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光辐射能的利用与分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何池全
李蕾
顾超
陆晓怡
-
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2-506,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B项目 (KZ95 1 B1 2 0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我国重要湿地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管理"项目
+1 种基金
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基金 ( 0 1 QN 68)
2 11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
-
文摘
毛果苔草湿地的物理过程观测设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实验站内 ,用美国CID公司出品的光合仪对典型湿地中几种优势植物的光合能力进行测定 ;在 80℃干燥的植物样品 (含各种不同的构件 ) ,粉碎后 ,分别称量约 1g左右 ,用美国公司Parr型氧弹式热量计测定 ;研究发现毛果苔草湿地建群种中毛果苔草的净光合速率最大 ,为 4 7 4 1μmol/m/s。以太阳总辐射能和生长季内光合有效辐射为基础计算出各器官的能量利用效率计 ,极大值是细根 ,分别为l 394 5 %和 3 1879% ,极小值是穗 ,分别为 0 0 0 2 0 %和 0 0 0 4 6 % ,毛果苔草种群的能量利用率为2 5 4 %。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地下部分的能量含量分布中毛果苔草群落的地下部分能量含量的平均值最大。这说明毛果苔草种群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并将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地下部分。在不同层次的能量含量分配中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地下部分的能量含量趋于递减。
-
关键词
毛果苔草
湿地生态系统
光合作用
初级生产效率
地下器官能量含量
-
Keywords
Carex lasiocarpa
Wetland ecosystem
Photosynthesis
Energy content
-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