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志德
卢福珍
+2 位作者
王忠吉
杜以东
刘国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共4页
近地表时间问题严重困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质量,进而影响到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圈闭识别和储层物性研究,可见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对微幅度构造油藏、岩性油气藏研究意义重大。以松辽盆地塔112三维地震工区高分辨率地...
近地表时间问题严重困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质量,进而影响到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圈闭识别和储层物性研究,可见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对微幅度构造油藏、岩性油气藏研究意义重大。以松辽盆地塔112三维地震工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为例,研究出一种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首先分析了地震资料处理中现有静校正技术的不足,阐述了应用微测井资料建立近地表模型的过程,剖析了初至折射波静校正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其低频分量不准确的原因,给出了应用表层数据库模型静校正量低频成分与初至折射波静校正量高频成分组合来解决近地表时间问题的技术策略。该技术在塔112三维地震工区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与单纯使用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相比,不仅消除了假构造现象,而且剖面叠加质量较高,有助于精细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
微幅度构造
表层数据库模型
初至折射静校正
组合
静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塬复杂地表非纵地震静校正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宝江
汪清辉
+3 位作者
冯会元
许健权
吴汉宁
于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目的更好地解决黄土塬地区非纵地震测线存在的严重静校正问题,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方法基于非纵勘探资料的特点,通过对多种静校正方法的对比试验分析,确定利用3D无射线追踪层析技术计算黄土塬地震静校正的方法。结果该方法消除了用常规...
目的更好地解决黄土塬地区非纵地震测线存在的严重静校正问题,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方法基于非纵勘探资料的特点,通过对多种静校正方法的对比试验分析,确定利用3D无射线追踪层析技术计算黄土塬地震静校正的方法。结果该方法消除了用常规方法处理黄土塬非纵地震资料时存在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避免了其他方法引起的低幅度构造假象。结论该方法在黄土塬地区取得良好的静校正效果,获得了高质量的非纵地震叠加剖面,并在实际井位部署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纵
初至
折射
波
静
校正
层析
静
校正
无射线追踪层析
静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校正对低幅度构造资料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吴琳
帕提幔
薛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28,195+6,共7页
在近地表高程变化不大而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常常是困扰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低幅度构造发育的地区,常常会由于静校正问题解决得不好,而直接影响到对低幅度构造的有效识别。...
在近地表高程变化不大而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常常是困扰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低幅度构造发育的地区,常常会由于静校正问题解决得不好,而直接影响到对低幅度构造的有效识别。本文通过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海外A作业区块实际资料的分析和试验对比,表明扩展广义互换静校正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低幅度构造区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长波长
静
校正
短波长
静
校正
初至折射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志德
卢福珍
王忠吉
杜以东
刘国友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文摘
近地表时间问题严重困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质量,进而影响到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圈闭识别和储层物性研究,可见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对微幅度构造油藏、岩性油气藏研究意义重大。以松辽盆地塔112三维地震工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为例,研究出一种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首先分析了地震资料处理中现有静校正技术的不足,阐述了应用微测井资料建立近地表模型的过程,剖析了初至折射波静校正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其低频分量不准确的原因,给出了应用表层数据库模型静校正量低频成分与初至折射波静校正量高频成分组合来解决近地表时间问题的技术策略。该技术在塔112三维地震工区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与单纯使用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技术相比,不仅消除了假构造现象,而且剖面叠加质量较高,有助于精细地质解释。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
微幅度构造
表层数据库模型
初至折射静校正
组合
静
校正
Keywords
high resolution
micro-amplitude structure
surface database model
initial refraction static calibration
combination static calibra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塬复杂地表非纵地震静校正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宝江
汪清辉
冯会元
许健权
吴汉宁
于强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4-28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5005-004-007HZ)
文摘
目的更好地解决黄土塬地区非纵地震测线存在的严重静校正问题,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方法基于非纵勘探资料的特点,通过对多种静校正方法的对比试验分析,确定利用3D无射线追踪层析技术计算黄土塬地震静校正的方法。结果该方法消除了用常规方法处理黄土塬非纵地震资料时存在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避免了其他方法引起的低幅度构造假象。结论该方法在黄土塬地区取得良好的静校正效果,获得了高质量的非纵地震叠加剖面,并在实际井位部署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非纵
初至
折射
波
静
校正
层析
静
校正
无射线追踪层析
静
校正
Keywords
off-line
refraction static correction
tomography static correction
non ray-tracing tomography static correction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校正对低幅度构造资料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吴琳
帕提幔
薛慧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28,195+6,共7页
文摘
在近地表高程变化不大而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常常是困扰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低幅度构造发育的地区,常常会由于静校正问题解决得不好,而直接影响到对低幅度构造的有效识别。本文通过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海外A作业区块实际资料的分析和试验对比,表明扩展广义互换静校正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低幅度构造区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长波长
静
校正
短波长
静
校正
初至折射静校正
Keywords
low-amplitude structure
long wavelength static correction
short wavelength static correction
first-breaks refraction static correc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表层数据库模型约束的组合静校正技术
陈志德
卢福珍
王忠吉
杜以东
刘国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塬复杂地表非纵地震静校正应用研究
王宝江
汪清辉
冯会元
许健权
吴汉宁
于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静校正对低幅度构造资料处理的影响
吴琳
帕提幔
薛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