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9
篇文章
<
1
2
…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保当二号煤矿超长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罗迅
王鹏飞
张永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为探究小保当二号煤矿132202智能超长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压力显现规律,采用在线应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各液压支架的应力数据。结果显示,在超长工作面来压前工作面局部发生一次小规模压力显现;超长工作面开始初次来压具有分...
为探究小保当二号煤矿132202智能超长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压力显现规律,采用在线应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各液压支架的应力数据。结果显示,在超长工作面来压前工作面局部发生一次小规模压力显现;超长工作面开始初次来压具有分区来压的特点,机尾侧率先来压,之后工作面机头侧和中部陆续来压,且工作面机尾侧来压强度整体高于机头侧。超长工作面初次来压总持续时间约29 h,其中整个工作面强烈来压持续时间约7.0 h;工作面机头侧初次来压步距约79.6 m,工作面中部初次来压步距75.6~82.6 m,平均78 m,机尾侧初次来压步距约74.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工作面
初次来压
在线应力监测
分区
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突出厚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控制技术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贤达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7-78,92,共3页
为解决突出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特定环境下顶板难垮落及其带来的顶板压力与瓦斯涌出安全问题,在工作面初采前通过在支架后方顶板及帮部实施震动炮预裂技术,实现了顶板松动预裂和强度弱化;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的对比分析,对顶板预裂垮落情况...
为解决突出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特定环境下顶板难垮落及其带来的顶板压力与瓦斯涌出安全问题,在工作面初采前通过在支架后方顶板及帮部实施震动炮预裂技术,实现了顶板松动预裂和强度弱化;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的对比分析,对顶板预裂垮落情况、支架工作阻力与来压步距、推进度与瓦斯抽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浅孔爆破预裂技术应用后,初次来压步距在18 m左右,来压周期缩短5 d,工作面初次来压得到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厚煤层
大采高
初次来压
顶板预裂
来压
步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采场初次来压顶板砂土层载荷传递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黄庆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3,共3页
通过实测发现了厚砂土层载荷传递现象,提出了顶板关键层载荷层载荷传递因子的概念。运用动态载荷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出了初次来压期间厚砂土层的“拱形”和“弧拱形”破坏特征,建立了载荷传递力学模型,得出了初次来压载荷传递因子的计...
通过实测发现了厚砂土层载荷传递现象,提出了顶板关键层载荷层载荷传递因子的概念。运用动态载荷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出了初次来压期间厚砂土层的“拱形”和“弧拱形”破坏特征,建立了载荷传递力学模型,得出了初次来压载荷传递因子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厚砂土层
初次来压
载荷传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及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确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3,共4页
以黄沙矿2上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对试验工作面的老顶初次垮落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建立老顶—工作面基本力学模型,分析老顶首次破断时的极限弯矩,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l的求解方程,计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2.4m,并利...
以黄沙矿2上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对试验工作面的老顶初次垮落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建立老顶—工作面基本力学模型,分析老顶首次破断时的极限弯矩,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l的求解方程,计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2.4m,并利用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的选择提供预测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顶
初次来压
步距
瓦斯抽放
椭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有朝
吴秀仪
+1 位作者
刘长武
曾德建
《煤炭科技》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老顶初次来压是一种十分剧烈的矿山压力显现现象,多数情况下,工作面来压最猛烈、最难控制的是老顶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前后,工作面端部底板是破坏深度较大处,对底板存在承压含水层的煤层也是易发生透水的危险地段。应用弹塑性理论进行...
老顶初次来压是一种十分剧烈的矿山压力显现现象,多数情况下,工作面来压最猛烈、最难控制的是老顶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前后,工作面端部底板是破坏深度较大处,对底板存在承压含水层的煤层也是易发生透水的危险地段。应用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建立了计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的理论公式,并提出了初次来压时预防底板突水的措施,可供开采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煤层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来压
底板破坏
突水
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鸡兔井沟谷地形下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晓振
石飞
+1 位作者
朱卫兵
李新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活鸡兔井21306工作面初次来压实测资料与地表地貌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浅埋煤层沟谷地形下的初次来压规律。中下部初次来压步距34.5m,来压强度与持续长度均较大;中上部来压有所延迟,约41.5m,来压相对缓和。上煤层遗留的走向煤柱与沟...
