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应力下粗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檀俊坤
郭佳奇
+1 位作者
徐子龙
刘希亮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5,共9页
利用改装自RMT-150B的直剪试验仪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含水量为0%、8%、16%、24%的粗砂与具有4种不同粗糙度、强度混凝土基底的接触面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法向应力等于2MPa时,随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达到极限抗剪强度的剪切位移...
利用改装自RMT-150B的直剪试验仪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含水量为0%、8%、16%、24%的粗砂与具有4种不同粗糙度、强度混凝土基底的接触面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法向应力等于2MPa时,随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达到极限抗剪强度的剪切位移先增加后减小;当法向应力大于2MPa时,达到极限剪切强度的剪切位移基本不再随接触面粗糙度而变化;在法向应力相同的情况下,干砂初始抗剪刚度较湿砂大。依据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可知:高应力直剪条件下,粗砂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极限抗剪强度受法向应力影响最大,且与应力呈线性相关,其次为接触面粗糙度,含水量的影响略高于混凝土界面强度;初始抗剪刚度随法向应力、接触面粗糙度、基底硬度的增大而增大,接触面初始剪切刚度所受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法向应力、含水量、接触面粗糙度、基底硬度;颗粒相对破碎受法向应力影响最大,其次为含水量,再次为基底硬度,接触面粗糙度影响最小,并且颗粒相对破碎随法向应力增达而增大,随混凝土粗糙度与基底硬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含水量增加存在破碎的破碎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正交试验
极限抗剪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相对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筋尾矿稳定性及界面剪切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洪松
易富
+3 位作者
戚旭鹏
于汇泽
杜常博
于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分析加筋尾矿坝的边坡抗滑移稳定性,探讨上覆荷载和尾矿砂含水率对加筋尾矿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拉拔试验摩擦系统,对加筋尾矿开展直剪试验并建立剪切模型,通过拟合试验结果求得初始剪切刚度值。结果表明:在...
为分析加筋尾矿坝的边坡抗滑移稳定性,探讨上覆荷载和尾矿砂含水率对加筋尾矿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拉拔试验摩擦系统,对加筋尾矿开展直剪试验并建立剪切模型,通过拟合试验结果求得初始剪切刚度值。结果表明:在加筋尾矿直剪试验过程中,剪切应力达到峰值后会略有降低;新剪切模型计算出的试验结果接近实际值,初始剪切刚度值误差在1 kPa以内,优于常规剪切模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初始剪切刚度先增大到峰值,后逐渐减小。当上覆荷载增加到一定值时,初始抗剪刚度将保持稳定。依据试验结果,可求出各组试验的最大初始剪切刚度值,从而判断尾矿坝是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尾矿
边坡滑移稳定性
界面
剪切
模型
土工格栅
直剪试验
初始剪切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应力下干砂与饱和砂单剪特性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佳奇
刘希亮
+1 位作者
乔春生
徐冲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自行改造、加工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对饱和粗砂、干粗砂、饱和细砂、干细砂与钢材、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高应力单剪条件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段与双曲线模型较一致....
在自行改造、加工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对饱和粗砂、干粗砂、饱和细砂、干细砂与钢材、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高应力单剪条件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段与双曲线模型较一致.干砂界面的初始剪切刚度和界面抗剪强度均大于同基底下饱和砂界面的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知,相对于土性和基底材料两影响因素,砂的干湿状态对剪切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剪切
特性
初始剪切刚度
界面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应力下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郭佳奇
刘希亮
苏承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利用改装自RMT-150B试验系统的单剪试验仪进行饱和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高应力条件下界面本构模型及界面剪切刚度变化趋势,为高应力状态下涉及到界面力学问题的工程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首先对剪切盒中的砂土进行固结...
