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割RCHOP方案在老年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子琪 李文琪 +4 位作者 孙金淼 常宇 柳喜洋 张明智 张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7,共8页
目的:探究分割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多柔比星(doxorubicin)+泼尼松(prednisone)的(RCHOP方案)治疗65~80岁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目的:探究分割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多柔比星(doxorubicin)+泼尼松(prednisone)的(RCHOP方案)治疗65~80岁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37例65~80岁初治DLBCL患者,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分割RCHOP组、足量RCHOP组和减量RCHOP样组3组。所有患者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治疗4~8个周期。比较3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m-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割RCHOP组、足量RCHOP组和减量RCHOP样组的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d rate,ORR)分别为89.7%、90.3%、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割RCHOP组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d rate,CRR)为64.1%高于减量RCHOP样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与足量RCHOP组(66.1%)差别不大。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分割RCHOP组与足量RCHOP组的PFS和OS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割RCHOP组相比减量RCHOP样组改善了PFS(P=0.036),而两组的OS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和分割RCHOP方案对DLBCL患者PFS均有显著性影响(均P<0.05),IPI评分对DLBCL患者OS具有显著性影响(P<0.001)。分割RCHOP组白细胞减少及3~4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足量RCHO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2),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在65~80岁的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分割RCHOP方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耐受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RCHOP 方案 初治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 老年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与应用成效
2
作者 曾峥 万达伟 +4 位作者 陈薇 范乐勇 谌通通 丁爱萍 袁晟光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8-1164,共7页
目的通过制订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药物治疗路径并应用,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精细化用药以及控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初治DLBCL的药物治疗路径,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为基础,采用戴明环(PDCA)循... 目的通过制订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药物治疗路径并应用,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精细化用药以及控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初治DLBCL的药物治疗路径,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为基础,采用戴明环(PDCA)循环法进行行政干预,并以血液内科为试点科室,观察该科室初治DLBCL患者的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DRGs支付结余等经济性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实践情况。结果RG13干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支付结余亏损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初治DLBCL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及其应用,可以在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约治疗成本,减少DRG超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路径 初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