通过活鸡兔井21306工作面初次来压实测资料与地表地貌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浅埋煤层沟谷地形下的初次来压规律。中下部初次来压步距34.5m,来压强度与持续长度均较大;中上部来压有所延迟,约41.5m,来压相对缓和。上煤层遗留的走向煤柱与沟谷的分布特征是造成工作面内呈现分段初次来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沟谷
初次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初次来压步距下三角式扇形卸压初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继和
王延润
+1 位作者
刘明明
李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46,共5页
为解决中硬岩层采场初次来压步距长、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恒煤业4-1煤层411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三角式扇形初采分段卸压的顶板控制方式及三角式扇形初采技术。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将开切眼与工...
为解决中硬岩层采场初次来压步距长、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恒煤业4-1煤层411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三角式扇形初采分段卸压的顶板控制方式及三角式扇形初采技术。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将开切眼与工作面上下两巷非垂直布置,初采时,一端固定,推采另一端,将常规矩形工作面各级整体基本顶转化为依次分段断裂基本顶,以消除矩形初采工作面基本顶整体初次断裂来压给生产带来的冲击性危害。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式扇形初采方式,初采期间41107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且增加了工作面开切眼三角煤区段放顶煤循环产量,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同时,实现了长初次来压步距条件下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综放开采
三角式扇形初采
分段卸
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硬顶板条件下老顶初次来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毅
丁可可
+2 位作者
孙增飞
满健康
梁顺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
卧龙湖矿首采103工作面顶板受火成岩侵入,属坚硬顶板,国内外研究表明该类顶板一般矿压显现较为强烈。根据103工作面实际生产技术条件,沿工作面长度方向设上、中、下3个测站,对末前排支柱进行"三量"观测,通过对支柱阻力及顶底...
卧龙湖矿首采103工作面顶板受火成岩侵入,属坚硬顶板,国内外研究表明该类顶板一般矿压显现较为强烈。根据103工作面实际生产技术条件,沿工作面长度方向设上、中、下3个测站,对末前排支柱进行"三量"观测,通过对支柱阻力及顶底板移近量的分析可以得到,老顶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阻力较直接顶垮落阶段大幅度增加,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速度达到峰值且工作面顶底板相对移近量达到最大值。为加强工作面安全度提出一些支护对策,提高支柱载荷、加强切顶排支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老顶
初次来压
矿
压
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壁首采工作面采场基本顶初次来压薄板模型的辛解算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晓东
杲旭日
+1 位作者
陈阳
王顺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42-4350,共9页
采场基本顶矩形薄板模型的求解直接受边界条件的影响,其理论精确解只在对边简支条件下采用半解析法得以解决,缺少统一合理的理论方法。基本顶薄板模型随工作面推进先后形成四边固支、对边简支和四边简支的边界条件,从薄板弯曲问题控制...
采场基本顶矩形薄板模型的求解直接受边界条件的影响,其理论精确解只在对边简支条件下采用半解析法得以解决,缺少统一合理的理论方法。基本顶薄板模型随工作面推进先后形成四边固支、对边简支和四边简支的边界条件,从薄板弯曲问题控制方程入手,使用基本力学量为对偶变量,构造出Hamilton体系并利用辛几何方法理性求解,给出了该类问题不同边界条件下统一的辛解析解。由本征向量辛正交的特性,求解算法稳定、收敛快速,实例验证计算正确,为顶板来压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解算
基本顶
薄板
初次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顶分层厚度对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鹏博
侯忠杰
+1 位作者
罗小新
张杰
《陕西煤炭》
2007年第1期26-28,48,共4页
以南梁煤矿20109工作面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研究老顶不同分层厚度对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为预测该区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进而防治大面积来压灾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浅埋煤层
数值模拟
分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老顶初次来压与老顶周期来压
被引量:
6
11
作者
王宝刚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51-52,共2页
掌握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与底板强度支柱和撑力等关系及其特点 ,以便采取措施 ,防止冒顶 。
关键词
老顶
初次来压
周期
来压
底板
强度
支柱
撑力
冒顶
顶板管理
回采工作面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鹏
《西北煤炭》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根据陕北浅埋煤层存在的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过大的现象,以大柳塔煤矿20601工作面为原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基岩分层厚度分别为15、25、35、45m的四种情况,结果表明基岩分...
