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语文课程本体意蕴、困境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彩霞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深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意蕴、深刻的价值思索,构建起课程本体的意义基础。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初中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阻碍了个体精神生长和价值确立的进程。从后现代视角理解课程,由&qu...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深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意蕴、深刻的价值思索,构建起课程本体的意义基础。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初中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阻碍了个体精神生长和价值确立的进程。从后现代视角理解课程,由"大概念"统领知识内容、凝练文化主题、开展有意义对话,可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实践转向探究的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本体 大概念统领 意义侧面 拓展意义侧面 建构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政策目标的变迁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晓东 何惠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3-77,共5页
以间断均衡模型为框架,对我国“初中课程标准”政策目标变迁进行系统解释。研究认为,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政策目标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突变的非线性变迁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人才(1949-1985)、高尚道德人才(1986-1989)、思想... 以间断均衡模型为框架,对我国“初中课程标准”政策目标变迁进行系统解释。研究认为,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政策目标呈现长期均衡与短期突变的非线性变迁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人才(1949-1985)、高尚道德人才(1986-1989)、思想政治性人才(1990-1999)、健康个性和创新性人才(2000-2011)四个阶段的政策目标变迁中,党中央、国务院作为政策主体,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政策目标的变迁起决定性作用,政策目标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与时代社会矛盾及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政策图景的转变是促进政策目标变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政策目标 间断均衡模型 政策图景 政策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中语文课程的课例研究方法探析--评《语文课堂的多维观察》
3
作者 巴立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8-I0008,共1页
课例研究指的是对典型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它具有改善教学行为的作用。课例研究以教师为主体,是一个持续不断、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需要采用观察、分析以及反思... 课例研究指的是对典型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它具有改善教学行为的作用。课例研究以教师为主体,是一个持续不断、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需要采用观察、分析以及反思等手段,对课题选择、课程设计、讨论分析等环节进行研究。课例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可以提升整个教研活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研究 教研活动 语文课堂 课题选择 教师自我 初中语文课程 课程设计 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桶和探照灯:两种语法知识论
4
作者 完权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共4页
借用波普尔的知识论譬喻,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程中语法知识体系的不足,倡导功能主义教学语法。教学语法需要随着理论语法的发展而发展。基于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念,初中语文课程需要的语法知识应当面向言语交际,以语用为中心,重... 借用波普尔的知识论譬喻,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程中语法知识体系的不足,倡导功能主义教学语法。教学语法需要随着理论语法的发展而发展。基于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念,初中语文课程需要的语法知识应当面向言语交际,以语用为中心,重视语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知识形态 教学语法 功能主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