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函数的层次判别回归
1
作者 黄明明 郭跃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9-200,215,共3页
层次判别回归把分类和回归统一成回归问题,在每个内部节点进行输入和输出空间的双聚类,输入空间的分类子空间可以自动从聚类中获得,再用层次概率分布模型计算判别子空间,构成输入空间由粗到精的概率分布,可以准确而且快速地实现高维数... 层次判别回归把分类和回归统一成回归问题,在每个内部节点进行输入和输出空间的双聚类,输入空间的分类子空间可以自动从聚类中获得,再用层次概率分布模型计算判别子空间,构成输入空间由粗到精的概率分布,可以准确而且快速地实现高维数据的检索。该文提出了利用核函数在输入空间先对样本进行核聚类,就能够有效降低非线性分类边界的影响,使得检索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函数 判别回归 层次判别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回归与局部判别分析的维数约简算法
2
作者 林平荣 孙亚新 文贵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1376,共6页
线性判别回归分类算法没有考虑到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回归与局部判别分析的维数约简算法(LDRFDR),同时利用类内和类间重构误差、以及类内和局部类间距离获得投影矩阵。其物理含义是为各个类尽量寻找相互之间离... 线性判别回归分类算法没有考虑到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回归与局部判别分析的维数约简算法(LDRFDR),同时利用类内和类间重构误差、以及类内和局部类间距离获得投影矩阵。其物理含义是为各个类尽量寻找相互之间离得最远的线性子空间,其中类内距离与类间距离还考虑数据的局部性,避免最大化相离太远的类间样本对优化目标造成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DRFDR算法的维数约简性能优于其它半监督维数约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回归 局部判别分析 局部重构 维数约减 线性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层判别回归树算法及其在遥感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增进 危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8,共7页
该文针对高维数据的快速聚类与回归问题及其在遥感图像分析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文中分析了改进的多层判别回归树的输入空间和和输出空间的联系 ,设计了改进的多层判别回归树的构造和检索算法 ,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算法复杂度 ,还给出... 该文针对高维数据的快速聚类与回归问题及其在遥感图像分析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文中分析了改进的多层判别回归树的输入空间和和输出空间的联系 ,设计了改进的多层判别回归树的构造和检索算法 ,并且分析了它们的算法复杂度 ,还给出了系统实现和测试结果 ,最后在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制导或弹道校正、遥感图像的城市绿化面积的估算以及纹理分析等应用领域进行了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分析 多层判别回归树算法 模式识别 图像理解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判别回归的跨域语音情感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宋鹏 李绍凯 +2 位作者 张雯婧 郑文明 赵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9-657,共9页
针对实际情况下训练和测试数据来自不同领域数据库导致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判别回归的跨域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引入最大均值差异和图拉普拉斯项作为域间联合距离度量,在减小概率分布差异的同时,很好地保留数据的... 针对实际情况下训练和测试数据来自不同领域数据库导致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判别回归的跨域语音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引入最大均值差异和图拉普拉斯项作为域间联合距离度量,在减小概率分布差异的同时,很好地保留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从而学习到一个可迁移的公共特征表示。其次,本文采用一种能量保持策略,以避免迁移过程中目标域信息的丢失。此外,通过引入判别回归项,利用已标记的源域样本在公共子空间中训练一个可迁移的判别回归模型。最后,为了使学习到的模型具有特征选择能力和鲁棒性,分别对投影矩阵和回归项施加L2,1范数约束。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相较于其他几种迁移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语音情感识别 判别回归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判别回归的最近-最远子空间分类鲁棒人脸识别
5
作者 姚强 韩红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4期160-164,242,共6页
针对人脸识别中小样本问题导致类依赖子空间不完善而严重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回归的最近-最远子空间分类算法。首先,基于线性判别回归,利用最近子空间分类器度量测试图像与单一类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所提出的最远... 针对人脸识别中小样本问题导致类依赖子空间不完善而严重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回归的最近-最远子空间分类算法。首先,基于线性判别回归,利用最近子空间分类器度量测试图像与单一类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所提出的最远子空间分类器度量测试图像与训练图像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最近、最远子空间分类器,利用类依赖子空间的不同特性完成人脸的分类识别。在三个公开的人脸数据库ORL、AR及扩展Yale B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分类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线性判别回归 小样本问题 最近子空间 最远子空间 最近-最远子空间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类标签关联度的有序核判别回归学习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克 田青 高航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40,共9页
