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婚姻成本:中国青年初显成人期的出现之因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樱洁 潘彦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27,21,共7页
结婚生子作为青年人进入成年期的关键事件,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了青年人进入人生的全新阶段,即初显成人期。已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青年的初显成人期,且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描述中国青年初显成人期的特征。本文使用CLDS2016调查数据,考察... 结婚生子作为青年人进入成年期的关键事件,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了青年人进入人生的全新阶段,即初显成人期。已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青年的初显成人期,且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描述中国青年初显成人期的特征。本文使用CLDS2016调查数据,考察影响中国青年进入初显成人期的根本原因及特征。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证明,结婚成本的增加对于城乡男性青年初婚年龄的延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于西方社会,本土化的结构性情境变量(城乡二元结构)和文化性情境变量(男权意识和家族文化)会导致中国青年被动性延长初婚年龄,进入初显成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显成人期 初婚年龄 结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职与青年“初显成人期”——基于2016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1,共7页
"初显成人期"是指青年在成年之后仍然没有完全履行个人责任,并不断探索自己人生定位的人生历程。本文将青年人获得初职认为其正式结束"初显成人期"开始步入完整意义的成人期的标志,并通过对影响初职的因素分析得到... "初显成人期"是指青年在成年之后仍然没有完全履行个人责任,并不断探索自己人生定位的人生历程。本文将青年人获得初职认为其正式结束"初显成人期"开始步入完整意义的成人期的标志,并通过对影响初职的因素分析得到当代中国青年"初显成人期"的时间长短仍然直接地受代际关系影响,研究同时发现教育是青年"初显成人期"职业资本获得的最有效和最快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显成人期 初职 教育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显成人期”:阶段特征与累积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蔓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共11页
处于青年期与成人期之间的"初显成人期"是青年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本文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和"毕生发展观"将该研究范式扩展至对整体人生境遇的考察,研究青年角色的转化和顺序安排对于"成人期"的影响。本... 处于青年期与成人期之间的"初显成人期"是青年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本文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和"毕生发展观"将该研究范式扩展至对整体人生境遇的考察,研究青年角色的转化和顺序安排对于"成人期"的影响。本文使用2016年中山大学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通过重复事件史模型,发现受教育程度提高与迁移经历是"初显成人期"的重要事件—初职、初婚和初育年龄提高的原因。其次,"初显成人期"的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成年期"收入获得的提高;而选择"先立业后成家"的青年,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都更高。这说明,当代青年应该在"初显成人期"通过教育和迁移流动探索人生可能性,以找到符合自身价值的工作与伴侣,在该时期累积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是其成年后获得理想收入和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职 初婚 初育 初显成人期 重复事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性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池静旻 何汝勤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4,共7页
本文采用中国劳动力调查(CLDS2016)的数据,借阿奈特"初显成人期"的理论探究我国女性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影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女性初婚-初育间隔的不同因素。除了影响两地... 本文采用中国劳动力调查(CLDS2016)的数据,借阿奈特"初显成人期"的理论探究我国女性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影响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女性初婚-初育间隔的不同因素。除了影响两地区的共同因素初婚年龄和出生年代以外,对于东部地区,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对于中西部地区,教育程度、迁移经历等因素有显著影响。本文在更加具体的时间内以及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探索"初显成人期"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显成人期 女性 初婚-初育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视角下的丁克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玉春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4,共8页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访谈了42个丁克个案,了解他们主动放弃生育的原因,结果发现丁克是社会化的结果,而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未成年时期产生丁克想法主要源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初显成人期主要源自探索人生、事业和爱情时,家庭之外的因...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访谈了42个丁克个案,了解他们主动放弃生育的原因,结果发现丁克是社会化的结果,而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未成年时期产生丁克想法主要源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初显成人期主要源自探索人生、事业和爱情时,家庭之外的因素形塑了个人的生育观;完全成年期主要源自配偶和其他已婚育群体的影响。部分丁克与低生育意愿者在生育的结构性制约因素方面有交叉,但丁克因其社会化历程,普遍对于人生和孩子的意义有较多思考。在初显成人期逐渐延长的社会中,重视家庭的情感功能对于社会化孩子、社会化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克 社会化 初显成人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