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中自动生成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国金
高志凌
吴永栓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39-342,共4页
初始速度模型对走时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收敛速度影响很大,但对初始速度如何选择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多。经初步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求取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假定激发点到接收点间的射线是直射线,并利用从地震记录上拾取的初...
初始速度模型对走时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收敛速度影响很大,但对初始速度如何选择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多。经初步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求取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假定激发点到接收点间的射线是直射线,并利用从地震记录上拾取的初至走时来求取初始速度模型。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由程序自动实现,无需人工干预。最后,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进行了验算,将获得的初始速度模型用于同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层析成像处理,处理结果与真实速度模型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初始速度模型
数值模拟
物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约束速度反演在大庆油田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清岭
李来林
李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5-298,共4页
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速度模型是决定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初始速度模型通过叠加速度直接用DIX公式计算而得到,这样的速度模型在横向上一致性较差,需要较多次迭代才能保证成像效果。因此,研究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速度建模方...
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速度模型是决定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初始速度模型通过叠加速度直接用DIX公式计算而得到,这样的速度模型在横向上一致性较差,需要较多次迭代才能保证成像效果。因此,研究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速度建模方法非常必要。利用约束速度反演(CVI)方法,通过给定的速度趋势函数来约束速度模型的横向变化,再利用最小二乘基本原理使成本函数达到最小。该方法克服了常规DIX公式转换的缺点,减少了速度建模的迭代次数,在趋势函数的约束下,速度场的横向变化相对稳定。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速度模型成像效果明显,复杂构造地层成像清晰,断面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
速度
反演
初始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永华
田宗勇
+2 位作者
赵淑红
王玉贵
黄小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地震层析成像(CT)和垂直地震剖面(VSP)法一直作为两种完全分离的探测技术在勘探活动中运用,而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则是充分利用VSP和CT数据采集方式的兼容性,通过一体化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将两种地震勘探...
地震层析成像(CT)和垂直地震剖面(VSP)法一直作为两种完全分离的探测技术在勘探活动中运用,而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则是充分利用VSP和CT数据采集方式的兼容性,通过一体化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将两种地震勘探手段融为一体而成为优化组合技术下的高分辨工程物探方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在近地表岩土工程勘查应用中几乎可以不增加野外工作费用,就能够同时获取地下洞室工程体施测区间内的地震CT数据和关于洞室轴向剖面方向的逆向VSP数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工程检测
VSP
CT
一体化观测系统
初始速度模型
联合成像
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震数据包络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
被引量:
5
4
作者
包乾宗
陈俊霓
吴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4-591,共8页
地震数据包络的对数形式可以反映波形的宏观变化,同时,能有效提取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对数包络所提取的低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的主频具有相互对应关系。结合"分频多尺度"的反演思想,先对高频数据作低通滤波处理,再计算其对数包...
地震数据包络的对数形式可以反映波形的宏观变化,同时,能有效提取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对数包络所提取的低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的主频具有相互对应关系。结合"分频多尺度"的反演思想,先对高频数据作低通滤波处理,再计算其对数包络以提取地震数据的低频成分,并以此构建目标函数进行反演,从而得到较好的初始速度模型。数值模拟反演实验证实:在全波形反演过程中,如果采用分频多尺度反演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周波跳跃"现象对反演结果精度的影响,准确反演出地下复杂结构的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对数包络
低通滤波
多尺度
周波跳跃
目标函数
初始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层析反演技术解决山地复杂区静校正问题
被引量:
63
5
作者
冯泽元
李培明
+1 位作者
唐海忠
焦文龙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山地和山前带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利用表层调查模型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不能解决低、降速带巨厚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进行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模型空间范围的确...