利用改装自RMT-150B试验系统的单剪试验仪进行饱和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高应力条件下界面本构模型及界面剪切刚度变化趋势,为高应力状态下涉及到界面力学问题的工程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首先对剪切盒中的砂土进行固结,然后法向应力恒定在高应力水平上开始界面剪切,并记录试验数据,剪切时保证砂土能相对自由的变形。试验结果表明:高应力下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现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特征,不同于直剪试验条件下二者呈现的双曲线关系;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曲线能克服NEPP模型中双曲线的缺陷,其取代双曲线形成新的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回归结果表明,相对于幂函数,线性函数更适合描述界面初始剪切刚度同法向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新的界面模型给出了界面切线剪切刚度的公式,同时比较了2种模型的界面切线剪切刚度随剪切位移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单剪试验
NEPP
威布尔分布
初始剪切刚度
切线
剪切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剪作用下地聚物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海峰
杨青梅
柳岸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3-1303,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压应力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地聚物珊瑚混凝土(geopolymer coral concrete,GCC)在压剪复合作用下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的影响,进行了54个GCC试件的压剪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剪切荷载位移曲线和初始抗弯刚度,并着重分析了...
为了研究不同压应力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地聚物珊瑚混凝土(geopolymer coral concrete,GCC)在压剪复合作用下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的影响,进行了54个GCC试件的压剪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剪切荷载位移曲线和初始抗弯刚度,并着重分析了剪切承载力的组成及试件的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应力比和混凝土强度增加,剪切强度及位移、初始剪切刚度均有所提高。剪切承载力包括黏聚力、界面摩擦力和骨料咬合力,黏聚力约占剪切承载力的11%~37%,界面摩擦力占比40%~67%,骨料咬合力占比16%~34%;界面摩擦力占比与压应力比呈正相关关系,黏聚力占比则相反。基于分段本构模型,对比试验数据和模型曲线发现两者拟合较好,验证了GCC的损伤本构模型与破坏模式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珊瑚混凝土
压剪复合作用
破坏模式
剪切
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希亮
郭佳奇
程立潮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疏排水沉降引起的竖直附加力导致了华东地区多个立井井筒破裂,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通过单剪仪研究了竖直附加力的影响因素,在自行加工改造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进行了饱和(干)粗砂、饱和(干)细砂与钢材及混凝土界面的正交试...
疏排水沉降引起的竖直附加力导致了华东地区多个立井井筒破裂,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通过单剪仪研究了竖直附加力的影响因素,在自行加工改造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进行了饱和(干)粗砂、饱和(干)细砂与钢材及混凝土界面的正交试验.试验研究表明:砂的干湿状态对抗剪强度(竖直附加力的峰值)影响最大;砂的干湿状态,基底对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均较显著.颗粒破碎是砂的干湿状态、土性、基底三者对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的一个综合性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剪仪
正交试验
抗剪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状黄土节理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刘小军
王震
+1 位作者
王铁行
鲁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03-2010,共8页
黄土节理的剪切强度特性对于含节理黄土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典型黄土节理土样,首先对不同节理表面形态进行分类以制备试样,然后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黄土节理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并...
