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研究
1
作者 白振宇 王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8例烧伤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统计总体病原菌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结果168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共培... 目的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8例烧伤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统计总体病原菌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结果168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共培养出179株菌株,其中烧伤面积<10%(44例)、10%~49%(49例)、≥50%(75例)患者分别检出菌株47株、52株、80株。创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1.9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48.04%),致病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27.37%)、金黄色葡萄球菌(22.91%)为主。烧伤面积<10%、10%~49%、≥50%的患者,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94%)、铜绿假单胞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32.50%)。烧伤面积<10%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耐药性较高;烧伤面积为10%~49%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性较高;烧伤面积≥50%的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高。不同烧伤面积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性;烧伤面积<10%和10%~49%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性较高;烧伤面积≥50%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G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不同烧伤面积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株存在差异,且随着烧伤面积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杨俊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医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创面分泌... 目的:探究医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68例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8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59.77%,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2株(占36.7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3株(占3.4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对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结论:医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其耐药性较强,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先明确病原菌,并确认其耐药情况,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创面分泌物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胡剑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为临床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浮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创口... 目的:分析医院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为临床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浮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创口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8例并发创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32.9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57株(占60.6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和真菌6株(占6.38%);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对呋喃妥因、利福平、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呋喃妥因、利福平、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90.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低于5.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00%;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00%);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伏立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的耐药率均较高(>50.00%),对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25.00%。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具有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依据创面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制定用药方案,以获得最为理想的感染控制效果,确保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创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难愈性创面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孙亚楠 孙树 +1 位作者 张挺 刘晓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1例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患者,扩创冲洗,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应用VSD治疗创面,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予...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1例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患者,扩创冲洗,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应用VSD治疗创面,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予皮瓣、肌皮瓣转移及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31例患者应用VSD后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10例行皮瓣/肌皮瓣移植、19例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2例单纯拉拢缝合创面,创面完全愈合,所有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治疗中应用VSD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Ⅲ型骨折 创面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洗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玲 赵华云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52-53,共2页
对63例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患者采用自制中药抗感染煎剂外洗治疗,即将患肢置于盛有中药煎剂的浴足桶内浸泡、淋洗,每次30~60min,4~6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外洗3个疗程后,痊愈32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100%。提示中药洗剂具有清热解... 对63例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患者采用自制中药抗感染煎剂外洗治疗,即将患肢置于盛有中药煎剂的浴足桶内浸泡、淋洗,每次30~60min,4~6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外洗3个疗程后,痊愈32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100%。提示中药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活血通络、燥湿,加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祛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 腓骨 骨折 创面感染 植物 药用 外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永保 尹春梅 +1 位作者 王丽琴 陈国双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获得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其分离培养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菌(G^-)131例(61.50%),革...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获得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其分离培养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菌(G^-)131例(61.50%),革兰阳性菌(G^+)73例(34.27%),真菌9例(4.23%)。G^-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G^+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药敏结果显示,主要G^-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主要G^+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夫西地酸、头孢拉定等;真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均较为敏感。结论烧伤后创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较少见。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耐药最为严重,临床需根据药敏结果予以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同时应加强烧伤患者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的监控,以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烧伤创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手术后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鄢家强 任强 +4 位作者 周鑫 罗顺梅 王瑞春 董革辉 蔡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究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手术后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 目的:探究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手术后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均进行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头孢唑林钠与五水头孢唑林钠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cGill评分及其术后感染控制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Gill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感染控制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手术后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其创面的疼痛感,缩短其术后感染控制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头孢唑林钠 手术 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损伤 创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感染常见菌及药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家松 刘群英 +2 位作者 岳毅刚 周海 花鸣春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70-571,共2页
目的:总结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变化,以便对烧伤创面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185例烧伤患者,分别于入院后不定期取创面分泌物或脓液标本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5例患者中分离出16种细菌,2种真菌,共248株.... 目的:总结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变化,以便对烧伤创面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185例烧伤患者,分别于入院后不定期取创面分泌物或脓液标本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5例患者中分离出16种细菌,2种真菌,共2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0%(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占35.0%),革兰阴性菌占43.1%(绿脓杆菌45株,占18.1%).结论:①烧伤创面感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更占优势,耐药菌株增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②少见菌包括真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③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合并直肠瘘致大面积创面感染一例的救治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 直肠瘘 创面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10
