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作者 汤筠冰 吴泓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印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唤起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内涵界定为出发点,系统考察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显现出的七大特征:连续...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印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唤起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内涵界定为出发点,系统考察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显现出的七大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时代性与生成性。其艺术化呈现通过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来诠释中华文明内涵;创造性转化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为核心,并实现文明的价值重塑;创新性发展则表现为全球化语境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文明的当代转换。探究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呈现和传播路径,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着眼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世界文明互鉴中,传播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最终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艺术传播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石美玉 詹雪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始终保持热忱,秉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始终保持热忱,秉持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的精神,结合国情创新探索非遗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非遗公约》通过20周年,中国作为最早加入的缔约国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创新探索 文化与旅游产业 结合国情 非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智能化影像传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文 梁雯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当下,智能化影像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智能化影像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打破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 当下,智能化影像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智能化影像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打破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探究智能化影像技术如何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智能化影像传播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剪纸动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4
作者 张楠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35-I0035,共1页
上世纪中国特色剪纸艺术与动画的结合,孕育出了剪纸动画这一民族动画样态,其以独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诠释了中国故事、传达了中国智慧,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剪纸动... 上世纪中国特色剪纸艺术与动画的结合,孕育出了剪纸动画这一民族动画样态,其以独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诠释了中国故事、传达了中国智慧,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剪纸动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为剪纸动画带来了创造性转化,赋予了这一艺术以全新的生命力。立足当下,本文结合《中国剪纸动画史》,探索中国剪纸动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二创”),解析如何使其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新标定和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交流 中国剪纸动画 国家文化形象 剪纸艺术 民族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 被引量:51
5
作者 吴增礼 王梦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治国理政的文化资源、人民中心的“两创”导向作切入点,应成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维度。社会物质条件、历史差异性和价值有限性,构成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限制因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维度和限度,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心意蕴 维度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爱增 王柏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77,共5页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文化事业新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对具有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意义和价值的中国武术而言,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实现“创造...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文化事业新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对具有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意义和价值的中国武术而言,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历史观视域研究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思想内涵,从文化观视域厘清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目标地位,从价值观视域阐释中国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实践观视域诠释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路径。基于此,中国武术应该在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中,做好其文化价值的阐发,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中,实现其健康价值的转化,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其技术资源的开发,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解决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担当中,做好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智慧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新时代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6
7
作者 田克勤 郑自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2,共8页
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经验材料和实践数据的分析与考察,从坚持党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领导,坚持人民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创造性转... 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经验材料和实践数据的分析与考察,从坚持党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领导,坚持人民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等三个方面,对70年来我国在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 中国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 被引量:54
8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导思想和切入点,要求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从中来确立中国文化由"古"而"今"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左康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5-176,共2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在这一时代使命下,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思想精华的“唤醒”和“活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7月15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儒学研究会、学术研究杂志社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学术会议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近4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围绕以下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 精神品格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 学术会议 勤俭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11-418,共8页
目的 研究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促进洛阳宫灯的繁荣发展。方法 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分析洛阳宫灯的艺术价值,研究消费者对洛阳宫灯的认知与需求,总结其面临的形式转化、文化消费、传承、传播与产业化等... 目的 研究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促进洛阳宫灯的繁荣发展。方法 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分析洛阳宫灯的艺术价值,研究消费者对洛阳宫灯的认知与需求,总结其面临的形式转化、文化消费、传承、传播与产业化等现实问题。结果 借助科技手段,创造智能交互新型宫灯,扩展宫灯类别,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取特色文化元素,创造简单实用的宫灯衍生品,延伸消费领域,丰富文化消费内容;注重传承人培育,创新高校传承力量,提升发展动能,解决传承断裂问题;整合传播队伍,分析传播要素,创新细化传播途径,传递艺术魅力;探索“洛阳宫灯+体验+文创+研学+文娱”的道路,创新产业化形式,把握发展机遇。结论 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也让洛阳宫灯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有利于其重现盛世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宫灯 非遗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齐鲁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11
作者 王一帆 聂庆娟 +2 位作者 杜莎莎 赵春浩 王一诺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4期3-5,共3页
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齐鲁农耕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齐鲁农耕文化、激发新时代齐鲁农耕文化新活力,应按照时代发展的特点对齐鲁农耕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齐鲁农耕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齐鲁农耕文化、激发新时代齐鲁农耕文化新活力,应按照时代发展的特点对齐鲁农耕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齐鲁农耕文化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新时代齐鲁农耕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齐鲁农耕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崔乐泉 刘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时代内涵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延儒 曾华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历史变迁规律的凝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鲜明特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唯物史观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有机...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历史变迁规律的凝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鲜明特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唯物史观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只有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构筑人民的美好生活、展现中国神采,持续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略探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钊 刘社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88,共4页
为了推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一伟大方针为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章试从理论上对这一战略方针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实施方法以及... 为了推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方针。这一伟大方针为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章试从理论上对这一战略方针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实施方法以及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谈了一些肤浅见解,就教于海内外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战略方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进路
15
作者 李伟 王亚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3-96,共4页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所在。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法论,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所在。为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系统建构,聚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外部动力,治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生态,健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人才队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吉佐 陈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运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理论阐释的大众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运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理论阐释的大众化等特点,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理论方法、中国风格的政党治理话语体系,更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治理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以黔东南为个案分析
17
作者 李永皇 杨丽梅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155,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更是构建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路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迎来政策利好、公众关切、技术助力、市场扩容等重要机遇之际,也面临全球化冲击、商业化过度和传承人断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更是构建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路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迎来政策利好、公众关切、技术助力、市场扩容等重要机遇之际,也面临全球化冲击、商业化过度和传承人断层等深层挑战。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具代表性,分布广泛、级别多元、类别丰富,呈现出鲜明的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其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坚持保护与创新并重原则,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协同传承”为支点,构建“活态传承+创新转化”的双轮驱动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发展及文化振兴提供经验参照,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才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表达,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坚实法律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奠立在深厚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蕴含着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强国,需要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下,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悠久的中华文明是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创新发展之源,“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涵养人类文明形态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律文化 文化建设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9
作者 柴奕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5,1,共5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成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研究中简称“两创”)为要求,揭示了中华优秀传...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成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研究中简称“两创”)为要求,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方向。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要焕发其鲜活生命力必须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两创”任务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实践指向 中华文明 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南阳市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
20
作者 杜晨雨 周海源 吕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5期111-114,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南阳市作为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南阳市作为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南阳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探讨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和传承红色文化珍贵资源,并针对性提出了资源整合、品牌建设、现代技术应用等创新性发展策略,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市 红色文化资源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