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创造酶切位点法检测单碱基突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春江 李宁 邓学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应用引物错配技术结合单碱基突变位点而配合成一个酶切位点,使之成为可用PCR-RFLP方法分析的突变位点,是对单碱基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的有效而简捷的手段。本文以鸡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tracelluarfattyacidbindingprotein,EX-FABP... 应用引物错配技术结合单碱基突变位点而配合成一个酶切位点,使之成为可用PCR-RFLP方法分析的突变位点,是对单碱基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的有效而简捷的手段。本文以鸡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tracelluarfattyacidbindingprotein,EX-FABP)基因单碱基突变的基因型检测为例,探讨了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CreatedRe strictionSitePCR,CRS-PCR)检测单碱基突变基因型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切位点 单碱基 突变 pcr-rflp DNA序列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胰蛋白酶基因外显子3上SNP G169A位点鉴定和四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静 梁旭方 +2 位作者 方荣 彭敏燕 朱滔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S)对鳜(Siniperca chuatsi)胰蛋白酶基因(TRY)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发现外显子3上的G169A多态性。对312个样品进行分析,共发现三种基因型GG、GA、AA,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0.54、0.20,两个等位基因G...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S)对鳜(Siniperca chuatsi)胰蛋白酶基因(TRY)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发现外显子3上的G169A多态性。对312个样品进行分析,共发现三种基因型GG、GA、AA,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0.54、0.20,两个等位基因G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3和0.47。用创造限制性酶切位点法PCR(CRS-PCR)、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B-ASA)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该SNP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RS-PCR法不能对该SNP位点分型,PCR-SSCP和SB-ASA法可以且准确度分别为100%和9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直接测序法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法 创造限制酶切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黄牛LPL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兴平 罗仍卓么 +2 位作者 李峰 王京仁 李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9-1353,共5页
为了探讨湘西黄牛分子遗传特征及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CRS-PCR-RFLP)和测序技术检测了湘西黄牛LPL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并进行了LPL基因的基因型与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湘西黄牛分子遗传特征及寻找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CRS-PCR-RFLP)和测序技术检测了湘西黄牛LPL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并进行了LPL基因的基因型与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湘西黄牛群体LPL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g.355420C>T和g.355427T>A 2个突变位点,且都处于中度多态,其中g.355420C>T位点为本试验新发现的突变位点,g.355427T>A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苏氨酸转变为丝氨酸。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355420C>T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体高、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C等位基因对湘西黄牛的生长性状为正效应。g.355427T>A位点的TT和AT基因型个体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均极显著大于AA基因型个体(P<0.01),T等位基因为正效应。表明LPL基因第2外显子的g.355420C>T和g.355427T>A位点对湘西黄牛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能为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黄牛 LPL基因 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BP基因型对中畜黑猪I系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剑锋 王立贤 +2 位作者 张贵香 赵克斌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利用PCR 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和HaeⅢ)检测了培育品种77头中畜黑猪I系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同时对H FABP的不同PCR RFLP基因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利用H FABP进行肉质性... 利用PCR 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和HaeⅢ)检测了培育品种77头中畜黑猪I系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同时对H FABP的不同PCR RFLP基因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利用H FABP进行肉质性状辅助选择,是否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H FABP基因5′上游和内含子2 区段,均发现HinfⅠRFLP 和HaeⅢRFLP、HinfⅠ* RFLP;结果显示,在HinfⅠRFLP位点上,HH和hh 2种基因型间个体17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未发现其它酶切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生长性能之间的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猪肉质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分子辅助选育奠定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基因型 黑猪 pcr-rflp技术 H-FABP基因 脂肪酸结合蛋白 对中 限制性内切酶 生产性能 肉质性状 遗传变异 基因座位 培育品种 统计分析 辅助选择 不利影响 差异显著 酶切位点 应用基础 辅助选育 研究结果 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Pit-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庞瑾 李宏滨 +1 位作者 郑友民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1-535,共5页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 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 头,应用PCR SSCP技术在7 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 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 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 747 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 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 头,应用PCR SSCP技术在7 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 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 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 747 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4上的突变,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沂蒙黑猪和巴马小型猪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北京黑猪、沂蒙黑猪、巴马小型猪、滇南小耳猪和香猪处于中度多态。RsaⅠ酶切多态位点的突变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也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3 个国外引入猪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y-Weinberg平衡 多态性研究 PCR-SSCP技术 pcr-rflp技术 中国地方猪种 基因型频率 巴马小型猪 限制性内切酶 多态信息含量 等位基因 沂蒙黑猪 遗传多态性 酶切位点 分析结果 北京黑猪 多态位点 杜洛克猪 外显子 R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内含子1上SNP G208A的CRS-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慧 白俊杰 +1 位作者 胡隐昌 叶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148,共5页
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是应用引物错配技术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而配合成一个酶切位点,使SNP可用于PCR-RFLP分析的一种方法。应用CRS-PCR技术检测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IGF-I基因内含子1上SNPG 208A的多态性,并详述了CRS... 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是应用引物错配技术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而配合成一个酶切位点,使SNP可用于PCR-RFLP分析的一种方法。应用CRS-PCR技术检测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IGF-I基因内含子1上SNPG 208A的多态性,并详述了CRS-PCR错配引物的设计方法,CRS-PCR引物设计和应用的注意事项,以促进CRS-PCR单核苷酸多态检测方法在水产动物研究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 大口黑鲈 单核苷酸多态性 错配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兴平 罗仍卓么 +4 位作者 许尚忠 高雪 李俊雅 任红艳 除金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236-11237,共2页
[目的]寻找基因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的理想方法,为基因突变的群体检测提供方法指导。[方法]以104头中国荷斯坦牛群为研究对象,扩增了牛TLR4基因243 bp特异性片段,分别采用SSCP和创造酶切位点的RFLP(CRS-RFLP)方法检测了扩增片段的第27... [目的]寻找基因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的理想方法,为基因突变的群体检测提供方法指导。[方法]以104头中国荷斯坦牛群为研究对象,扩增了牛TLR4基因243 bp特异性片段,分别采用SSCP和创造酶切位点的RFLP(CRS-RFLP)方法检测了扩增片段的第27 bp处C→T的突变,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104头个体的扩增片段中,SSCP未能检测出多态性,而CRS-RFLP方法检测出了多态性。[结论]在不能直接采用RFLP方法的情况下,与SSCP相比,创造酶切位点RFLP(CRS-RFLP)方法为群体多态性检测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创造酶切位点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