有序离散类标号通常由原始连续标号按一定规则映射得到,因此它们彼此间是存在关联信息的,现有有序回归方法对此类关联信息的考虑仍然较少。首先提出一类有序标号间关联度的量化表示,进而将其与典型有序回归方法(Kernel discriminant lea... 有序离散类标号通常由原始连续标号按一定规则映射得到,因此它们彼此间是存在关联信息的,现有有序回归方法对此类关联信息的考虑仍然较少。首先提出一类有序标号间关联度的量化表示,进而将其与典型有序回归方法(Kernel discriminant learning for ordinal regression,KDLOR)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种结合类标号关联度的有序核判别回归学习方法(Kernel discriminant learning for ordinal regression using label membership,LM-KDLOR),最后通过在多个标准有序回归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回归 判别学习有序回归 类标签关联度 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及谱回归判别分析的近红外光谱固态发酵过程状态识别 被引量:5
7
作者 于霜 刘国海 +1 位作者 夏荣盛 江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了实现固态发酵过程状态的快速监测,以饲料蛋白固态发酵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饲料蛋白固态发酵过程状态定性识别研究。首先利用AntarisⅡ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40个固态发酵物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并采用... 为了实现固态发酵过程状态的快速监测,以饲料蛋白固态发酵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饲料蛋白固态发酵过程状态定性识别研究。首先利用AntarisⅡ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40个固态发酵物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并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获得的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谱回归判别分析(SRDA)法对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最近邻(NN)分类算法作为弱分类器建立固态发酵过程状态识别模型,并对测试集样本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提取的光谱特征建立的识别模型结果相比较,SRDA-NN识别模型获得的结果最佳,在测试集中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4.28%;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模型的准确率,将自适应提升法(Adaboost)与SRDA-NN方法结合,提出了Adaboost-SRDA-NN集成学习算法来建立饲料蛋白固态发酵过程状态的在线监测模型。通过Adaboost算法提升后的SRDA-NN模型预测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Adaboost-SRDA-NN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正确识别率达到100%。试验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校正过程中,SRDA方法能有效地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以实现维数约简;另外,Adaboost算法能很好地提升最终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近红外 特征提取 回归判别分析 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的候机楼室内快速定位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建立 穆涛 王怀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6-261,共6页
针对机场候机楼客流量大、室内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RKDA)的室内定位算法。在离线阶段,采集已知位置的接收信号强度(RSS)数据,使用SRKDA算法提取原始位置指纹(OLF)的非线性特征生成新的特征指纹库;在线... 针对机场候机楼客流量大、室内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RKDA)的室内定位算法。在离线阶段,采集已知位置的接收信号强度(RSS)数据,使用SRKDA算法提取原始位置指纹(OLF)的非线性特征生成新的特征指纹库;在线阶段,先使用SRKDA对待定位点的RSS数据进行处理,进而使用加权K最近邻(WKNN)算法进行位置估计。定位仿真实验中,在两个不同的定位场景中,所提算法在1. 5 m定位精度下的误差累积分布函数(CDF)和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91. 2%和88. 25%,相对于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WKNN模型分别提高了16. 7个百分点和18. 64个百分点,相对于KDA+WKNN模型分别提高了3. 5个百分点和9. 07个百分点;在大量离线样本(大于1 100条)的情况下,该算法数据处理时间远小于KPCA和KDA。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同时节省了数据处理时间,提高了定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判别分析 室内定位算法 接收信号强度 位置指纹 非线性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判决回归的快速人脸特征定位算法
9
作者 刘畅 毕笃彦 +1 位作者 熊磊 李岳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72-2475,共4页
