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碳同位素判识指标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缪卫东 罗霞 +2 位作者 王延斌 刘文龙 邵明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0,共4页
国内外典型无机气δ13C1变化范围大(-3.2‰~-29.99‰),因而不同学者在无机气的δ13C判识指标上分歧也较大,直接影响了对天然气成因的判识。对松辽盆地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岩石样品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了岩石模拟产物δ13C1和δ13C2... 国内外典型无机气δ13C1变化范围大(-3.2‰~-29.99‰),因而不同学者在无机气的δ13C判识指标上分歧也较大,直接影响了对天然气成因的判识。对松辽盆地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岩石样品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了岩石模拟产物δ13C1和δ13C2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产物δ13C系列关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岩石模拟产物δ13C1和δ13C2随模拟温度增加而变重,δ13C1最重可达-18.5‰,而盆地典型无机气δ13C1最重为-16.7‰。因此,根据模拟实验、盆地典型无机气特征等初步确定了松辽盆地无机气与有机气的判识界限值:δ13C1大于-19‰一般为无机气;同时根据盆地实际地质特征指出,对于δ13C1在-20‰~-30‰的天然气来说,单体碳同位素系列是否完全倒转是判识其成因的最有效的指标。无机气与有机气的δ13C判识指标,应围绕特定的盆地进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识别无机成因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无机成因 碳同位素 氦同位素 判识指标 热成熟度 倒序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滑坡稳定性判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秀珍 孔纪名 王成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1-637,共7页
如何准确地判识和评价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滑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利用三峡库区的37个典型滑坡(27个训练样本,10个测试样本),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判识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与距离判别分析方法进行了比... 如何准确地判识和评价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滑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利用三峡库区的37个典型滑坡(27个训练样本,10个测试样本),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判识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与距离判别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VM模型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判识准确率均达到100%,而距离判别法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判识准确率分别为80%和77.8%,前者的判识精度明显优于后者。在此基础上,将SVM模型运用于溪洛渡库区牛滚凼滑坡的稳定性判识中,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滑坡 稳定性 判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A法和Fisher判别法在潜在滑坡判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秀珍 王成华 邓宏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选择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坡度、沟谷切割状况、洼地封闭状况、前缘临空状况)、滑面特征(包括滑面倾角、滑面形态、滑面阻抗比)、滑体结构和近期活动迹象4大类9个因子作为古(老)滑坡类潜在滑坡的判识指标,以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相同数... 选择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坡度、沟谷切割状况、洼地封闭状况、前缘临空状况)、滑面特征(包括滑面倾角、滑面形态、滑面阻抗比)、滑体结构和近期活动迹象4大类9个因子作为古(老)滑坡类潜在滑坡的判识指标,以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相同数量的典型滑坡作为学习样本,依据距离判别分析(DD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方法,分别建立了两个研究区潜在滑坡的DDA判识模型和FLDA判识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DDA方法对两个研究区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误判率均为0,而FLDA方法对两个研究区测试样本的误判率分别为5.56%和11.11%,对学习样本的错判率分别为11.1%和0%。因此,在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潜在滑坡的判识中,DDA法比FLDA法判识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别分析法 Fisher别分析法 潜在滑坡 判识指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多传感器网络信息的潜在滑坡判识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孔纪名 韩培锋 张引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潜在滑坡的判识是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关键问题,潜在滑坡早期判识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基于滑坡灾害诱发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地球多源时空信息和多传感器网络,遥感监测潜在滑坡体,利用监测设备获取滑坡岩性、坡体结构、地貌形态、活动... 潜在滑坡的判识是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关键问题,潜在滑坡早期判识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基于滑坡灾害诱发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地球多源时空信息和多传感器网络,遥感监测潜在滑坡体,利用监测设备获取滑坡岩性、坡体结构、地貌形态、活动迹象等关键控制信息,从中选取滑坡灾害诱发的主要控制要素作为判识指标,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潜在滑坡多因素判识模型;特别是根据滑坡的成灾规律,分析潜在滑坡孕育过程中地貌形态改变、成灾条件变化与滑坡发生的临滑诱发条件,建立基于不同信息源的滑坡控制因素判识模型。最后,通过汶川地震灾区垮梁子滑坡体实例分析,验证潜在滑坡综合判识模型并进行优化,从而为滑坡灾害的早期判识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滑坡 多传感器网络 判识指标 综合模型 诱发因素 地震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霾日指标构建及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杜荣光 齐冰 +1 位作者 洪盛茂 徐宏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5,51,共7页
