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初始行波极性的主动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名扬 樊艳芳 +1 位作者 刘群杰 罗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9-516,共8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后,传统电流保护装置可能发生误动或拒动,文章提出了基于电流初始行波极性的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判别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时产生的暂态行波的极性来确定故障区域,并采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初始电流行... 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后,传统电流保护装置可能发生误动或拒动,文章提出了基于电流初始行波极性的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通过判别故障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时产生的暂态行波的极性来确定故障区域,并采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初始电流行波极性,以提高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与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案可以很好解决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时,传统电流保护装置可能误动或拒动的问题,且方案受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分布式电源投切的影响相对较小,符合保护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主动配电网 电流初始行波 纵联保护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线路多端行波故障定位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金杰 陈羽 朱柏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8-192,210,共6页
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点位置有利于直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直流配电线路,利用各测量点记录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提出了一种基于各路径计算出的可能故障发生时刻,比较其大小并校核的定位算法。利用Floyd算法搜索各节点间的... 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点位置有利于直流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直流配电线路,利用各测量点记录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提出了一种基于各路径计算出的可能故障发生时刻,比较其大小并校核的定位算法。利用Floyd算法搜索各节点间的最短路径距离矩阵,结合测量点记录的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使用各路径计算可能故障发生时间矩阵。对时间矩阵中的元素分组比较,确定故障位置并校核。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线路 多端 故障初始行波 FLOYD算法 故障发生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
3
作者 白挺玮 于重 +1 位作者 孙倩琳 蔡成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受线路复杂耦合的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分析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测距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根据行波的反射与折射情况,测定初始行波从故障点到达母线的距离,判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应... 受线路复杂耦合的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分析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测距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设计。根据行波的反射与折射情况,测定初始行波从故障点到达母线的距离,判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应用电路理论推导故障点参数分布情况,建立故障点电气参数频域微分方程;选择相模变换解耦模型完成分量转换,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单端测距算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新算法可以实现故障点距离精准测算,测距误差不超过0.02%,能够有效应用在不同的接地故障模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单端测距 相模变换 初始行波 相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jkstra算法的混联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利锋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0期97-100,105,共5页
在不明确故障区段的情况下,传统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定位精准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Dijkstra算法的混联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根据负荷节点划分混联配电网故障区域,构建初始行波抵达时间矩阵,通过计算每个设备记录时间确定初始行波... 在不明确故障区段的情况下,传统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定位精准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Dijkstra算法的混联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根据负荷节点划分混联配电网故障区域,构建初始行波抵达时间矩阵,通过计算每个设备记录时间确定初始行波抵达时刻最大误差。标记配电网母线和支路权值,并等效简化成赋权图。使用Dijkstra算法搜索赋权图最短路径,结合初始行波抵达时间求取故障最短距离,从而实现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故障区段2-3中,相角为-1.09 rad,与实际统计结果存在0.1 p.u.的误差,证明其能够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JKSTRA算法 混联配电网 故障定位 初始行波 赋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