提出一种在受限局部模型(constrained local models,CLMs)框架下基于判别回归的人脸表示方法,其对于非标记的人脸图像表述效果显著。该方法与树状模型相比,用很少参数表示响应图,高效地对未知的响应图进行重构,通过对其中回归方法进行优... 提出一种在受限局部模型(constrained local models,CLMs)框架下基于判别回归的人脸表示方法,其对于非标记的人脸图像表述效果显著。该方法与树状模型相比,用很少参数表示响应图,高效地对未知的响应图进行重构,通过对其中回归方法进行优化,实现鲁棒的形状参数更新,提高运算速度。在Multi-PI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效率优于其它主流算法,具有实时处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示 受限局部模型(CLM) 判别回归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化总投影误差优化一元回归分类的人脸识别
10
作者 潘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6-190,共5页
针对现有回归分类算法不能很好地考虑总类内投影误差而影响人脸识别鲁棒性的问题,提出最小化总投影误差(TPE)的一元回归分类算法。首先通过各个类投影矩阵计算所有训练数据的类内投影误差矩阵,并且借助特征分解找到一元旋转矩阵;然后利... 针对现有回归分类算法不能很好地考虑总类内投影误差而影响人脸识别鲁棒性的问题,提出最小化总投影误差(TPE)的一元回归分类算法。首先通过各个类投影矩阵计算所有训练数据的类内投影误差矩阵,并且借助特征分解找到一元旋转矩阵;然后利用一元旋转矩阵将每个训练图像向量转换为新的向量空间,并计算出每个类的特定投影矩阵;最后,根据一元旋转子空间中各个类的最小投影误差来完成人脸的识别。在人脸数据库ORL、FERET、扩展YaleB及一个户外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几种先进的回归分类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人脸识别 最小化总投影误差 一元回归分类 线性判别回归分类 旋转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4种初级结合型胆汁酸的多因素判别对胆汁成石性的判断价值
11
作者 玉忠裕 陈淑珍 余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文运用二值回归判别法探讨了胆汁中4种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含量变化对胆汁成石性的判断价值。根据52例测试数据得出4因素二类判别函数:Y=0.0395X_1-0.0386X_2+0.0185X_3+O.0586X_4-1.0513。87例自、回代结果表明,该判别函数在判断符合率... 本文运用二值回归判别法探讨了胆汁中4种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含量变化对胆汁成石性的判断价值。根据52例测试数据得出4因素二类判别函数:Y=0.0395X_1-0.0386X_2+0.0185X_3+O.0586X_4-1.0513。87例自、回代结果表明,该判别函数在判断符合率、错误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诸方面均较使用1种初级结合型胆汁酸作为判别指标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胆汁酸 二值回归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帧的多级分类手语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华强 潘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1-49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帧识别的多级分类的手语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HDR(多层判别回归)/DTW(动态时间规正)模板匹配多级分类方法。根据手语表达由多帧构成的特点,采用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定位获取手语词汇的关键帧,并提取其特征向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帧识别的多级分类的手语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HDR(多层判别回归)/DTW(动态时间规正)模板匹配多级分类方法。根据手语表达由多帧构成的特点,采用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定位获取手语词汇的关键帧,并提取其特征向量;根据手语词汇的关键帧采用HDR方法缩小搜索范围,然后采用DTW比较待识别的手语词特征与该范围内每一个手语词进行匹配比较,计算概率最大的为识别结果。这种方法在相同识别率的情况下比HMM识别方法速度提高近8.2%,解决了模板匹配法在大词汇量面前识别率快速下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语识别 多层判别回归方法 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AV环境感知中路标选取及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德伟 周阳 +1 位作者 杜佳 李伟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48-2052,共5页
为实现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UCAV)认知导航环境感知中路标的选取和位置求解,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多层判别回归(incremental hierarchical discriminant regression,IHDR)树的路标选取和定位方法。利用快速鲁棒性... 为实现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UCAV)认知导航环境感知中路标的选取和位置求解,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多层判别回归(incremental hierarchical discriminant regression,IHDR)树的路标选取和定位方法。利用快速鲁棒性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URF)算法提取的特征点描述矢量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组合为路标信息,构造IHDR树,实现已感知信息的存储记忆。UCAV进行环境感知时,若路标信息已知,以已知路标描述矢量对IHDR树检索,通过已知路标位置与检索输出位置之间误差的大小进行路标选取。若路标信息未知,以SURF算法提取环境中路标的描述矢量,并对IHDR树检索,通过比值法对输出路标进行提纯,以提纯后路标的位置作为对应路标的定位结果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选取设定位置误差内的路标,低噪声干扰下路标的定位具有高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 增量多层判别回归 快速鲁棒性特征 路标选取 路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流参数的雷暴潜势预报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柴瑞 王振会 +1 位作者 张其林 冯民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38-3640,3701,共4页
