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初说法图与法身信仰——初说法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殷光明
-
机构
敦煌研究院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共11页
-
文摘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胎。作者通过初转法轮图像的发展和演变,论证了法身佛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
关键词
初说法图
法身信仰
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莫高窟第207窟初说法图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殷博
-
机构
敦煌研究院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14AZD06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民族史研究”(14JJD770006)
-
文摘
莫高窟第207窟为回鹘时期重修的洞窟。通过参考相关佛典及图像,文章认为第207窟南、北壁说法图的内容均为释迦佛鹿野苑初说法。对图像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后,可发现这两铺初说法图中的图像元素不仅与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初说法作品十分相似,还可以从龟兹石窟群追溯至犍陀罗地区同题材作品。第207窟保存了敦煌石窟中目前已知绘制时间最晚的、仅见的通壁初说法图。第207窟的配置内容也蕴含了大乘与部派思想兼备的佛理。
-
关键词
初说法图
莫高窟
新疆石窟
犍陀罗
-
Keywords
painting of Buddha’s first sermon
Mogao Grottoes
Buddhist caves in Xinjiang
Gandhara
-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