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氯离子对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永瑞 王丹 +1 位作者 徐宇丽 魏长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8,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酯)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1~0.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4),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0.47%~8...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酯)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1~0.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4),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0.47%~81.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60%~8.35%之间。对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低温炒籽对于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生成没有影响。将油样加热至160℃~200℃范围内,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的生成随温度的升高以而增加,但增加不明显。将油样加热至200℃时,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的生成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不显著。但将油样加热至200℃时,随着氯离子含量的增加,初榨胡麻油中3-MCPD酯呈显著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 初榨胡麻油 3-氯丙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