根据陕北浅埋煤层存在的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过大的现象,以大柳塔煤矿20601工作面为原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基岩分层厚度分别为15、25、35、45m的四种情况,结果表明基岩分层厚度对工作面老顶的初次破断步距影响成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浅埋煤层
数值模拟
基岩分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晓煜
赵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3-325,共3页
以平朔井工二矿11#煤首采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条件下采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预测初次来压步距,指导工作面制订科学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实体煤
采空区
初次来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四东矿复杂条件下半孤岛工作面初次来压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余刚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针对淮南矿区潘四东矿11213半孤岛工作面初采期间复杂的开采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工程类比、理论计算等研究方法对11213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进行评估,并构建了断层影响下的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实现了11213工作面安全高效...
针对淮南矿区潘四东矿11213半孤岛工作面初采期间复杂的开采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工程类比、理论计算等研究方法对11213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进行评估,并构建了断层影响下的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实现了11213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并为类似工作面初次来压的预计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孤岛工作面
断层
初次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早阳
李丹宁
+1 位作者
西成峰
崔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15,共9页
综采工作面来压状况作为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准确地预测综采面来压趋势,不仅能辅助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井下支护方案,对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构建了一种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模型,通过选...
综采工作面来压状况作为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准确地预测综采面来压趋势,不仅能辅助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井下支护方案,对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构建了一种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大同矿区近浅埋煤层与综采工作面来压有着显著影响的8个完整性好的因素作为特征,以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作为输出,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GBDT构建近浅埋煤层初次来压预测模型。首先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随后以GBDT集成学习方法构建初次来压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训练好的GBDT进行超参数优化,最后以各个特征对所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影响权重进行排序,为来压机理分析提供参考指标,并与GBDT或Adaboos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SO-GBDT在预测近浅埋煤层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时,RMSE和R^(2)性能评估指标均取得了更好的结果,相较于GBD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PSO-GBDT在构建以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为输出的模型中,R^(2)指标分别提高了7.2%和6.8%, RMSE指标分别降低了39%和42%。除此之外,PSO-GBDT与Adaboos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SO-GBDT建模方法的预测性能优势显著,该方法以高性能和多因素的特点计算综采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为准确地预测综采面初次来压趋势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来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梯度提升树
近浅埋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会朝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每一工作面的初次来压都会不同,尤其是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的初次来压的分析和来压的步距的掌握,对于指导生产、防止顶板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首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彭庄煤矿首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的安全防范措施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伯元
张华清
+1 位作者
潘峰
唐中华
《煤矿开采》
2007年第2期87-88,98,共3页
排查了首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矿压、水灾、有害气体等各类安全隐患,并分别采取措施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治理,确保了工作面初采危险期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探放水
上下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刘伟
彭新坡
《山西焦煤科技》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针对祁南煤矿34下4综采工作面采用7.0 m×3.0 m的大断面开切眼,利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的垂直应力及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
针对祁南煤矿34下4综采工作面采用7.0 m×3.0 m的大断面开切眼,利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的垂直应力及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数值模拟
FLAC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申银朋
《煤炭科技》
2022年第6期22-24,共3页
为研究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压力显现情况,综合运用巷道位移、微震频次、支架载荷、钻屑和围岩应力在线监测等方法,分别对郭家河煤矿1309、1310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初次垮落范围内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及其矿压显现进行研究...
为研究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压力显现情况,综合运用巷道位移、微震频次、支架载荷、钻屑和围岩应力在线监测等方法,分别对郭家河煤矿1309、1310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初次垮落范围内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及其矿压显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的强度较小,冲击危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初次来压
冲击危险
电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离薄煤层联合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洪
《煤矿现代化》
2019年第3期63-65,69,共4页
西山矿务局官地矿2号煤、3号煤层均属于较薄煤层,两层煤平均距离为6.5m,运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现场跟踪观测等手段,研究了3318工作面顶板初次破断机理。通过建立力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21.4m。采用数值软件对工...