以南京站为中心、50km半径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为依据区分南京的雷暴与非雷暴,将2006~2008年6~8月的552个对流参数样本分别利用逐步选择法、逐步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进行因子筛选,将筛选出的与雷暴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 以南京站为中心、50km半径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为依据区分南京的雷暴与非雷暴,将2006~2008年6~8月的552个对流参数样本分别利用逐步选择法、逐步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进行因子筛选,将筛选出的与雷暴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分别应用Bayes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判别和神经网络的雷暴潜势预报方法进行预报。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判别法对雷暴的预报准确率为最高的78%,Baye判别分析法的误报率为最低的7.6%,综合预报准确率和误报率来看,Logistic回归判别法最适合于南京地区的雷暴潜势预报;最后将筛选出的预报因子做主成分分析,给出预报因子与雷暴的关系的相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参数 Bayes判别分析 Logistic回归判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DR的自主学习巡检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玉瑾 韩军 +1 位作者 赵庆喜 张红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315,320,共6页
针对无人机路径规划存在只适用于静态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飞行巡检方法。利用增量分层判别回归(IHDR)树存储无人机飞行经验,通过当前位置矢量搜索IHDR树,得到飞行控制量。根据当前位置与期望位置的偏差调整输出控制量,实现人造目标... 针对无人机路径规划存在只适用于静态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飞行巡检方法。利用增量分层判别回归(IHDR)树存储无人机飞行经验,通过当前位置矢量搜索IHDR树,得到飞行控制量。根据当前位置与期望位置的偏差调整输出控制量,实现人造目标的巡检。实验结果表明,与IHDR方法相比,该方法学习时间缩短12.2%,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适用于无人机巡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飞行 姿态学习 任务学习 增量分层判别回归 动态场景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对杂种松及其亲本的鉴别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栾启福 李彦杰 姜景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3-1088,共6页
为了在林木育种和良种推广过程中对杂种松的真实性进行简单、快速鉴别,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培育推广的2个杂种松及其3个亲本树种为研究材料,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各树种的针叶来采集数据,最后采用PLS-DA(偏最小回归-判别分析)方法建模对杂... 为了在林木育种和良种推广过程中对杂种松的真实性进行简单、快速鉴别,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培育推广的2个杂种松及其3个亲本树种为研究材料,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各树种的针叶来采集数据,最后采用PLS-DA(偏最小回归-判别分析)方法建模对杂种松及其亲本进行鉴别。结果表明,PLS-DA方法对杂种松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将杂种松及其亲本树种区别开来。因此,近红外光谱结合PLS-DA判别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鉴别松树中的杂种和纯种,相对于同工酶和分子标记等种质鉴别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值得在林木种质判别分析中进一步研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松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回归-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微分预处理及PCA-SRDA的多模型融合对红富士苹果产地溯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华 南梦迪 +3 位作者 李政浩 陈秋颖 李廷杰 郭俊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49-3255,共7页
