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素局部用药对初级传入神经和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峰 赵云富 +1 位作者 姜晓钟 高爱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眶下神经干局部给药对大鼠初级传入神经和P物质的影响,探讨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潜在治疗意义。方法:2%辣椒素溶液直接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给药,对侧做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及1、2、3、4、5、6周电镜观察双侧眶下... 目的:观察辣椒素眶下神经干局部给药对大鼠初级传入神经和P物质的影响,探讨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潜在治疗意义。方法:2%辣椒素溶液直接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给药,对侧做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及1、2、3、4、5、6周电镜观察双侧眶下神经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区(CNV)P 物质(SP)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辣椒素给药后无髓神经纤维变性溶解,而有髓神经纤维完好;给辣椒素后CNV区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 <0.01),即SP含量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辣椒素局部神经干给药能选择性毁损初级传入神经中的无髓纤维,减少CNV区SP含量,提示辣椒素局部给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下神经干给药 免疫组织化学 辣椒素 三叉神经 初级传入神经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胸、腹、盆腔内脏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树林 李育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逆行追踪法,对家兔心、肺、肝、胃、肾、子宫和膀胱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内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分布节段范围广泛,又有相对集中的节段;内脏与内脏之间的部分分布...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逆行追踪法,对家兔心、肺、肝、胃、肾、子宫和膀胱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内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分布节段范围广泛,又有相对集中的节段;内脏与内脏之间的部分分布节段相互重叠,即使远距离相隔的内脏亦不例外,其中胸8~10节段是胸、腹、盆腔脏器共同重叠节段;各内脏的感觉均经交感和副交感两个途径传入,其中心、肺、肝、肾、子宫以交感途径占优势,胃和膀胱以副交感途径占优势。内脏器官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这种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传入神经 内脏 传入神经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后根节中不同周围感受野的初级传入神经无的分型和分布——HRP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秦秉志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分别测量了家兔后根节中HRP标记的来自腓肠皮神经、小腿三头肌肌支和膀胱壁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并用尼氏染色标本作了对照观察。根据所测神经元胞体直径分布图形,将后根节细胞分为小型、中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等5型。... 本文分别测量了家兔后根节中HRP标记的来自腓肠皮神经、小腿三头肌肌支和膀胱壁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并用尼氏染色标本作了对照观察。根据所测神经元胞体直径分布图形,将后根节细胞分为小型、中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等5型。前二型在构造上属于小暗(B)细胞;后三型属于大亮(A)细胞。皮神经注入例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小型和中小型细胞高达78.06%;肌支注入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的标记细胞增至48.67%。而膀胱壁随副交感神经传入至骶尾后根节的标记细胞各型分布与皮神经者相似;随交感神经传入腰段后根节者则与肌支者接近。本文讨论了后根节细胞的分型及各型细胞与所发出纤维粗细的关系。并结合中枢内的分布讨论了各型细胞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根节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分型 HRP法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酸敏感电流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萍 孙碧英 +2 位作者 李倩 王莹萍 戎伟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3-787,共5页
目的分析小鼠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上酸敏感电流的特征及药理学特性,初步探讨介导酸敏感电流的离子通道。方法运用活性荧光染料(DiI)逆行标记小鼠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不同pH值的细胞外液刺激... 目的分析小鼠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上酸敏感电流的特征及药理学特性,初步探讨介导酸敏感电流的离子通道。方法运用活性荧光染料(DiI)逆行标记小鼠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和分析不同pH值的细胞外液刺激诱发的酸敏感电流及与pH值的关系。在pH值5.0的细胞外液中(对照)分别添加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拮抗剂(30μmol/L benzamil和100μmol/L amiloride)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拮抗剂(10μmol/L capsazepine和10μmol/L rutheniumred),观察诱发酸敏感电流的变化。结果在DiI标记的52个神经元中的33个神经元上可记录到三种类型的内向电流(快、慢和持续型)。酸敏感电流的电流幅度均随pH值的降低而增大。30μmol/L benzamil和100μmol/L amiloride使快电流的瞬时成分和慢电流的电流幅度显著减小(P<0.05和P<0.01);10μmol/L capsazepine和10μmol/L rutheniumred能使持续型电流的电流幅度明显减小(均P<0.05)。结论小肠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元至少表达三种对酸反应的离子通道,分别是ASIC的两种不同亚型和TRP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神经 酸敏感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酸敏感离子通道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基因选择性表型转化在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