西山矿务局官地矿2号煤、3号煤层均属于较薄煤层,两层煤平均距离为6.5m,运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现场跟踪观测等手段,研究了3318工作面顶板初次破断机理。通过建立力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21.4m。采用数值软件对工作面开采进行模拟,发现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在20~25m。在工作面开采期间现场跟踪观测表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在22.95m左右。该顶板初次来压研究可为其他类似近距离煤层矿井顶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初次来压
断裂步距
3DEC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保当二号煤矿超长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罗迅
王鹏飞
张永安
机构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陕西煤炭》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文摘
为探究小保当二号煤矿132202智能超长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的压力显现规律,采用在线应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各液压支架的应力数据。结果显示,在超长工作面来压前工作面局部发生一次小规模压力显现;超长工作面开始初次来压具有分区来压的特点,机尾侧率先来压,之后工作面机头侧和中部陆续来压,且工作面机尾侧来压强度整体高于机头侧。超长工作面初次来压总持续时间约29 h,其中整个工作面强烈来压持续时间约7.0 h;工作面机头侧初次来压步距约79.6 m,工作面中部初次来压步距75.6~82.6 m,平均78 m,机尾侧初次来压步距约74.7 m。
关键词
超长工作面
初次来压
在线应力监测
分区
来压
Keywords
ultra-long working face
initial weighting
online stress monitoring
partition weighting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突出厚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控制技术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贤达
机构
潞安化工集团寺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7-78,92,共3页
文摘
为解决突出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特定环境下顶板难垮落及其带来的顶板压力与瓦斯涌出安全问题,在工作面初采前通过在支架后方顶板及帮部实施震动炮预裂技术,实现了顶板松动预裂和强度弱化;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的对比分析,对顶板预裂垮落情况、支架工作阻力与来压步距、推进度与瓦斯抽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浅孔爆破预裂技术应用后,初次来压步距在18 m左右,来压周期缩短5 d,工作面初次来压得到合理控制。
关键词
突出厚煤层
大采高
初次来压
顶板预裂
来压
步距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采场初次来压顶板砂土层载荷传递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黄庆享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04009)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4183)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05)。
文摘
通过实测发现了厚砂土层载荷传递现象,提出了顶板关键层载荷层载荷传递因子的概念。运用动态载荷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出了初次来压期间厚砂土层的“拱形”和“弧拱形”破坏特征,建立了载荷传递力学模型,得出了初次来压载荷传递因子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厚砂土层
初次来压
载荷传递因子
Keywords
Dynamic loads
Failure (mechanical)
Soil mechanics
分类号
TD3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及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确定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3,共4页
基金
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追加奖励资金(研究生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1YZ09)
文摘
以黄沙矿2上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对试验工作面的老顶初次垮落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建立老顶—工作面基本力学模型,分析老顶首次破断时的极限弯矩,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l的求解方程,计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2.4m,并利用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的选择提供预测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老顶
初次来压
步距
瓦斯抽放
椭抛带
Keywords
main roof
initial weighting interval
gas drainage
elliptic parabolic zone
分类号
TD3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有朝
吴秀仪
刘长武
曾德建
机构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庞煤矿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煤炭科技》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4064)
文摘
老顶初次来压是一种十分剧烈的矿山压力显现现象,多数情况下,工作面来压最猛烈、最难控制的是老顶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前后,工作面端部底板是破坏深度较大处,对底板存在承压含水层的煤层也是易发生透水的危险地段。应用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建立了计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的理论公式,并提出了初次来压时预防底板突水的措施,可供开采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煤层时借鉴。
关键词
初次来压
底板破坏
突水
弹性理论
Keywords
first weighting
floor damage
water bursting
elastic theory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鸡兔井沟谷地形下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晓振
石飞
朱卫兵
李新华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2006A001)
文摘
通过活鸡兔井21306工作面初次来压实测资料与地表地貌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浅埋煤层沟谷地形下的初次来压规律。中下部初次来压步距34.5m,来压强度与持续长度均较大;中上部来压有所延迟,约41.5m,来压相对缓和。上煤层遗留的走向煤柱与沟谷的分布特征是造成工作面内呈现分段初次来压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浅埋煤层
沟谷
初次来压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初次来压步距下三角式扇形卸压初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继和
王延润
刘明明
李波
机构
山西朔州平鲁区龙矿大恒煤业有限公司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46,共5页
文摘
为解决中硬岩层采场初次来压步距长、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大恒煤业4-1煤层411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三角式扇形初采分段卸压的顶板控制方式及三角式扇形初采技术。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将开切眼与工作面上下两巷非垂直布置,初采时,一端固定,推采另一端,将常规矩形工作面各级整体基本顶转化为依次分段断裂基本顶,以消除矩形初采工作面基本顶整体初次断裂来压给生产带来的冲击性危害。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式扇形初采方式,初采期间41107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且增加了工作面开切眼三角煤区段放顶煤循环产量,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同时,实现了长初次来压步距条件下安全回采。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综放开采
三角式扇形初采
分段卸
压
Keywords
