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测定极限抽放半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承林 冯晓波 +2 位作者 张松山 王宁博 冯超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00,共4页
为解决高瓦斯突出煤层预抽煤层瓦斯过程中存在抽放钻孔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突出危险性未能消除的问题,通过对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和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测定钻孔极限抽放半径的新技术,并在高河煤矿... 为解决高瓦斯突出煤层预抽煤层瓦斯过程中存在抽放钻孔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突出危险性未能消除的问题,通过对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和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测定钻孔极限抽放半径的新技术,并在高河煤矿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测定钻孔极限抽放半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高河煤矿3~#煤层北翼西回风巷极限抽放时间为150 d,极限抽放半径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瓦斯含量 抽放时间 抽放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吉胜 蒋承林 史吉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4,共3页
研究了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收集了全国100多对矿井的实测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资料,获得20组可靠数据,选取煤的破坏类型、煤层的相对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4个单项指标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研究了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收集了全国100多对矿井的实测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资料,获得20组可靠数据,选取煤的破坏类型、煤层的相对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4个单项指标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预测模型;通过模型检验和精度分析,得出模型拟合效果好,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从而说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单向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现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新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公衍伟 蒋承林 齐宝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0,共3页
基于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采用的指标中的不足,提出了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从能量学的角度解释了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实验模拟以及现场的实际验证,证明此指标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法很好地弥补了现行区域... 基于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采用的指标中的不足,提出了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从能量学的角度解释了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实验模拟以及现场的实际验证,证明此指标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法很好地弥补了现行区域预测指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指标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单项指标 煤层瓦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测定新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承林 王智立 李晓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7,91,共4页
为了快速测定穿层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确定安全临界瓦斯压力和含量,进而确定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新方法。通过在泉水沟煤矿的现场实测,得到钻孔的安全临界瓦斯压力为0.63 MPa,安全临界瓦斯含量为5.99 m3... 为了快速测定穿层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提出了基于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确定安全临界瓦斯压力和含量,进而确定穿层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新方法。通过在泉水沟煤矿的现场实测,得到钻孔的安全临界瓦斯压力为0.63 MPa,安全临界瓦斯含量为5.99 m3/t,有效排放半径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瓦斯压力 穿层钻孔 有效排放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揭煤发生突出的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忠强 郭立稳 +1 位作者 朱令起 张嘉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75,共3页
应用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石门揭煤的突出进行了危险性分析。经计算证明,与常用的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跳出了只依靠单一指标进行预测的圈子,而是将影响突出的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马... 应用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对石门揭煤的突出进行了危险性分析。经计算证明,与常用的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跳出了只依靠单一指标进行预测的圈子,而是将影响突出的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煤矿10水平在石门揭煤条件下具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揭煤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法 综合指标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钻孔动力现象演化机制及关联性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超杰 杨胜强 +2 位作者 蒋承林 杨丁丁 李晓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7-2336,共10页
为提高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对突出预测钻孔常见的喷孔、卡钻等动力现象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钻孔孔壁位移理论公式探讨了可能导致钻孔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了导致喷孔、卡钻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描述了喷孔现象... 为提高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对突出预测钻孔常见的喷孔、卡钻等动力现象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钻孔孔壁位移理论公式探讨了可能导致钻孔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了导致喷孔、卡钻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描述了喷孔现象发生的力学条件及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发生卡钻现象的可能类型,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能够模拟煤巷现场突出预测的打钻装置,在实验室利用不同煤阶的煤样,使其吸附不同压力的CO_2和N_2模拟具有不同突出危险性的煤层,并在模拟煤层中施工突出预测钻孔,对喷孔、卡钻等常见动力现象与突出危险性的联系及他们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瓦斯压力上升梯度条件下,煤体吸附CO_2发生突出的可能性比吸附N_2大。随着煤层突出危险性程度的增加,钻屑量会发生突然的增大,同时发生喷孔、卡钻现象的频率增多。预示有突出危险性的卡钻现象往往和喷孔现象是相伴而生的,他们之间构成了联动体系,是相继触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钻屑量 型煤 失稳破坏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