5
作者 肖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痛具有个体差异性。Adi Nitzan—Luques等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选用具有共同遗传背景的两种大鼠品系:高自残性(HA)和低自残性(LA)大鼠。首先建立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N... 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痛具有个体差异性。Adi Nitzan—Luques等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选用具有共同遗传背景的两种大鼠品系:高自残性(HA)和低自残性(LA)大鼠。首先建立脊神经结扎(SNL)模型。SNL术后6天,HA大鼠出现明显触诱发痛(伴频繁的舔足、抬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痛 初级传入神经 表型转化 基因选择 临床研究资料 外周神经损伤 个体差异性 神经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坐骨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定位投射—HRP跨越神经节追踪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继硕 秦秉志 吕少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39-48,135,共11页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 向家兔坐骨神经的分支一胫神经、腓神经、比目鱼肌(腓肠肌)神经、腓肠皮神经分别注入HRP溶液,跨越神经节追踪了各该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得到了下列几点规律性认识。1.来自皮肤的外感性传入纤维分布于后角浅层(Ⅰ—Ⅳ层),来自肌肉的Ia类粗纤维分布于后角深层及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2.外感性细纤维在后角Ⅱ、Ⅲ层有浓密的投射,各神经有特有的占位区。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不向Ⅱ、Ⅲ层投射。3.与痛党有关的Aδ、C纤维经Lissauer’s束投射向后角Ⅰ、Ⅱ层,其它感觉的外感性纤维经后索分布于后角Ⅳ层并有一部分入Ⅲ层。4.Ia类粗纤维经后索入灰质,首先在Ⅴ、Ⅵ层内侧部形成浓密的晶体形终末区并经Ⅵ层中央部向中间带外侧核区、前角运动核区(Ⅸ层)放散。粗纤维在后索内形成升、降支,向吻侧跨约10个节段逐节发出侧支终止在相当于Ⅴ、Ⅵ层内侧部处;向尾侧终止于骶、尾各节段的后连合核区。5.进入脊髓的各类纤维中,止于Ⅰ、Ⅱ层的细纤维跨节段最少;止于Ⅳ层的外感性纤维向吻侧跨2—3节,向尾侧直达尾髓;Ia类粗纤维跨节段范围最大,升支可达T_(9),降支直达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传入神经 脊髓 HRP跨越神经节追踪 坐骨神经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冲动在猫骶髓后连合核的汇聚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善学 赵华 +1 位作者 秦秉志 李继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5,共7页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在电刺激猪盆神经和胫神经或机械性刺激会阴部时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共记录了80个单位放电神经元,其中13个为无关单位.电反应类型有3种:长潜伏期长串反应,短潜伏期长串反...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在电刺激猪盆神经和胫神经或机械性刺激会阴部时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共记录了80个单位放电神经元,其中13个为无关单位.电反应类型有3种:长潜伏期长串反应,短潜伏期长串反应,抑制性反应.在所观察的对刺激呈有效反应的67个单位中,30个(44.78%)对躯体和内脏刺激均起反应,其中,12个对盆神经和胫神经传入冲动都起反应;18个对盆神经和会阴部躯体感受野的传入呈汇聚性反应.对会阴部感受野施加各种机械性刺激,鉴定此汇聚神经元为WDR神经元.67个有效反应单位中还有5个(7.46%)只对内脏传入冲动,32个(47.76%)仅对躯体传入冲动做出反应.本研究从电生理学上验证了本教研室在形态学上发现的盆腔内脏(膀胱)初级传入和坐骨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在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的汇聚,并对汇聚的类型和意义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髓后连合核 脊髓 初级传入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在初级感觉传入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曹东元 赵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4,共4页
谷氨酸被认为是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初级传入神经元兴奋时 ,谷氨酸既能向其中枢末端释放 ,与脊髓背角的相应受体结合 ;也能向脊神经的外周端释放 ,与外周神经末梢的谷氨酸受体结合。谷氨酸及位于脊髓和外周的受体共同介导初级... 谷氨酸被认为是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初级传入神经元兴奋时 ,谷氨酸既能向其中枢末端释放 ,与脊髓背角的相应受体结合 ;也能向脊神经的外周端释放 ,与外周神经末梢的谷氨酸受体结合。谷氨酸及位于脊髓和外周的受体共同介导初级感觉传入 ,特别是对痛觉传入进行调制和整合。谷氨酸和其他神经递质在初级感觉传入中也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受体 感觉 初级传入神经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
9
作者 董宏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3-113,共1页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以往的研究发现,炎症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可改变脊髓的内源性阿片系统,如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脑啡肽及强啡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其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多。但在利用放... μ、δ、κ阿片受体mRNA在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以往的研究发现,炎症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可改变脊髓的内源性阿片系统,如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脑啡肽及强啡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其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多。但在利用放射受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关节炎大鼠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关节炎大鼠 Κ阿片受体 κ受体 MRNA 多发性关节炎 初级传入神经 计算机图象分析 单发性关节炎 Δ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