first weighting interval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triangle fan shaped initial mining
sectional pressure released
分类号
TD82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硬顶板条件下老顶初次来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毅
丁可可
孙增飞
满健康
梁顺
机构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钱营孜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
文摘
卧龙湖矿首采103工作面顶板受火成岩侵入,属坚硬顶板,国内外研究表明该类顶板一般矿压显现较为强烈。根据103工作面实际生产技术条件,沿工作面长度方向设上、中、下3个测站,对末前排支柱进行"三量"观测,通过对支柱阻力及顶底板移近量的分析可以得到,老顶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阻力较直接顶垮落阶段大幅度增加,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速度达到峰值且工作面顶底板相对移近量达到最大值。为加强工作面安全度提出一些支护对策,提高支柱载荷、加强切顶排支护等。
关键词
坚硬顶板
老顶
初次来压
矿
压
显现
分类号
TD322.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壁首采工作面采场基本顶初次来压薄板模型的辛解算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晓东
杲旭日
陈阳
王顺东
机构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辽宁省岩土与结构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42-43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74046,No.51574055)~~
文摘
采场基本顶矩形薄板模型的求解直接受边界条件的影响,其理论精确解只在对边简支条件下采用半解析法得以解决,缺少统一合理的理论方法。基本顶薄板模型随工作面推进先后形成四边固支、对边简支和四边简支的边界条件,从薄板弯曲问题控制方程入手,使用基本力学量为对偶变量,构造出Hamilton体系并利用辛几何方法理性求解,给出了该类问题不同边界条件下统一的辛解析解。由本征向量辛正交的特性,求解算法稳定、收敛快速,实例验证计算正确,为顶板来压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辛解算
基本顶
薄板
初次来压
Keywords
symplectic solution
main roof
thin plate
first weighting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顶分层厚度对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鹏博
侯忠杰
罗小新
张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陕西煤炭》
2007年第1期26-28,48,共4页
文摘
以南梁煤矿20109工作面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研究老顶不同分层厚度对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为预测该区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进而防治大面积来压灾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浅埋煤层
数值模拟
分层厚度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老顶初次来压与老顶周期来压
被引量:
6
11
作者
王宝刚
机构
鹤岗矿业集团益新公司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51-52,共2页
文摘
掌握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与底板强度支柱和撑力等关系及其特点 ,以便采取措施 ,防止冒顶 。
关键词
老顶
初次来压
周期
来压
底板
强度
支柱
撑力
冒顶
顶板管理
回采工作面
岩性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鹏
机构
甘肃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西北煤炭》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摘
根据陕北浅埋煤层存在的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过大的现象,以大柳塔煤矿20601工作面为原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基岩分层厚度分别为15、25、35、45m的四种情况,结果表明基岩分层厚度对工作面老顶的初次破断步距影响成线性增加。
关键词
初次来压
步距
浅埋煤层
数值模拟
基岩分层厚度
分类号
TD3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晓煜
赵辉
机构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二矿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3-325,共3页
文摘
以平朔井工二矿11#煤首采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条件下采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预测初次来压步距,指导工作面制订科学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实体煤
采空区
初次来压
数值模拟
Keywords
short distance coal bed
entity coal
gob areas
first roof pre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7.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3.8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四东矿复杂条件下半孤岛工作面初次来压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余刚
机构
淮南矿业集团勘察设计院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文摘
针对淮南矿区潘四东矿11213半孤岛工作面初采期间复杂的开采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工程类比、理论计算等研究方法对11213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进行评估,并构建了断层影响下的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实现了11213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并为类似工作面初次来压的预计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半孤岛工作面
断层
初次来压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早阳
李丹宁
西成峰
崔耀
机构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15,共9页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020CXGC011501)
神东保德“综采放顶煤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资助项目(00000050048)
天玛智控重点科技资助项目(2022TMO18-C1)
文摘
综采工作面来压状况作为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准确地预测综采面来压趋势,不仅能辅助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井下支护方案,对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构建了一种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大同矿区近浅埋煤层与综采工作面来压有着显著影响的8个完整性好的因素作为特征,以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作为输出,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GBDT构建近浅埋煤层初次来压预测模型。首先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随后以GBDT集成学习方法构建初次来压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训练好的GBDT进行超参数优化,最后以各个特征对所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影响权重进行排序,为来压机理分析提供参考指标,并与GBDT或Adaboos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SO-GBDT在预测近浅埋煤层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时,RMSE和R^(2)性能评估指标均取得了更好的结果,相较于GBD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PSO-GBDT在构建以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为输出的模型中,R^(2)指标分别提高了7.2%和6.8%, RMSE指标分别降低了39%和42%。除此之外,PSO-GBDT与Adaboost人工调参建模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SO-GBDT建模方法的预测性能优势显著,该方法以高性能和多因素的特点计算综采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为准确地预测综采面初次来压趋势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初次来压