黄土节理的剪切强度特性对于含节理黄土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典型黄土节理土样,首先对不同节理表面形态进行分类以制备试样,然后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黄土节理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比,研究尺寸效应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后依据试验结果研究了节理剪切应力-位移规律。研究表明:黄土节理的抗剪强度关系符合摩尔-库伦准则,且黏聚力可忽略不计;随含水量的增加,黄土节理峰值内摩擦角最初的变化幅度较小,当大于某个含水量值时,峰值内摩擦角减小幅度变大,其变化规律可用指数形式进行描述;试样尺寸主要影响节理面起伏度对剪切强度的贡献,尺寸越大,其剪切强度也越大;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属非线性屈服剪切型曲线,并构建了本构模型,对初始剪切刚度研究发现其随含水量增加减小,随正应力增加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节理
剪切
强度
含水量
本构模型
剪切
初始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应力下粗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檀俊坤
郭佳奇
徐子龙
刘希亮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5,共9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52102210318)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440318)~~
文摘
利用改装自RMT-150B的直剪试验仪在不同法向应力下进行了含水量为0%、8%、16%、24%的粗砂与具有4种不同粗糙度、强度混凝土基底的接触面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法向应力等于2MPa时,随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达到极限抗剪强度的剪切位移先增加后减小;当法向应力大于2MPa时,达到极限剪切强度的剪切位移基本不再随接触面粗糙度而变化;在法向应力相同的情况下,干砂初始抗剪刚度较湿砂大。依据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可知:高应力直剪条件下,粗砂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极限抗剪强度受法向应力影响最大,且与应力呈线性相关,其次为接触面粗糙度,含水量的影响略高于混凝土界面强度;初始抗剪刚度随法向应力、接触面粗糙度、基底硬度的增大而增大,接触面初始剪切刚度所受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法向应力、含水量、接触面粗糙度、基底硬度;颗粒相对破碎受法向应力影响最大,其次为含水量,再次为基底硬度,接触面粗糙度影响最小,并且颗粒相对破碎随法向应力增达而增大,随混凝土粗糙度与基底硬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含水量增加存在破碎的破碎峰值。
关键词
接触面
正交试验
极限抗剪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相对破碎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orthogonal experiment
ultimate shearing strength
initial shearing rigidity
relative breakage
分类号
TU753.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筋尾矿稳定性及界面剪切模型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洪松
易富
戚旭鹏
于汇泽
杜常博
于犇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
长春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77416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团队项目(LNTU20TD-26)。
文摘
为分析加筋尾矿坝的边坡抗滑移稳定性,探讨上覆荷载和尾矿砂含水率对加筋尾矿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拉拔试验摩擦系统,对加筋尾矿开展直剪试验并建立剪切模型,通过拟合试验结果求得初始剪切刚度值。结果表明:在加筋尾矿直剪试验过程中,剪切应力达到峰值后会略有降低;新剪切模型计算出的试验结果接近实际值,初始剪切刚度值误差在1 kPa以内,优于常规剪切模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初始剪切刚度先增大到峰值,后逐渐减小。当上覆荷载增加到一定值时,初始抗剪刚度将保持稳定。依据试验结果,可求出各组试验的最大初始剪切刚度值,从而判断尾矿坝是否稳定。
关键词
加筋尾矿
边坡滑移稳定性
界面
剪切
模型
土工格栅
直剪试验
初始剪切刚度
Keywords
reinforced tailings
slope sliding stability
interface shear model
geogrid
direct shear test
initial shear stiffness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应力下干砂与饱和砂单剪特性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郭佳奇
刘希亮
乔春生
徐冲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11010600)
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资助项目(084100510004)
文摘
在自行改造、加工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对饱和粗砂、干粗砂、饱和细砂、干细砂与钢材、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高应力单剪条件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段与双曲线模型较一致.干砂界面的初始剪切刚度和界面抗剪强度均大于同基底下饱和砂界面的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知,相对于土性和基底材料两影响因素,砂的干湿状态对剪切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高应力
剪切
特性
初始剪切刚度
界面抗剪强度
Keywords
high stress
shear property
initial shear stiffness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分类号
TU411.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应力下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郭佳奇
刘希亮
苏承东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018)
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基金资助项目(08410051000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11010600)
文摘
利用改装自RMT-150B试验系统的单剪试验仪进行饱和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高应力条件下界面本构模型及界面剪切刚度变化趋势,为高应力状态下涉及到界面力学问题的工程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首先对剪切盒中的砂土进行固结,然后法向应力恒定在高应力水平上开始界面剪切,并记录试验数据,剪切时保证砂土能相对自由的变形。试验结果表明:高应力下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现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特征,不同于直剪试验条件下二者呈现的双曲线关系;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曲线能克服NEPP模型中双曲线的缺陷,其取代双曲线形成新的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界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回归结果表明,相对于幂函数,线性函数更适合描述界面初始剪切刚度同法向应力之间的关系。基于新的界面模型给出了界面切线剪切刚度的公式,同时比较了2种模型的界面切线剪切刚度随剪切位移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高应力