山地和山前带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利用表层调查模型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不能解决低、降速带巨厚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进行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模型空间范围的确定、模型底界和替换速度的选取等;在网格的确定上提出了在保证迭代收敛的前提下应尽量的小,以最大程度地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的思路。采用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山前带地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提高了山地地震资料的叠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反演
长波长静校正
模型
底界
初始速度模型
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陆缘OBS2018–H2测线地壳结构初步结果
被引量:
4
6
作者
苏晓康
赵明辉
+4 位作者
李子正
袁野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实施的OBS2018–H2测线的地壳速度结构,将为探讨南海张裂-破裂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文章介绍了OBS2018–H2测线前期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多道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数据格式转换...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实施的OBS2018–H2测线的地壳速度结构,将为探讨南海张裂-破裂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文章介绍了OBS2018–H2测线前期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多道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数据格式转换、炮点和OBS位置校正,以及OBS震相的初步识别,并对地壳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炮点和OBS位置校正效果良好;多道反射地震数据为建立初始速度模型提供了良好约束;OBS综合地震剖面识别了多组清晰的P波震相,包括Pw、Pg、PmP和Pn震相。根据测线西侧OBS36、OBS37两台站的震相分布特征初步估算台站下方地壳厚度约为6~7km,与根据多道地震剖面LW3的双程走时估算的厚度6~9km大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震相
初始速度模型
地壳厚度
洋陆转换带
南海北部陆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折射和层析静校正量计算方法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
15
7
作者
左海
宋小平
魏庚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35-39,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得出了折射波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层析静校正方法更具有不依赖于折射层,模型可适用于大多数勘探环境,计算...
本文在分析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得出了折射波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层析静校正方法更具有不依赖于折射层,模型可适用于大多数勘探环境,计算方法操作简便,适应于任何观测系统的优点;并且指出了该方法的缺点及使用的前提条件。针对委内瑞拉两个项目的需求,运用综合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单个静校正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静校正量
层析静校正量
初始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开发阶段叠后地震反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亩心)晓宇
凌云
+2 位作者
孙德胜
林吉祥
高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8-312,共5页
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引起的误差对地震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这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地震勘探中尤为明显,但这一种影响因素却往往被忽视。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油田开发区叠后地震反演为例,在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
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引起的误差对地震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这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地震勘探中尤为明显,但这一种影响因素却往往被忽视。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油田开发区叠后地震反演为例,在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条件下,对影响叠后地震反演结果的混合相位子波提取、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和多井约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单井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地震子波与相位多井统计,以及单井叠后反演约束与适当叠后反演约束的条件下,叠后地震反演可以获得空间相对保持的储层波阻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阶段
叠后地震反演
混合相位子波
初始速度模型
多井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中自动生成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国金
高志凌
吴永栓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39-342,共4页
文摘
初始速度模型对走时层析成像的质量和收敛速度影响很大,但对初始速度如何选择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多。经初步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求取层析成像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假定激发点到接收点间的射线是直射线,并利用从地震记录上拾取的初至走时来求取初始速度模型。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由程序自动实现,无需人工干预。最后,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进行了验算,将获得的初始速度模型用于同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层析成像处理,处理结果与真实速度模型基本对应。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初始速度模型
数值模拟
物理
模型
Keywords
seismic crosshole
tomography
initial velocity model
numeric modeling
physical model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束速度反演在大庆油田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清岭
李来林
李慧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5-29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2009CB219300).
文摘
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速度模型是决定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初始速度模型通过叠加速度直接用DIX公式计算而得到,这样的速度模型在横向上一致性较差,需要较多次迭代才能保证成像效果。因此,研究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速度建模方法非常必要。利用约束速度反演(CVI)方法,通过给定的速度趋势函数来约束速度模型的横向变化,再利用最小二乘基本原理使成本函数达到最小。该方法克服了常规DIX公式转换的缺点,减少了速度建模的迭代次数,在趋势函数的约束下,速度场的横向变化相对稳定。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速度模型成像效果明显,复杂构造地层成像清晰,断面清楚。
关键词
约束
速度
反演
初始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Keywords
constrained velocity inversion
initial velocity model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永华
田宗勇
赵淑红
王玉贵
黄小军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基金
水利部科技开发基金项目(SJ9609)
文摘
地震层析成像(CT)和垂直地震剖面(VSP)法一直作为两种完全分离的探测技术在勘探活动中运用,而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则是充分利用VSP和CT数据采集方式的兼容性,通过一体化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将两种地震勘探手段融为一体而成为优化组合技术下的高分辨工程物探方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在近地表岩土工程勘查应用中几乎可以不增加野外工作费用,就能够同时获取地下洞室工程体施测区间内的地震CT数据和关于洞室轴向剖面方向的逆向VSP数据体。
关键词