粒子群优化算法
梯度提升树
近浅埋煤层
Keywords
pressure analysi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near shallow coal seam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6
作者
赵会朝
机构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文摘
每一工作面的初次来压都会不同,尤其是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的初次来压的分析和来压的步距的掌握,对于指导生产、防止顶板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首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应用
分类号
TD823.1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彭庄煤矿首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的安全防范措施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李伯元
张华清
潘峰
唐中华
机构
鲁能集团菏泽煤电公司生产技术部
出处
《煤矿开采》
2007年第2期87-88,98,共3页
文摘
排查了首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矿压、水灾、有害气体等各类安全隐患,并分别采取措施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治理,确保了工作面初采危险期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探放水
上下隅角
分类号
TD327.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刘伟
彭新坡
机构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祁南煤矿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山西焦煤科技》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基金
北京市建工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KJ201214)
文摘
针对祁南煤矿34下4综采工作面采用7.0 m×3.0 m的大断面开切眼,利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的垂直应力及水平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初次来压
数值模拟
FLAC2D
Keywords
Fully -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Initial pressure
Numerical sinmlation
FLAC2D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申银朋
机构
徐矿集团郭家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科技》
2022年第6期22-24,共3页
文摘
为研究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压力显现情况,综合运用巷道位移、微震频次、支架载荷、钻屑和围岩应力在线监测等方法,分别对郭家河煤矿1309、1310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初次垮落范围内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及其矿压显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的强度较小,冲击危险性较低。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初次来压
冲击危险
电液控
Keywords
extra thick coal seam
initial weighting
shock hazard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薄煤层联合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洪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华煤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煤矿现代化》
2019年第3期63-65,69,共4页
文摘
西山矿务局官地矿2号煤、3号煤层均属于较薄煤层,两层煤平均距离为6.5m,运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现场跟踪观测等手段,研究了3318工作面顶板初次破断机理。通过建立力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21.4m。采用数值软件对工作面开采进行模拟,发现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在20~25m。在工作面开采期间现场跟踪观测表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在22.95m左右。该顶板初次来压研究可为其他类似近距离煤层矿井顶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初次来压
断裂步距
3DEC数值模拟
Keywords
close range coal seam
first weighting
break distance
3DEC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保当二号煤矿超长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张罗迅
王鹏飞
张永安
《陕西煤炭》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突出厚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控制技术应用与分析
袁贤达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埋采场初次来压顶板砂土层载荷传递研究
黄庆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及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确定
张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张有朝
吴秀仪
刘长武
曾德建
《煤炭科技》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活鸡兔井沟谷地形下初次来压规律分析
王晓振
石飞
朱卫兵
李新华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长初次来压步距下三角式扇形卸压初采技术研究
杨继和
王延润
刘明明
李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坚硬顶板条件下老顶初次来压规律研究
王毅
丁可可
孙增飞
满健康
梁顺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长壁首采工作面采场基本顶初次来压薄板模型的辛解算
赵晓东
杲旭日
陈阳
王顺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老顶分层厚度对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的影响
李鹏博
侯忠杰
罗小新
张杰
《陕西煤炭》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析老顶初次来压与老顶周期来压
王宝刚
《煤炭技术》
CAS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岩分层厚度对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刘鹏
《西北煤炭》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特征模拟研究
徐晓煜
赵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潘四东矿复杂条件下半孤岛工作面初次来压分析研究
余刚
《内燃机与配件》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PSO-GBDT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预测研究
吴早阳
李丹宁
西成峰
崔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建矿井首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赵会朝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彭庄煤矿首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的安全防范措施
李伯元
张华清
潘峰
唐中华
《煤矿开采》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某煤矿工作面初次来压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刘伟
彭新坡
《山西焦煤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侏罗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研究
申银朋
《煤炭科技》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近距离薄煤层联合开采顶板初次来压研究
王洪
《煤矿现代化》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