苹果产地溯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探寻苹果产地溯源新方法,以红富士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新疆阿克苏、山东烟台、陕西洛川三个产地671个红富士苹果样本为试材,分别采集其590~1250 nm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然后基于分数阶微分(FD... 苹果产地溯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探寻苹果产地溯源新方法,以红富士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新疆阿克苏、山东烟台、陕西洛川三个产地671个红富士苹果样本为试材,分别采集其590~1250 nm的近红外透射光谱,然后基于分数阶微分(FD)及主成分分析(PCA)-谱回归判别分析(SRDA)进行多模型融合,构建红富士苹果产地溯源的集成学习模型。首先,将经过光谱校正后的光谱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利用分数阶微分预处理训练集光谱,获取不同阶次(取0~2阶,步长为0.1)的分数阶微分光谱;结合不同阶次的分数阶微分光谱及PCA-SRDA算法构建基学习器,将基学习器预测结果构成一个新训练集,并通过决策树算法完成模型融合,得到最终分类预测模型;随后,采用对应阶次的分数阶微分预处理测试集光谱,并基于已建立的基学习器,获得测试集相应的预测结果;最后,将预测结果构成一个新测试集,并基于已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输出最终的预测结果。按7∶3比例随机划分样本集,并进行200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不同阶次的分数阶微分预处理及线性判别分析(LDA)、SRDA、PCA-LDA、PCA-SRDA算法建立多模型融合集成学习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效果和较强的鲁棒性,其中,FD-PCA-SRDA多模型融合集成学习模型为最优,其训练集的平均精度为97.33%,标准差为0.49%,测试集的平均精度为94.84%,标准差为1.48%。故,分数阶微分技术及PCA-SRDA算法结合近红外透射光谱可成功、有效地实现苹果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分数阶微分 主成分分析-谱回归判别分析 苹果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检测的近红外光谱集成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胜晖 李灵巧 +2 位作者 刘彤 刘振丙 杨辉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0,共4页
针对黄龙病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了多特征提取模型和多分类器的柑橘黄龙病检测算法。将谱回归核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行融合进行特征提取,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利用Stacking策略融合完成分类任务。基于3个主... 针对黄龙病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了多特征提取模型和多分类器的柑橘黄龙病检测算法。将谱回归核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行融合进行特征提取,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利用Stacking策略融合完成分类任务。基于3个主要柑橘品种共1620条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单特征提取单分类器方法和多特征提取单分类器方法进行对比,集成分类模型的正确率可达98.52%,精度在98.57%以上,F2得分可达98.01%。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分类模型明显优于单特征提取单分类模型和多特征提取单分类模型,证明利用集成分类模型进行柑橘黄龙病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为其他领域的光谱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黄龙病 近红外光谱 回归判别分析 Stacking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雷暴潜势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瑞 曹晓霞 +3 位作者 王爱军 王冠 苗国荣 徐健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31-135,共5页
利用2015—2017年6—8月的552个探空样本,结合唐山市气象局为中心、半径5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应用动态聚类方法将唐山市区及周边的雷暴情况分为3类(分别记为1类、2类、3类),并应用雷达回波与闪电叠加资料验证了该分类的可靠性;用... 利用2015—2017年6—8月的552个探空样本,结合唐山市气象局为中心、半径5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应用动态聚类方法将唐山市区及周边的雷暴情况分为3类(分别记为1类、2类、3类),并应用雷达回波与闪电叠加资料验证了该分类的可靠性;用逐步选择法和逐步回归法探空样本中的对流参数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与雷暴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做主成分分析,给出预报因子与雷暴关系的相应解释,最后应用Bayes判别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判别雷暴潜势预报方法建立模型进行雷暴预报,得出预报方程,并在Logistic回归判别法中给出3类的预报概率,发现这2种方法对唐山市区雷暴的预报准确率都到达了70%以上,对唐山市区雷暴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对流参数 动态聚类 Bayes判别 Logistic回归判别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CENTRIST的遥感场景分类
20
作者 马瑾 袁宝华 王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1,139,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扩展CENTRIST纹理算子的遥感场景分类方法。它由更多邻域规模的三个子方案组成,不仅继承了CENTRIST的优点,而且编码了更多不同纹理的局部结构信息。通过三种不同模式的纹理算子来提取多通道图像纹理特征,通过谱回归判别分... 提出一种基于扩展CENTRIST纹理算子的遥感场景分类方法。它由更多邻域规模的三个子方案组成,不仅继承了CENTRIST的优点,而且编码了更多不同纹理的局部结构信息。通过三种不同模式的纹理算子来提取多通道图像纹理特征,通过谱回归判别分析进行分类识别。提出能够捕获多通道图像中互补信息的多通道eCT融合机制,以获得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在UC Merced标准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比CENTRIST效果更好,鲁棒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分类 CENTRIST 扩展CENTRIST 多通道描述符 回归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