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
汪信砚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
2
|
恩斯特·布洛赫: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
金寿铁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3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思考 |
唐少杰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4 |
0 |
|
|
4
|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 |
郭国勋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5
|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十年 |
康电
|
《理论与改革》
|
1988 |
0 |
|
|
6
|
“中国化”本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 |
薛广洲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7
|
创造性的读解与运用──评《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 |
苟志效
|
《现代哲学》
|
1997 |
0 |
|
|
8
|
创造性地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 |
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
|
9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姚传旺
|
《学术界》
CSSCI
|
1989 |
1
|
|
|
10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本身——兼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 |
郭广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魏金华
陈宝凤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3 |
0 |
|
|
12
|
从社会心理学的遭遇看心理学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
张德
|
《心理学探新》
|
1983 |
1
|
|
|
1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李春茹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4
|
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
陈冲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现代科学方法论 |
欧阳康
孙晓文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6 |
2
|
|
|
16
|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法论问题的研究 |
汪信砚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7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
齐平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
18
|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
黄凤久
刘士越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
19
|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研究人的问题 |
|
《湖北社会科学》
|
1988 |
0 |
|
|
20
|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念与公民幸福——以中国社会发展为视角 |
刘阳
尹奎杰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