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菌量与表现侵染速率关系初探
1
作者 李湘民 华菊玲 宋爱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0,共2页
初始菌量与表现侵染速率关系初探李湘民,华菊玲,宋爱芝(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南昌330200)在描述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中,植病流行学中有一重要的参量——表观侵染速率(r),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病害数量相当于原有病害数量的比... 初始菌量与表现侵染速率关系初探李湘民,华菊玲,宋爱芝(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南昌330200)在描述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中,植病流行学中有一重要的参量——表观侵染速率(r),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病害数量相当于原有病害数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公式运用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初始菌量 侵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初始接菌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庆利 王忻 +1 位作者 苏亮 刘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252,共7页
基于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单细胞生长规律,并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单细胞与群体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迟滞时间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分布,通过代入Baranyi模型修改式,结合单细胞水... 基于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单细胞生长规律,并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单细胞与群体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迟滞时间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分布,通过代入Baranyi模型修改式,结合单细胞水平建模(Individual-based modeling,Ib M)的方法,对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的随机生长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接菌量的增大,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迟滞期减小,25℃下平均迟滞时间由2.91 h减小至2.55 h,变异系数由29.90%减小至2.96%,35℃下平均迟滞时间由1.49 h减小至0.99 h,变异系数由22.53%减小至4.64%。最大生长速率随不同初始接菌量变化不明显,其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由25℃下约0.70 ln CFU/h增加至35℃下约1.00 ln CFU/h,变异系数变化无明显规律。通过Ib M模拟群体细胞生长发现,虽然单细胞的生长具有随机性,但随着初始接菌量的增大,微生物群体细胞生长的变异性逐渐降低,最终呈现出决定性生长的状态。相较于传统采用确定性模型进行的微生物生长建模,单细胞水平的生长动力学研究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与直观的风险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初始 生长模型 预测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发光技术测定辐照前脱水蔬菜和调味品的含菌量 被引量:26
3
作者 冯敏 高岳 +6 位作者 吕海燕 杨书华 万定珍 王泽港 罗时石 马飞 葛才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用ATP发光技术测定脱水蔬菜和调味品的初始含菌量,发现脱水蔬菜和调味品中细菌ATP的生物发光强度与其初始含菌量之间显著相关,从样品的制备到获得ATP发光强度结果的检测过程仅需1~2h。该技术可用于辐照灭菌前的微生物检测。
关键词 脱水蔬菜 调味品 初始 ATP生物发光 快速检测 发光强度 技术测定 辐照灭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增菌培养对PCR快速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清平 张懿翔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2,共4页
通过人工染菌方法,比较添加不同奶粉基质、不同初始菌量、不同增菌培养时间及添加不同干扰菌的情况下,阪崎肠杆菌的生长增殖变化,研究适合阪崎肠杆菌快速检测的最佳增菌时间。随着初始菌量的降低,阪崎肠杆菌生长延滞期延长,当初始菌量为... 通过人工染菌方法,比较添加不同奶粉基质、不同初始菌量、不同增菌培养时间及添加不同干扰菌的情况下,阪崎肠杆菌的生长增殖变化,研究适合阪崎肠杆菌快速检测的最佳增菌时间。随着初始菌量的降低,阪崎肠杆菌生长延滞期延长,当初始菌量为1~9CFU/1 000 mL,阪崎肠杆菌增殖到10^(3)CFU/mL约需要10 h;含有奶粉基质的增菌液中目标菌增殖速度低于未添加奶粉的增菌液中的增殖速度;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添加干扰菌后的阪崎肠杆菌的生长情况,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液在培养10 h可以检出阪崎肠杆菌,而添加阴沟肠杆菌的BPW增菌液需培养12 h能检出阪崎肠杆菌。因此,对幼儿乳粉增菌培养12 h后,对其增菌液进行PCR检测,即可快速且有效地检出阪崎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 快速检测 培养 初始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高毒力的蜡蚧轮枝菌最适培养条件筛选
5
作者 闫芳芳 徐传涛 +7 位作者 杨鹏 简连均 江连强 潘兴兵 张国超 杨童明 李茂业 余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55-157,共3页
为了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毒力的蜡蚧轮枝菌菌株,根据已有文献所记载的蜡蚧轮枝菌的培养条件,对一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在不同接菌量、不同摇床转速、不同碳源和氮源条件下,分别比较了各处理组蜡蚧轮枝菌的产孢数量。结果表明... 为了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毒力的蜡蚧轮枝菌菌株,根据已有文献所记载的蜡蚧轮枝菌的培养条件,对一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在不同接菌量、不同摇床转速、不同碳源和氮源条件下,分别比较了各处理组蜡蚧轮枝菌的产孢数量。结果表明,在接菌量为1%的液体培养基中产孢量最大,同时在培养转速160 r/min的条件下菌株产孢量与其他摇床转速处理差异显著,产孢量为1.46×10^9个/mL,在第6天供试碳源为葡萄糖的处理产孢量为1.26×10^9个/mL。菌株在供试氮源为蛋白胨的培养基中产孢量最大,为1.31×10^9个/mL,与供试氮源为酵母浸粉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在以上条件下,蜡蚧轮枝菌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和菌丝活力高等优点,并为更好地将该菌应用于大田生产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 初始 摇床转速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毒力刀孢蜡蚧菌最适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岩 李茂业 +7 位作者 刘苏 刘明科 丁朝阳 齐禹哲 闫雪梨 钱逸彬 徐逸凡 闫芳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度、供试碳源和氮源对该菌株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AY液体培养基中,以8%接菌量培养8 d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2.83×109个孢子/mL。菌株HFLP006最适产孢温度为26℃。以甘露醇和葡萄糖为碳源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分别为1.28×109和1.25×109个孢子/mL,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以酵母浸粉为氮源获得的产孢量(9.48×108个孢子/mL)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氮源处理组。使用1×10^(7)个孢子/mL的菌悬液对桃蚜进行毒力测定,处理后第7 d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0.73%。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菌株HFLP006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生物防治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孢蜡蚧 初始 温度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