作者 黄慧敏 穆小苏 +5 位作者 李亚楠 尹诺 沈小玥 尹湘毅 黄静波 徐晓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9期650-652,共3页
目的:评估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烧伤创面发生感染患者44例(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入院未发生创面感染的44例患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 目的:评估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烧伤创面发生感染患者44例(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入院未发生创面感染的44例患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住院总费用81079.85(39093.33,198185.38)元,对照组住院总费用61735.40(32167.43,131382.55)元,两组患者总费用和药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手术费、伙食费、护理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住院天数多于对照组患者[45(23,56) vs 32(21,45)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烧伤患者是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重点目标,发生烧伤创面感染会给患者和医院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应努力降低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经济损失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药敏动态变化
11
作者 朱小勤 陈国庆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药敏动态变化朱小勤,陈国庆(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组243000)调查我院1988年至1991年4年间,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其药敏动态变化,指导选用敏感抗生素防治... 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药敏动态变化朱小勤,陈国庆(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组243000)调查我院1988年至1991年4年间,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其药敏动态变化,指导选用敏感抗生素防治烧伤感染。1烧伤创面培养结果4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情况。方法:2009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烧伤创面感染患者300例,分析患者的感染检测结果;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革兰阴性菌171株,革兰阳性菌141株,真菌6株。铜绿假单胞...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情况。方法:2009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烧伤创面感染患者300例,分析患者的感染检测结果;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革兰阴性菌171株,革兰阳性菌141株,真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耐药情况: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氨曲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10.0%、27.7%、33.7%、35.4%;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79.2%、69.3%、65.3%。不动杆菌属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46.9%、50.0%。结论:烧伤早期创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通过药敏实验选择合适有效抗菌药物,有助于烧伤早期创面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早期 创面感染 药敏实验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增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2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感染的相关对策。结果感染发生率为20%;一共培... 目的研究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2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感染的相关对策。结果感染发生率为20%;一共培养出了80株病原菌,其中10株为真菌,44株为革兰阴性菌;26株为革兰阳性菌;年龄越大,烧伤面积越大,烧伤感染率也相应越大。结论为了有效预防门诊烧伤患者创面感染,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对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率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烧伤 创面感染 原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烧伤膏治疗皮肤创面感染42例
14
作者 黄旭强 赵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9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紫花烧伤膏 创面感染 中药制剂 烧伤 烫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氯己定含漱预防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王素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观察组 )和复方硼砂漱口液 (对照组 )对腭裂整复术后病人进行含漱 ,观察两组病人整复术后创面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为 (8 5&#... 目的探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观察组 )和复方硼砂漱口液 (对照组 )对腭裂整复术后病人进行含漱 ,观察两组病人整复术后创面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为 (8 5± 1 0 )d ,对照组 (14 0± 1 0 )d ;创面糜烂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观察组为 0 ,对照组为 12 5 %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9 5± 2 0 )d和 (11 5± 3 0 )d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可有效降低腭裂整复创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氯己定 含漱 预防 腭裂 整复 创面感染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感染洗剂治疗四肢开放性创面感染42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东利 王晓添 窦群立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抗感染洗剂治疗四肢开放性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抗感染洗剂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尤... 目的观察抗感染洗剂治疗四肢开放性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抗感染洗剂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尤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24%,两组相比(P<0.05)。结论抗感染洗剂治疗创伤后感染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开放性创面感染 感染洗剂 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科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红芬 李燕 勾朝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2期6119-6121,共3页
目的探讨骨外科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12例骨外科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创面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K-B纸片扩散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占比情况... 目的探讨骨外科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12例骨外科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创面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K-B纸片扩散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占比情况及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12例骨外科创面感染患者中,23例患者病原体培养为阴性,189例患者病原体培养为阳性,其中阳性患者31例为混合感染,158例为单纯感染。从患者创面标本中共分离出2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97株,占41.10%,革兰阴性菌128株,占54.24%,真菌11株,占4.66%。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常见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骨外科患者创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药敏试验能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创面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源生化汤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力 吴苏宁 +1 位作者 郭思佳 李春亮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清源生化汤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 目的:探讨清源生化汤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1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源生化汤。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记录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ICAM-1、VCAM-1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CAM-1、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源生化汤可有效促进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康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感染 白细胞介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清源生化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郎中亮 王明刚 钟晓红 《安徽医学》 201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58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58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经过持续灌洗VSD治疗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治疗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面积、并发症、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8例患者共培养出68株病原菌,其中4例患者细菌培养为阴性,创面感染率93.10%。革兰氏阳性菌28株(41.18%),革兰氏阴性菌40株(58.82%),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20.59%)、大肠埃希菌(13.24%)。55例患者接受持续灌洗VSD治疗后,创面感染得到控制,接受1、2、3、4次治疗的例数分别为36、13、4、2例;创面清洁时间6~43 d,平均(14.40±8.93)d;治疗后创面面积缩小平均值为(8.91±3.17)cm2;无明显堵管及严重并发症出现。持续灌洗VSD治疗后,17例患者一期愈合,38例患者经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仅1例游离皮瓣出现坏死,其余全部存活;无创面进一步恶化或者复发感染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8.18%。结论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创面局部持续灌洗VSD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缩小创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感染 病原菌 持续灌洗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手术后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日钊 刘明淮 +3 位作者 霍景山 谭国健 王仁 熊建尉 《北方药学》 202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手术后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佛山健翔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按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手术后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佛山健翔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按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予以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各项炎症指标、McGill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在TNF-α、CRP、IL-6、IL-8等炎症指标方面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McGill评分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研究组McGill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术后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创面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利于恢复,应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头孢唑林钠 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损伤 创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