计划体制和整个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但能否这样做,戈尔巴乔夫规划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要到岍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和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才能见分晓。但是,—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苏联最高层党政领导班子已经全面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二十七大 部长会议主席 经济体制改革 切布里科夫 利加乔夫 十二个 勃列日涅夫 巴乔 谢瓦尔德纳泽 苏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政治生活中的一丝清风——苏联提倡党政工作公开化
17
作者 柳光青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5期11-13,1,共4页
苏联提倡党政工作公开化。“神秘化”一向是苏联政治生活的特征,但苏共27大以来,苏联领导人却大张旗鼓地要求实行“公开化”和“讲真话“。“公开化”最终能否突破敏感的禁区?人们正拭目以待。
关键词 党政工作 政治生活 苏共中央 利加乔夫 巴乔 谢瓦尔德纳泽 斯维尔德洛夫 党务工作 斯塔夫罗波尔 外交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