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靶代谢组学分析马齿苋根茎叶中5类重要初生代谢产物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少平 李洲 +4 位作者 练冬梅 姚运法 赖正锋 吴松海 洪建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39-146,共8页
为了解马齿苋中重要初生代谢产物成分及其在不同部位相对含量及联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广靶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在马齿苋中检测到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糖及醇类、维生素等5类重要初生代谢产物分别含化合物69、59... 为了解马齿苋中重要初生代谢产物成分及其在不同部位相对含量及联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广靶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在马齿苋中检测到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糖及醇类、维生素等5类重要初生代谢产物分别含化合物69、59、36、21、8种;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在马齿苋根茎叶中,脂质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总体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次之,糖及醇、维生素含量较低;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维生素在叶部总体含量较高,有机酸在茎部总体含量较高,糖及醇在根茎叶部含量无明显差异。5类次生代谢产物所含的193种化合物在马齿苋根茎叶部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广靶代谢组学 初生代谢产物 化合物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处理对斜茎黄芪生长生理和初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婉婷 杨楠 +3 位作者 陈晨 郭晓瑞 唐中华 王洪政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以一种具有较高Se富集能力的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Se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初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 Se处理显著促进了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 以一种具有较高Se富集能力的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Se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初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 Se处理显著促进了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的伸长生长;100μmol·L^(-1) Se处理则具有相反效果。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结果与生长指标相一致,低浓度Se对斜茎黄芪叶片的光合作用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Se则对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Se含量逐渐增加,但Se的转运系数明显降低,100μmol·L^(-1)处理下Se转运系数比5μmol·L^(-1)处理降低了83.5%。通过对初生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低浓度Se处理主要上调了斜茎黄芪中与氨基酸代谢相关途径的代谢水平,而高浓度Se处理主要上调了与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关系密切的初生代谢产物的代谢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Se处理提高了斜茎黄芪光合作用水平以及与生长相关的初生代谢水平,从而促进了植株生长;高浓度Se处理下斜茎黄芪则通过降低Se向地上部的转运水平并将更多的初生代谢产物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从而提高了植株对Se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茎黄芪 硒处理 初生代谢产物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 在莴苣进化和代谢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3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闻玮玮和匡汉晖教授课题组在莴苣进化和代谢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189份包含野生和栽培莴苣材料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初生代谢产物及其在不同莴苣类型...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闻玮玮和匡汉晖教授课题组在莴苣进化和代谢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189份包含野生和栽培莴苣材料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初生代谢产物及其在不同莴苣类型间的变异,并挖掘到与莴苣初生代谢通路驯化及类型分化相关的多个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 研究团队 莴苣 华中农业大学 代谢通路 转录组 生物学研究 初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对野扇花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菊艳 杨远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6-1652,共7页
以2年生野扇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30%、60%、95%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野扇花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与光照条件的关系,为其合理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光强的减弱,野扇花的株高、地径、冠幅... 以2年生野扇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30%、60%、95%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野扇花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与光照条件的关系,为其合理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光强的减弱,野扇花的株高、地径、冠幅、分枝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最长枝枝长、叶长、叶宽、叶面积逐渐增大,且在60%遮光条件下植株的地径、分枝量、最长枝叶片数和节间长,以及叶鲜重和叶干重均表现出最佳状态;同时叶片含水量逐渐上升,比叶重显著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b值下降;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下降,淀粉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且全光照处理有利于初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积累.研究发现,野扇花在60%遮光处理下生长发育最好,其形态和观赏价值最佳,极度遮光不会抑制其正常生长;野扇花生长最适条件与其初级代谢产物积累最适条件不相同,它与植物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扇花 遮光 生长发育 光合色素 初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