单剪试验
NEPP
威布尔分布
初始剪切刚度
切线
剪切
刚度
Keywords
high stress
simple shear test
NEPP
Weibull distribution
initial shearing stiffness
tangential shearing stiffness
分类号
TU411.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剪作用下地聚物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海峰
杨青梅
柳岸然
机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实验室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3-13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812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A160233)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YCBW2023022)。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压应力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地聚物珊瑚混凝土(geopolymer coral concrete,GCC)在压剪复合作用下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的影响,进行了54个GCC试件的压剪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模式、剪切荷载位移曲线和初始抗弯刚度,并着重分析了剪切承载力的组成及试件的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应力比和混凝土强度增加,剪切强度及位移、初始剪切刚度均有所提高。剪切承载力包括黏聚力、界面摩擦力和骨料咬合力,黏聚力约占剪切承载力的11%~37%,界面摩擦力占比40%~67%,骨料咬合力占比16%~34%;界面摩擦力占比与压应力比呈正相关关系,黏聚力占比则相反。基于分段本构模型,对比试验数据和模型曲线发现两者拟合较好,验证了GCC的损伤本构模型与破坏模式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地聚物珊瑚混凝土
压剪复合作用
破坏模式
剪切
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损伤本构模型
Keywords
geopolymer coral concrete
compression-shear loading
failure pattern
shear strength
initial shear stiffness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希亮
郭佳奇
程立潮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项目(08410051000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11010600)
文摘
疏排水沉降引起的竖直附加力导致了华东地区多个立井井筒破裂,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通过单剪仪研究了竖直附加力的影响因素,在自行加工改造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进行了饱和(干)粗砂、饱和(干)细砂与钢材及混凝土界面的正交试验.试验研究表明:砂的干湿状态对抗剪强度(竖直附加力的峰值)影响最大;砂的干湿状态,基底对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均较显著.颗粒破碎是砂的干湿状态、土性、基底三者对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的一个综合性反映.
关键词
单剪仪
正交试验
抗剪强度
初始剪切刚度
颗粒破碎
Keywords
simple shear apparatus
orthogonal test
shear strength
initial shearing stiffness
grain breakage
分类号
TU411.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状黄土节理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刘小军
王震
王铁行
鲁洁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03-20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464)
文摘
黄土节理的剪切强度特性对于含节理黄土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此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典型黄土节理土样,首先对不同节理表面形态进行分类以制备试样,然后采用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黄土节理剪切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比,研究尺寸效应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后依据试验结果研究了节理剪切应力-位移规律。研究表明:黄土节理的抗剪强度关系符合摩尔-库伦准则,且黏聚力可忽略不计;随含水量的增加,黄土节理峰值内摩擦角最初的变化幅度较小,当大于某个含水量值时,峰值内摩擦角减小幅度变大,其变化规律可用指数形式进行描述;试样尺寸主要影响节理面起伏度对剪切强度的贡献,尺寸越大,其剪切强度也越大;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属非线性屈服剪切型曲线,并构建了本构模型,对初始剪切刚度研究发现其随含水量增加减小,随正应力增加呈线性增加。
关键词
黄土节理
剪切
强度
含水量
本构模型
剪切
初始
刚度
Keywords
loess joint
shear strength
water content
constitutive model
initial stiffness of shear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应力下粗砂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檀俊坤
郭佳奇
徐子龙
刘希亮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筋尾矿稳定性及界面剪切模型
金洪松
易富
戚旭鹏
于汇泽
杜常博
于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应力下干砂与饱和砂单剪特性比较
郭佳奇
刘希亮
乔春生
徐冲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应力下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试验研究
郭佳奇
刘希亮
苏承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压剪作用下地聚物珊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杨海峰
杨青梅
柳岸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砂土与结构界面单剪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刘希亮
郭佳奇
程立潮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原状黄土节理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刘小军
王震
王铁行
鲁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