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于玫烟色拟青霉液相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和初始接种量及pH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宜涛 冯明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1%,KCl0.01%,MgSO40.025%,MnSO40.005%,FeSO40.005%及KH2PO40.05%。用此培养液对Pfr116菌株进行48h的深层发酵,可获>20mg/mL的干菌丝产量,与萨氏培养液的菌丝产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液培初始接种量和pH值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初始接种量为培养液的菌丝含量1.5~2.0mg/mL,最佳初始pH值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发酵 培养基 初始接种量 PH 玫烟色拟青霉 深层培养 菌丝生物 昆虫真菌 微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初始接种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葛俊杰 王延红 刘长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KofoldWhite)Chitwood)不同初始接种量对番茄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其防治指标.【方法】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地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红玉98’,根结线... 【目的】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KofoldWhite)Chitwood)不同初始接种量对番茄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其防治指标.【方法】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地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红玉98’,根结线虫采自武威市凉州区温室大棚.【结果】不同初始接虫量对番茄茎叶鲜质量、根茎鲜质量和根系鲜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接虫后第100天,处理Ⅲ(1 000粒/株)、Ⅳ(2 000粒/株)和处理Ⅴ(4 000粒/株)的茎叶鲜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28.69%、36.81%和50.42%,根茎鲜质量的损失率分别为42.15%、48.24%和59.94%,根系鲜质量的损失率为-6.09%、-6.36%和-21.21%,株高分别只有CK的85.19%、79.08%和75.85%,茎粗分别达到CK的89.68%、95.33%和119.75%.将初始接种量与各处理总产量损失率进行曲线拟合,结果以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最好(r=0.980 6),防治指标为149.52条(粒)/株.【结论】收获后土壤线虫密度对番茄各处理总产量以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0.933 5);收获后土壤线虫密度对各处理产量损失率以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0.94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初始接种量 损失率 拟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接种量对安徽虫瘟霉液体培养下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含干菌丝18. 6mg/mL的母液按1%~15%(V/V)的比例接种后培养48~72h,9%和12%接种量处 理能产生20 mg/mL 以上的菌丝生物量,通过拟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发现该菌在上述液培条件下的最 大菌丝生物量为25 mg/m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液体培养 初始接种量 菌丝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媛 孙牧笛 +2 位作者 徐全智 陈亚萍 顾沛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7-31,共5页
以苦豆子子叶和胚轴为材料,对苦豆子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旨在建立苦豆子悬浮细胞体系。结果发现,子叶和胚轴为愈伤组织生成的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0.5 mg/L2,4-D+1.0 mg/L 6-BA+0.5 mg/L N... 以苦豆子子叶和胚轴为材料,对苦豆子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旨在建立苦豆子悬浮细胞体系。结果发现,子叶和胚轴为愈伤组织生成的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0.5 mg/L2,4-D+1.0 mg/L 6-BA+0.5 mg/L NAA;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1.0 mg/L NAA+4.0 mg/L 6-BA+1.0 mg/L2,4-D。以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是细胞悬浮培养的理想材料,初始接种量10%~20%,添加3%蔗糖,有利于悬浮细胞体系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 子叶 胚轴 诱导培养基 继代增殖培养基 初始接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