近年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频发已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霾天气更多表征了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另一方面,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进程的临近以及霾天气内涵的衍生,霾日的概念和判识指标需要重新认识和制定。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 近年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频发已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霾天气更多表征了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另一方面,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进程的临近以及霾天气内涵的衍生,霾日的概念和判识指标需要重新认识和制定。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2年杭州地区能见度、相对湿度和PM2.5等环境气象要素对霾日判识方法进行合理性分析,初步得出一种切合杭州客观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霾日及重霾日的判识方法,并对杭州地区霾日进行了重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杭州市区霾日与非霾日下颗粒物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霾日下PM2.5中的二次粒子(NO-3、SO2-4和NH+4)对颗粒物的贡献比例均高于非霾日,而城市场尘、机动车尾气尘等一次粒子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日 判识指标 PM2 5 二次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总体判别分析的滑坡稳定性判别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鸣 易武 +2 位作者 邓永煌 董志鸿 黄鹏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0,79,共4页
准确预测滑坡稳定性对地质工程安全性尤为重要。针对三峡库区滑坡实例,采用多总体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包含地貌特征、滑面特点、滑体参数、外部诱发因素及最近活动迹象等5类共13种指标作为模型的稳定性判别指标,分别建立多总体马氏距离判... 准确预测滑坡稳定性对地质工程安全性尤为重要。针对三峡库区滑坡实例,采用多总体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包含地貌特征、滑面特点、滑体参数、外部诱发因素及最近活动迹象等5类共13种指标作为模型的稳定性判别指标,分别建立多总体马氏距离判别模型、Fisher判别模型及Bayes判别模型预测滑坡稳定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3种判别方法的回判误判率均为0,预测准确率均高达80%,是预测多分类滑坡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距离 FISHER Bayes 滑坡稳定性 判识指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地震液化预测的Bayes判别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紫昭 陈巨鹏 +1 位作者 陈凯 崔春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在分析影响砂土液化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地震砂土液化因素的8个实测因子(地震烈度I、震中距L、地下水位dw、砂层埋藏深度ds、标贯击数N63.5、砂土颗粒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数Cu和剪应力比τd/σv)作为砂土地...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理论,在分析影响砂土液化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地震砂土液化因素的8个实测因子(地震烈度I、震中距L、地下水位dw、砂层埋藏深度ds、标贯击数N63.5、砂土颗粒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数Cu和剪应力比τd/σv)作为砂土地震液化判识指标,以唐山大地震中21组典型的砂土地震液化资料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唐山地区砂土地震液化预测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并选用其他9组待检样本对判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ayes判别分析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具有预测准确度高、回判估计的误判率低等特点,是解决砂土液化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Bayes别分析 判识指标 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Fisher判别分析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紫昭 刘军 管伟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针对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问题,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理论,在分析影响泥石流易发程度的基础上,选取9个影响因子作为判别指标,以G314线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公路50条沟谷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Fisher判别分析... 针对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问题,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理论,在分析影响泥石流易发程度的基础上,选取9个影响因子作为判别指标,以G314线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公路50条沟谷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利用回代估计方法对建模数据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达100%,并选用其它4组待检样本对判别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均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结果表明:Fisher判别分析法用于山区公路泥石流易发性判别效果良好,是解决评价山区公路两侧沟谷泥石流易发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泥石流 易发性 FISHER别分析 判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地层无机参数与烃源岩发育环境的相关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3 位作者 徐永昌 陈践发 胡凯 高长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21,共11页
