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刘晨 吕海深 +1 位作者 朱永华 王筱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5,59,共5页
为研究初始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以淮河流域内的七邻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6次洪水事件为例,采用基于方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MISDc-2L小时尺度洪水过程模型分析了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 为研究初始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以淮河流域内的七邻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6次洪水事件为例,采用基于方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利用MISDc-2L小时尺度洪水过程模型分析了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MISDc-2L模型对洪水过程模拟的效果较好,同时初始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参数;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模拟效果特别敏感;初始根区层土壤湿度敏感度明显高于初始表层土壤湿度敏感度(约4倍左右),即初始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过程模拟 MISDc-2L模型 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硬石膏岩膨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钒 吴建勋 +3 位作者 任松 欧阳汛 王亮 范金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23-2731,共9页
传统的湿度应力场理论处理硬石膏围岩膨胀问题时,未反映膨胀特性与湿度状态之间的时变关系。以该理论为基础,设计硬石膏岩膨胀试验:不同初始湿度下的膨胀,不同浸水时间的膨胀,以及膨胀后的抗拉强度测试。试验发现:随初始湿度的增加,硬... 传统的湿度应力场理论处理硬石膏围岩膨胀问题时,未反映膨胀特性与湿度状态之间的时变关系。以该理论为基础,设计硬石膏岩膨胀试验:不同初始湿度下的膨胀,不同浸水时间的膨胀,以及膨胀后的抗拉强度测试。试验发现:随初始湿度的增加,硬石膏岩膨胀持续的时间增长,最大膨胀应变和应力增大,终止时的吸水率和结晶水率增加,而自由水率近于0;相同初始湿度下,随浸水时间增加,其吸水率先快速后缓慢增加,结晶水率逐渐增大到接近于吸水率,自由水率逐渐减小到接近于0;随吸水率的增加,其最大轴向膨胀应变、最大侧向膨胀应力和抗拉强度都呈增大趋势。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湿度状态时变系列方程以及含时间效应的膨胀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石膏岩 湿度应力场 膨胀试验 初始湿度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水污染物数值建模
3
作者 杨文举 邵垒 +2 位作者 刘卫华 贺佳伟 陈博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78-3586,共9页
为系统研究初始温度、初始相对湿度、载油率和溶解水相对饱和度对溶解水、冷凝水、析出水和游离水生成量的影响,基于传热传质方程建立水污染物生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4种因素中,初始温度对水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最大,随着初始温度的增... 为系统研究初始温度、初始相对湿度、载油率和溶解水相对饱和度对溶解水、冷凝水、析出水和游离水生成量的影响,基于传热传质方程建立水污染物生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4种因素中,初始温度对水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最大,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冷凝水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游离水呈现增多的趋势,初始温度310 K生成的游离水较270 K增加了177%;初始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小,随着初始相对湿度的增加,冷凝水呈现增多的趋势,初始相对湿度100%时生成0.68 L冷凝水,为初始相对湿度40%时0.619 L的1.1倍;载油率的增加会导致燃油在下降阶段产生“回吸现象”,且随着载油率的增加“回吸现象”加强,冷凝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游离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载油率100%时共生成游离水1.009 L,为40%时0.561 L的1.79倍;溶解水相对饱和度的增加会导致析出水量的增多,从而使游离水总量增加,溶解水相对饱和度100%总共生成游离水0.793 L为初始溶解度40%时0.335 L的2.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箱 水污染物 初始温度 初始相对湿度 载油率 溶解水相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