洞室工程检测
VSP
CT
一体化观测系统
初始速度模型
联合成像
三峡大坝
Keywords
cavity engineering detection
VSP
CT
unified recording geometry
initial velocity model
joint image
Three Gorges dam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V651.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震数据包络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
被引量:
5
4
作者
包乾宗
陈俊霓
吴浩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四川仁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4-59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89
417741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0826172002)共同资助~~
文摘
地震数据包络的对数形式可以反映波形的宏观变化,同时,能有效提取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对数包络所提取的低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的主频具有相互对应关系。结合"分频多尺度"的反演思想,先对高频数据作低通滤波处理,再计算其对数包络以提取地震数据的低频成分,并以此构建目标函数进行反演,从而得到较好的初始速度模型。数值模拟反演实验证实:在全波形反演过程中,如果采用分频多尺度反演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周波跳跃"现象对反演结果精度的影响,准确反演出地下复杂结构的速度模型。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对数包络
低通滤波
多尺度
周波跳跃
目标函数
初始速度模型
Keywords
FWI
logarithmic envelope
low pass filtering
multi scale
cycle skipping
objective function
initial velocity model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层析反演技术解决山地复杂区静校正问题
被引量:
63
5
作者
冯泽元
李培明
唐海忠
焦文龙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
玉门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文摘
山地和山前带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利用表层调查模型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不能解决低、降速带巨厚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进行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模型空间范围的确定、模型底界和替换速度的选取等;在网格的确定上提出了在保证迭代收敛的前提下应尽量的小,以最大程度地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的思路。采用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山前带地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提高了山地地震资料的叠加效果。
关键词
层析反演
长波长静校正
模型
底界
初始速度模型
网格
Keywords
tomographic inversion
long-wavelength static correction
model bottom-boundary
initial velocity model
network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陆缘OBS2018–H2测线地壳结构初步结果
被引量:
4
6
作者
苏晓康
赵明辉
李子正
袁野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532、91958212、42002222、9185821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17A030312002)。
文摘
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实施的OBS2018–H2测线的地壳速度结构,将为探讨南海张裂-破裂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文章介绍了OBS2018–H2测线前期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多道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数据格式转换、炮点和OBS位置校正,以及OBS震相的初步识别,并对地壳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炮点和OBS位置校正效果良好;多道反射地震数据为建立初始速度模型提供了良好约束;OBS综合地震剖面识别了多组清晰的P波震相,包括Pw、Pg、PmP和Pn震相。根据测线西侧OBS36、OBS37两台站的震相分布特征初步估算台站下方地壳厚度约为6~7km,与根据多道地震剖面LW3的双程走时估算的厚度6~9km大致相符。
关键词
数据处理
震相
初始速度模型
地壳厚度
洋陆转换带
南海北部陆缘
Keywords
data processing
seismic phase
initial velocity model
crustal thickness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north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12.8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折射和层析静校正量计算方法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
15
7
作者
左海
宋小平
魏庚雨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35-39,共5页
文摘
本文在分析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得出了折射波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层析静校正方法更具有不依赖于折射层,模型可适用于大多数勘探环境,计算方法操作简便,适应于任何观测系统的优点;并且指出了该方法的缺点及使用的前提条件。针对委内瑞拉两个项目的需求,运用综合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单个静校正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基准面静校正量
层析静校正量
初始速度模型
Keywords
datum statics, tomographic statics, initial velocity model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开发阶段叠后地震反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8
8
作者
(亩心)晓宇
凌云
孙德胜
林吉祥
高军
机构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
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8-312,共5页
文摘
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引起的误差对地震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这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地震勘探中尤为明显,但这一种影响因素却往往被忽视。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油田开发区叠后地震反演为例,在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观测时间不同条件下,对影响叠后地震反演结果的混合相位子波提取、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和多井约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单井初始速度模型建立、地震子波与相位多井统计,以及单井叠后反演约束与适当叠后反演约束的条件下,叠后地震反演可以获得空间相对保持的储层波阻抗信息。
关键词
油田开发阶段
叠后地震反演
混合相位子波
初始速度模型
多井约束
Keywords
oilfield production period
post-stack seismic inversion
mixed-phase wavelet
initial velocity model
multi-well constraint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中自动生成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研究
陈国金
高志凌
吴永栓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约束速度反演在大庆油田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吴清岭
李来林
李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洞室工程地震CT与VSP联合检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刘永华
田宗勇
赵淑红
王玉贵
黄小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地震数据包络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
包乾宗
陈俊霓
吴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层析反演技术解决山地复杂区静校正问题
冯泽元
李培明
唐海忠
焦文龙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海北部陆缘OBS2018–H2测线地壳结构初步结果
苏晓康
赵明辉
李子正
袁野
王星月
程锦辉
张佳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折射和层析静校正量计算方法的综合应用
左海
宋小平
魏庚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油田开发阶段叠后地震反演影响因素研究
(亩心)晓宇
凌云
孙德胜
林吉祥
高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