运用无机与有机参数组合对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环境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大于0.2%层段其V/(V+N i)>0.5,Zr/Rb<2,Rb/K>30×104,古盐度大于122,Zn,Mo,Ba等富集,δ18O,δ13C碳酸盐正向偏移,指示低能、缺氧环境,具良... 运用无机与有机参数组合对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环境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大于0.2%层段其V/(V+N i)>0.5,Zr/Rb<2,Rb/K>30×104,古盐度大于122,Zn,Mo,Ba等富集,δ18O,δ13C碳酸盐正向偏移,指示低能、缺氧环境,具良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和有机质埋藏量,其δ13C有机质<-28‰,有机质类型好(Ⅰ-Ⅱ型),生烃潜力高,可视为潜在有效烃源岩;有机质碳含量大于等于0.2%层段的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均反映高能、氧化环境,有机质保存条件差,埋藏量低,δ13C有机质值为-28‰^-24‰,多属Ⅱ-Ⅲ型母质,生烃潜力差,属非有效烃源岩。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对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具良好的表征意义,可作为烃源岩发育环境的判识指标,结合必要的有机参数可以进一步识别有效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环境 判识指标 无机参数 海相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在秸秆焚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树誉 李登科 +1 位作者 李星敏 景毅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86,F0003,共5页
通过对MODIS光谱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3S技术进行秸秆焚烧动态监测的资料处理流程和量化判识指标。通过在关中地区2004年麦秸秆焚烧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政府部门迅速、准确地了解全省秸秆焚烧情况,提高预警能力和监督检... 通过对MODIS光谱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3S技术进行秸秆焚烧动态监测的资料处理流程和量化判识指标。通过在关中地区2004年麦秸秆焚烧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政府部门迅速、准确地了解全省秸秆焚烧情况,提高预警能力和监督检查的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焚烧 动态监测 MODIS光谱特征 资料处理流程 量化判识指标 高温热源 辐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鹏 李贤庆 +1 位作者 仰云峰 蔡报元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对于高温古油藏来说,原油裂解气是形成天然气藏的重要气源。原油裂解成气关系到天然气生成和原油消耗,因而客观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生烃动力学和热模拟实验是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原油裂解热模拟... 对于高温古油藏来说,原油裂解气是形成天然气藏的重要气源。原油裂解成气关系到天然气生成和原油消耗,因而客观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生烃动力学和热模拟实验是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原油裂解热模拟实验、原油裂解成气过程及判识指标,讨论了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模型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分析了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的地质应用。指出现有的原油裂解成气判识指标难以确定有些天然气是属于原油裂解气还是干酪根裂解气,尤其是高—过成熟阶段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已逐渐成为当今国内外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而对原油裂解成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不够,其预测模型尚不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动力学 判识指标 热模拟实验 碳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驱尾气CO2含量与燃烧状态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洪军 程海清 宋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
针对火驱尾气CO2含量界限与高温氧化状态关联性不明确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以D66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氧化程度样品的高温氧化实验,探索了CO2含量与燃烧状态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低温氧化过的原油、... 针对火驱尾气CO2含量界限与高温氧化状态关联性不明确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以D66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氧化程度样品的高温氧化实验,探索了CO2含量与燃烧状态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低温氧化过的原油、焦炭3种样品400℃高温氧化产生的CO2含量分别为12.29%、13.88%、17.98%,即原油氧化程度越高,其高温氧化产生的CO2含量越高,主要原因是低温氧化形成的含氧化合物在高温氧化过程中被转化为CO2。作为直接的判识指标,当CO2含量超过15.00%时可界定为高温燃烧。利用该指标分析了D66块先导试验井组与平面燃烧状态波及情况。结果表明,39%油井实现高温燃烧,转驱时间较长井组燃烧状态较好,井组匹配率可达70%以上。该项研究可为生产动态调控、火驱方案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状态 判识指标 CO2含量 物理模拟 高温氧化 D66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关中地区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树誉 李登科 景毅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综合应用“3S”技术是遥感监测向“业务化、定量化、系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3S”技术中的RS可进行实时火情动态监测、GPS可用于火点的快速查找和检验遥感监测的定位精度、GIS可用于制作精细化火情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对MODIS遥... 综合应用“3S”技术是遥感监测向“业务化、定量化、系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3S”技术中的RS可进行实时火情动态监测、GPS可用于火点的快速查找和检验遥感监测的定位精度、GIS可用于制作精细化火情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对MODIS遥感资料的通道特性和光谱特征分析,指出“3S”技术可以作为秸秆焚烧动态监测资料的处理流程和量化判识指标。实例证明了2004年在关中地区进行的麦秸秆焚烧监测应用效果是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秸秆焚烧 遥感监测 判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S-MODIS资料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树誉 景毅刚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对用MODIS资料进行火情监测的原理及通道特性进行厂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林火监测的资料处理流程和量化判识指标。
关键词 MODIS 原理 森林火情监测 处理流程 判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